首页> 心理文章> > 文章详情

2020/04/15

文|德瑞姆心理学院


今早9点多的地铁上,我看到这样一幕:一个四五岁的男孩吱哇乱叫,母亲在旁边如见到猎物的老虎扯着嗓子教训他,父亲则像只隐匿的猫咪缩在一旁仿佛什么都没看见。



到公司提起这件事,发现大家都见过类似的一家人,在地铁、公园、高铁......

“强势的母亲 + 消失的父亲 + 熊孩子”,在国内,这种家庭组合总是很常见,这也确实是一种失衡的家庭模式。在此模式下的家庭往往不够和谐,尤其是孩子,更会在成长过程中遭受很大的负面影响。



那么,如果我们成为父母,怎样避免给孩子带来伤害?

如果你已经形成这样的家庭模式,又该如何改善这种“坏关系”?

如果你也是这样环境下长大的“熊孩子”,又该如何理解父母,并自我疗愈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母亲、父亲、孩子三者各自的角色。

· 01 ·
“强势的母亲”

前两年有个词“虎妈”,恰好可以形容这种亲密关系中的母亲。她们往往对孩子有很高的要求,要求孩子无条件的服从自己的命令,想要“操纵”孩子,形成一种高压型控制(coercive control)。

实施高压型控制的人,往往是出于自己的“掌控欲”,想要获得一种权力感。最可怕的是,这种控制常会举起“以爱为名”的旗子,让被控制者无法反抗,比如:


  • “我这么做都是为你好。”

  • “如果不是因为你是我女儿,我会花这么多心思在你身上?”

  • “你有没有想过我为什么这么做,你个没良心的?”



然而控制之外,母亲往往又不会给孩子足够的反馈,例如夸奖、赞扬、拥抱、抚摸等,对孩子的心情变化往往也不够敏感。孩子渐渐就会只知道“什么是错的”,却不知道“什么是对的”,进而表现出更多的焦虑、退缩——因此,这种孩子在学校反而更容易表现得优异、听话、遵守纪律。


对这种“高要求、低反馈”的教养形式,也有一个词叫做“专制型教养”。这种不健康的方式很容易让孩子产生低自尊、不自信,缺乏自己明确的边界。长此以往,还可能形成心理学上常说的“共生关系”:对母亲越发依赖,缺乏心理边界,无法拥有“独立的自我”。

· 02 ·
消失的父亲

至于这种家庭模式中的父亲,往往是“无为而治”的“猫爸”。

这类父亲习惯于“忽视型教养”:给孩子提供足够的衣食住行,却不关注他们的精神和心理状态,和孩子的日常互动、交流也往往显得不足。

这便涉及教育的另一个本质问题,叫做“过于疏远的边界”。通俗来说,就是“不亲近”、“疏远”的亲子关系

对孩子来说,他们唯一的情感来源就是父母(长大后逐渐从朋友和恋人等身上建立情感联系)。儿童在早期两种基本的需要:安全需要和满足需要,这两种需要的满足完全依赖于父母。当父母用下列方式来对待儿童时,儿童就会产生焦虑:

对儿童实施直接或间接的支配;
冷漠或怪癖行为;
对儿童个人的需要缺乏尊敬;
缺乏真诚的指导;
轻蔑的态度;
过分颂扬或缺乏赞扬;
缺乏令人信赖的温暖;
逼迫儿童在父母争吵时选择支持一方;
负担过多的责任或不负责任;
偏袒、隔绝同其他儿童的交往;
不公正、歧视、不守信用;
充满敌意的气氛......”

在这些情况下,孩子还会对父母产生一种生理的“敌意”,但由于孩子本身力量渺小,生存还必须得依赖父母,所以又得压抑这股敌意。这种压抑的直接结果,就可能导致儿童把敌意投向整个世界和整个社会,使儿童认为世间的一切任何事物对他们来说都充满了危险。

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很容易出现适应障碍:无论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还是对自己的控制能力,都比较差。《生物精神病学》杂志在2015年还发表了一项研究,发现“生命早期的压力会让一个人体验热情和快乐的能力变差”。

“一个人在童年遭到忽略,成年后患上抑郁症的风险会增加两倍。”

· 03 ·
“熊”的孩子

这种父母教育方式的不一致,边界的时远时近(不稳定),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在这种家庭关系中长大的孩子,也有大概率会成为“熊孩子”。

毕竟,孩子这时的认知发育还不健全,他们无法想清楚:父母爱我吗?我应该怎么做?是要严格按照母亲的“要求”做,还是听父亲,做到这样就可以了?


这种表现也正体现着孩子对于“自我”和“亲子关系”的一些诉求。他们需要得到清晰、有目标、有反馈的教育。当他们得不到,便会作出一些发自本能的回应:

他们会对母亲作出“反抗”:随着年龄逐渐长大,孩子开始形成自己的思维,他不再愿意处处、事事被“控制”,想要表达自己的诉求。但由于年龄,这种反抗往往是无效的,于是,他开始叛逆:母亲越不让他做的,他越要做。所以叛逆现象往往出现在自我意识暴涨的青少年时期。

他们也会尝试对父亲作出“吸引”:孩子渴望接近父亲,获得父亲的爱,可是“猫爸”的教育方式往往使得孩子没有获得足够的关注和安全感。于是,孩子要么非常乖——试图得到大人的夸奖;孩子要么非常熊——斥责也是一种互动方式。这也正是为什么很多二胎、三胎家庭的小宝宝出生以后,孩子反而更加调皮的原因。

· 04 ·
所以,父母们该怎么做?

1. 更多关注另一半的情绪

解决教养问题之前,夫妻关系更应该摆在首位,找到正确的沟通方式。强势的妻子往往容易发怒,弱势的丈夫则容易回避沟通,这会使得夫妻关系影响孩子的教养。

出现问题,不管有多严重,都不要在孩子面前爆发,私下进行沟通,维护彼此在孩子心中的形象。比如妻子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父亲,父亲也不要动辄一言不发、甚至摔门而出。


2. 学习一点儿童认知发展规律

儿童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有个观点,他认为2-7岁的儿童属于“前运算阶段”:会通过语言、模仿、想象、符号游戏和符号绘画来认识世界,还无法理解因果的逻辑关系。

而7-12岁的孩子,虽然已经进入了“具体运算阶段”,但也还处在似懂非懂的状态,更多只能理解实在的物体,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还不像成年人那么完全。

举这例子是为了说明,儿童成长是有自然规律的,如果在不合适的时期逼他做不合适的事情,便会影响他的自我认知和评价。所以,教养孩子也要遵循科学发展观。



3. “权威型教养”

在教养方式中,这是一种公认最理想的方式。

关键在于“恰当要求、恰当反应”:对孩子能有合理的要求,对孩子的行为也总是做出适当的限制,会为孩子设立一定的行为目标,并坚持要求孩子服从并达到这些目标;同时积极的关切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以便及时调整。

使用这种方式,孩子往往思维活跃,自控能力强,做事有主见。

对于这种家庭模式,这三个算是比较基本的解决方法。毕竟,教养孩子的确是一个复杂的事情,谁都不是天生的完美父母,就像孩子要学习如何成长,父母也需要学习如何“做父母”。



推荐课程

    热文推荐

    全国客服电话
    400-820-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