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关键词: 巨婴抑郁症丧文化过度保护人身安全

文章关键词: 巨婴抑郁症丧文化过度保护人身安全
看点 “丧文化”正在青少年群体中传播,这背后映射了被重重保护的孩子们,由于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而产生脆弱的自我,过度追求安全,成为“巨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对孩子过度保护的家长、缺少社交又焦虑的孩子、有求必应的学校。该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外滩君从纽约大学心理学教授乔纳森·海特的书籍——《娇惯的心灵》中找到了线索。
新员工为同事买奶茶作为帮忙的谢礼,被婉拒后认为对方是不想和自己深交
新进公司的实习生,因为老板批评自己的设计没有时尚感,愤然离职
聚餐时领导说“讨厌爱哭的人”,有些员工便对号入座,觉得是针对自己
有些人工作起来畏畏缩缩,什么都怕做不好,明明有能力却总是自我怀疑
第一天入职恰逢公司活动收尾,负责文案的新同事被安排包快递,结果认为自己受到职场歧视和不公正待遇
不要让孩子独自去公共卫生间;
教你的孩子别用小便池,而是用单人隔间;
尽量不去有多于一个出入口的公共卫生间;
当孩子在隔间里方便时,要守在门外,全程不停地跟他们说话。
康涅狄格大学曾禁止“带有不适当之指向的笑声”;
杰克逊维尔州立大学规定“凡在学校财产之上,任何学生都不得冒犯其他任何人”;
西亚拉巴马大学严禁发送“刺耳的短信或电子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