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文章> > 文章详情

2022/06/24

问题:


我家小孩现在上幼儿园大班,从去年开始,老师经常和我们反应孩子在学校有些“不合群”的行为。


比如上课的时候不听讲,故意捣蛋,有时候甚至自顾自离开座位。布置的作业也不好好完成,总是做一会就去干别的事了。情绪上也比较容易被激怒,时常和别的小朋友闹矛盾,有时候还未经别人同意就拿同学的物品。


老师建议我们带孩子去医院看看,担心是有多动症的问题,我对这也不是很了解,也没想过孩子会是这个问题,担心如果要吃药什么的是不是对孩子不好,就还暂时不想带他去看医生。


但平时在家里我们要管着他的这些行为确实也很吃力,感觉只靠我们自己很难让孩子纠正过来,想知道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吗?



解答咨询师



王晨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沙盘游戏咨询师

擅长领域:

儿童青少年厌学、情绪、抽动、多动、创伤修复问题等;

成人情绪问题(焦虑、恐惧等)、个人成长、人际关系等


心理咨询从业4年多,累计咨询经验1000小时以上




文章阅读前须知:

由于文字传达的信息有限,为了更好的回应和讨论,我假定您的孩子是6岁的男孩,以便更好的展开讨论。


文字回应的过程不等于咨询的过程,文字的回应与实际的改变之间仍有一些距离,希望通过文章能带给家长一些思路,如仍不能带来积极的变化,面对面咨询是必要的。




你好,这位家长,看到你的求助信息,是关于儿童学前期,疑似“多动问题”,字里行间里能感受到家长面对此局面的担忧和无措,以下是我基于你提供的信息做出的回应,希望能对你有一些帮助。



家长可能面临的局面

看到家长的求助,我首先升起的好奇是:家长为何选择求助,并且选择这样的方式来进行求助,从家长的文字表达中,我把感受到的一些背后的原因分享如下:


01

学校及老师的压力


孩子的不合群,不听讲,故意闹矛盾等等,在学校这样的环境中,被认为是不恰当的,甚至是有问题的。

孩子这样的行为会让学校及老师面临管理上的困难,当老师尝试做一些管教但是并未起到作用时,老师及学校会选择告知并督促家长更好的关注和教育孩子。

老师及学校的出发点是好的,也能够较早地给到家长预警,以便我们更快、更重视孩子身上的问题。


但回到家长身上,此时就要面临孩子本身状况之外的额外压力,即来自学校及老师的压力。

这部分压力会让我们有种种糟糕的感受和体验,如果我们不能察觉到这点,那么这部分压力最终会传递到孩子身上,让我们在和孩子的沟通中失去耐心,让局面变得更加复杂,愈来愈往我们不希望的局面发展。



02

管教无效的忧虑


我想每个家长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平安健康的成长的,当我们意识到孩子似乎有些地方“不对劲”(这里特指多动)时,我们一定也尝试过很多方法来教育和管教孩子。

或是在发生糟糕的局面时制止、教育,或是试图寻求其他家长的帮助或者书本知识的参考。

然而在咨询中,来咨询的家长面临的情况是,似乎我们的干预没能带来较多积极的变化,说了一遍没用,说了几遍也没用,有脾气暴躁的家长可能认为孩子需要被更严厉的管教甚至打骂。

在这些管教中,有的家长会发现,不仅孩子的状态没有好转,还要付出其他方面的代价。

比如孩子的性情发生某种我们不希望看到的转变,亲子关系的破坏等等。

此时家长的内心可能是焦灼的,也许还会有许多的挫败、自责,甚至升起无助感等等,进而来到咨询中求助。



03

对疾病的担忧


多动等其各种心理疾病,在近些年有较多的科普,然而也带来一些副作用。

提到多动等问题,家长们都不希望自己孩子被贴上这样的标签,畏之如虎。

当真的有各种迹象表明,孩子有多动症的可能性时,我们对疾病本身的畏惧,以及对更详细的多动症的不了解,让我们的担忧格外重,似乎孩子如果真的被诊断为多动症,就像是得了不治之症。

但这是极为夸张的感受,某种程度上也许偏离了事实。多动症状的诊断也有其严格的谱系及表征,在担忧下我们更需要看到孩子本身的表现,而不是被疾病的标签本身困住。



04

对未来的担忧


也许当我们内心认为孩子是“多动症”时,很多担忧突然出现在我们的思绪中。

孩子这样的将来的学校适应能改善吗?

他的人际关系能建立好吗?

如果到了小学仍然这样,我们该怎么办?

......

这时忧虑叠加,我们似乎更不能应对当下的局面。




05

心理资源的匮乏


家长在生活环境中,会大量求助于他人的经验,也可能收集到较多的建议。

但是孩子的问题往往是需要系统看待的,专业的帮助能避免以偏概全,也能避免不恰当地使用原本也许有效的方式,家长们可能更需要的是知道该如何去寻求帮助。





应对的前提



01

调整对问题的观念


有一个误区是,当发现孩子有不当行为时,家长会认为是孩子出问题了,我们只要管教孩子就能解决问题。

认为孩子出问题似乎是最容易的方式,但也会带来一种文字上的歧义,因为这样似乎父母就能站在管教者的位置,来指点和教育孩子。

如果没效果,就都是孩子的问题,家长因此而不用面对那些因此带来的愧疚以及焦虑等感受。然而孩子本身的需要,以及真实的情况也许就被遮掩了。

在临床咨询中,我们一般会提醒家长首先要意识到,当孩子有一些偏差行为时,不一定是孩子出问题了。

事实上,影响孩子“问题”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生理性的因素影响,


情绪处理的因素影响,


孩子对环境的适应不良,


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


养育者曾经不恰当的回应,


家庭矛盾在孩子身上的延伸,


………….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父母作为实施干预的养育人,需要意识到,不把问题完全放在孩子身上,做好自我反思,理清自己的困惑源头,勇于承担责任,才能更有效地干预。

具体的干预方法很重要,但是实施方法的人,即家长本身也是影响孩子状态的重要变量,只有如此才能避免很多家长面对的——有很多方法,但是都没有效果的糟糕局面。




02

搞清楚当下发生了什么?


有一些孩子的“偏差行为”,即使家长是在场的,也仍然不清楚发生了什么。

当家长得到了老师的反馈后,你所得知的信息,是否是孩子真实的表现?这些表现背后又有什么样的原因呢?

因此,当行为发生时,家长需要提醒自己,不能做“表面的了解”,即只是老师反馈,或者家长和孩子的简单确认。

而是要对事情做详细了解,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以您的反馈为例:(我相信有些情况家长是清楚的,下面列出来做为参照,可能能带来对孩子新的理解)


孩子上课不听讲?

孩子是所有老师的课都是如此吗?还是有的老师课上被认为是表现还可以或者是好的?


老师的风格是怎么样的?


孩子不认真听讲,是一节课都是如此吗,还是课堂是特定时间段的课是如此吗?


孩子怎么看待自己不听讲的事情?


孩子不听讲的表现是什么,是在课堂上故意发出噪音吗,是自顾自玩耍和同学讲话吗?


当孩子被认为不认真听讲的时候,老师是如何管理孩子的,有哪些话是也许孩子不能消化和理解的?

孩子经常和同学闹矛盾?

孩子经常闹矛盾的对象是谁?

男生女生?

因为什么原因闹矛盾?主动被动?

当孩子做出某些举动是,他在想什么?

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自己如何理解自己和别人闹矛盾?

过往发生的矛盾老师是如何处理的?孩子怎么看待老师的处理?家长是如何处理的?是否有效果?孩子怎么看待家长的处理?

孩子经常坐不住?

孩子经常坐不住的是什么时候?他一般能持续的时间是多久?
孩子在学校的具体相关表现是什么样的?
家长观察到的是什么样的?
孩子在学习之外的事情上是如此吗?
孩子是否在其感兴趣的领域或事情上能坐得住?一般能持续多久?
当孩子坐不住的时候,家长是如何应对的?孩子又是什么反应?


理清孩子的详细情况,是为了更好的判断孩子的状态,当对孩子的情况了然于心之后,额外的干扰才能降到最低。




03

理解行为背后的需要


心理咨询中对事实有这样的看法,即事实可以分为心理事实客观事实两方面。

当一个小朋友用拳头打了你一下,只能看到客观事实的人会说,这个小朋友很生气、是不礼貌的、打人、耍脾气。

如果这个人能看得到心理事实的层面,会看到也许小朋友在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他对这个人的喜欢和依恋,但是他又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因而用了自己最熟悉的方式。(当然我们不能排除是真的生气、表达攻击的可能性,事实上这是更为常见的,要根据具体的情景来理解)

这启发我们只是了解到行为表现,然后运用一般社会规则对孩子进行判断是不够甚至不恰当的,应当更深入的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事实:即其出于什么样的需要做出行为。


通过前文第2点的澄清,我们在看待孩子具体表现的时候,也许会发现这个孩子所表现出的种种行为,似乎可以有更多的不同理解。

也许很多时候,孩子在通过其行为表达其情绪和需要,如无聊?对老师的喜欢/不喜欢?渴望建立同伴关系?希望自己在别的小朋友眼中很厉害?寻求大家的关注?通过行动在来表达不认同?(如果有更生动、具体的情景,还可以有更深入、更丰富的理解)。

当家长意识到孩子背后的需要时,家长往往会改变对问题的看法,情绪上更能平静,也能更清晰准确的回应,以及寻求合适的方法干预。



应对的措施及建议



当家长充分地做好干预的准备,以及更深入地了解了孩子的行为以及背后的需求之后,家长们仍面临如何干预的问题。

干预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般基于孩子当下的真实情况,又有不同的做法,在这里实难给到更具体的做法,然而也有一些共性的思路供参考:



01

医院诊断


当孩子有一些疑似多动的表现时,不应回避去正规的儿科医院或精神卫生中心的儿少科等做正规诊断。

诊断不是为了给孩子贴上一个标签,而是为了做排查以及预防,并尽早地做干预。

在得到诊断结果后,尽量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困惑和担忧,和医生建立紧密信任的关系,进行后续的干预或治疗。



02

父母自身的调整和改变


无论孩子是否有确诊,当下孩子的相关行为都有干预的需要,因此家长都有必要做做好调整和改变的心理建设

家长应意识到,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其有自己的想法、思维。

家长实行自己意志时遇到的挫败,更多需回到家长自身来解决,只有父母通过改变自己对孩子的态度和回应方式,才能带来孩子的改变。

家长说孩子听,往往会导向家长不希望的相反的方向。

家长需要把自己纳入孩子改变的其中一环,通过自身的改变,积极影响孩子。家长的每一次回应都是对孩子的干预,也能逐渐带来体验的转变,直至行为的转变。



03

在澄清理解的基础上做干预


当再次发生我们认定为“多动”的行为时(实际上适用于大多数情绪问题),

在我们前文所提到的应对前提上,对孩子做干预(作为参考)

01澄清事实

参见前文中“应对前提-2”,家长也许会有更优和更适合孩子的方式,在此提醒家长需提高对充分澄清事实的重视。


02理解其感受

孩子寻求在心理层面的理解,这往往是被忽视的。

家长在澄清事实的基础上,尝试理解孩子的感受(愤怒、兴奋、委屈、难过、多种情绪复合的情绪集合),并尝试用语言告诉孩子,帮助其识别当下自己的情绪,建立内在的心理逻辑

03重新描述

许多时候孩子的描述是断裂的,碎片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

在充分的信息搜集下,在时间和逻辑的基础上,向孩子重新描述发生的事情,并再次和孩子做确认,帮助其梳理也许在家长看来很简单,但是孩子很难理解的局面。

在其行为和情绪中建立连接,带来其自我理解和适应力的提升。

04共情及表明态度

当家长意识到孩子的情绪及事实后,应较为清晰地表明家长的态度。

在此应注意的是,不是告诉孩子对错,变成教育和管教,而是尝试感同身受,表示对孩子的理解、接纳、困惑、生气。

家长在这个阶段更需要关注的是心理事实,而非客观事实。


05寻求替代方案

在共情的基础上,通过平等的沟通方式,和孩子讨论,下次再面临类似局面,是否有其他更有适应性的应对方式。

尝试鼓励孩子自己思考,鼓励孩子自己做尝试,哪怕孩子的想法看起来多么不合理,尽量肯定其转变的态度。


06关注后续进展

关注后续的发展,遇到类似局面,也许需要重新进行讨论,并保持适当的耐心,而非一旦再次发生偏差行为,家长又进入对孩子的否定、指责的模式。

设置一定时间及次数的缓冲和心理准备。并关注每次发生中积极的部分。

07补充

以上干预方法,并非不论大小事件,都需要做到。

在较为重要和关键的时刻,如孩子情绪反应较大,或者老师、家长认为较为严肃的事情上做到即可。

以上干预方式并不一定适用所有孩子,也没有既定的步骤,也许是跳跃进行,也许家长有更适合孩子的独特的沟通方式等。


04

家长的自我关怀


这是放在最后,但其实是最重要的部分。

家长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自身也面临较大的情绪压力(见前文家长面临的局面),当家长的情绪压力已经满负荷甚至溢出时,任何的干预方法都没有了实施的前提,家长也会在压力下卷入其中,传递压力给孩子,进入恶性循环。

因此家长对自己情绪的关怀是需要重视的事情,以下几点贴士送给家长:



  • 避免冲突,情绪激动时,及时停止,调整好后再处理;


  • 避免暴力,暴力会滋生孩子潜在的暴力应对,也会使得家长无法进入理解孩子的过程,有内疚等情绪;


  • 有自己的独处空间,每天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孩子以及工作都可以暂时完全搁置,可以是一小时,也可以是半小时,也给孩子释放的空间;


  • 在孩子之外,找到安放自己情绪的途径,可以是自己的爱好,可以是专业的求助,可以是有效的人际关系,及时疏导和切断压力的传导;


  • 其他的自我关怀的方式(较为独特的,属于个人的方式

1656062017554293.png



05

寻求专业帮助


当下孩子的教育问题,在时代的背景下越来越精细和复杂,家长们普遍面临较大的挑战。

家长同其他群体一样也需要很多的支持,在这个时候,承认自己的不足,寻求专业机构的心理支持和帮助,才能更好的带来转变。



以上是我对文字求助的一些回应,零零碎碎,都是基于临床的实践,以及理论的学习。若有不切合的情况,仅作为思路的参考,而不是教条规则,希望对面临育儿困境的家长有所帮助!



-End-



推荐课程

    热文推荐

    全国客服电话
    400-820-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