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文章> > 文章详情

2022/04/21

英国曾经做过一项长达70年的纪实追踪,从1946年开始,跟踪记录了近七万个孩子的成长轨迹,试图找出孩子优秀背后的原因。


调查的结果显示,大部分普通家庭的孩子受家庭、社会和经济水平影响,注定一生平庸。
但仍有20%的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能够打破 “平庸” 的魔咒,成功逆袭。
我们会发现,但凡是那些学业优秀、心理健康、自信独立、内心富足的孩子。
他们的父母大都做了一件事情—— 高质量的陪伴


#01


父母会不会陪伴
孩子未来差距巨大
最近,疫情严重,很多孩子不得不居家,坐在电脑前重新开始上网课。
有个朋友就跟我吐槽,说疫情期间带孩子简直太难了。
我一时来了兴致,询问她是怎么带孩子的?
朋友说,她真是操碎了心,担心孩子不专心听课,几乎每隔半个小时,她就会推门进去督查一次。
一旦看到孩子打盹儿,或者是偷吃零食,她就会控制不住情绪,数落孩子,后来干脆搬了个椅子在一旁监督他。
而隔壁家的孩子同样也是居家学习,却一片岁月静好,井井有条。
听了以后,非但没有同情她,反倒有点同情孩子。
朋友表面上的确是在陪伴孩子,而且做到了事无巨细,竭尽全力。
但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陪伴用错了方式,不仅让孩子感到窒息,也让自己感到痛苦。
1、耐心太差,没有控制好情绪。
温暖的氛围,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前提,也是陪伴的底色;
动不动就发脾气,失去耐心的陪伴,会成为孩子成长中的一剂 “毒药” 。
2、动不动说教。
很多父母在和孩子的沟通过程中,喜欢用居高临下的态度说教、讲道理。
讲道理其实就是一种权威,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只是希望孩子能够服从。
结果就是父母越讲理,孩子就会越歇斯底里,甚至对父母产生厌烦心理。
3、经常打扰孩子。
很多父母要么是为了孩子好,要么是对孩子缺乏信任,总之就是,在孩子专心的时候,喜欢隔三差五打扰孩子。
这样很容易导致孩子刚刚集中起来的注意力,被父母不经意破坏。
4、期待太高,给孩子施加压力。
陪伴孩子,不止是为了让他考出好成绩;
也不是我们付出了多少心血与关注,就一定过能获得同样的回馈。
所以不妨放平心态,把陪伴当作一场无与伦比的旅程,和孩子一起成长。

密歇根大学曾做过一项调查显示,对行为得体、考试名列前茅这两件事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作业的数量,也不是家长督促学习的程度。
竟然是家庭聚餐的频率和时长。
也就是说,一个孩子的珍贵品质、学习能力,是在父母温馨陪伴下滋养的。
陪伴孩子讲究的是策略,“质” 远比量重要得多。


#02


父母陪伴越用心
孩子未来就越优秀
知名心理咨询师冰千里总结过陪伴有三个级别:


  • 初级陪伴:“任务型”陪伴。


多数的陪伴都属于这个级别,比如孩子把作业当任务,你把陪孩子写作业当任务。
这类陪伴往往有明显的目的、目标,就是督促孩子把作业写好,把手工做好,把画画好,把琴弹好,把书读好,甚至是把雪人堆好、把游戏玩好……
这个“好”就是目标。
这类陪伴多数是“不得已为之”,有的是学校布置的任务,有的是家长自己心中的任务,过程中基本没什么乐趣,更多的是不耐烦,并伴随不满、催促和斥责。
当陪伴变成了监督和考核,甚至变成一场冲突,双方就会赶紧盼着早点结束,然后松一口气各自回房间玩手机。
客观地说,这是多数家庭的日常,这类陪伴也不得不做,也需要做,因为做不好会影响孩子在学校的尊严,但除了“有人一起做任务”之外,其他并没什么价值。
有一种忽视是:“通过重视来忽视”。
重视的是一切外在形式和标准,比如考试成绩、兴趣班考级、读书练字懂礼貌之类,并不是说这些重视不好,因为孩子也会在其中获取某些知识。
只是这样的重视绝不可单一,孩子是敏感的,他知道你喜欢什么就会发展出什么让你喜欢,从而忽略他自身真实感受。
譬如孩子若把成绩作为获得认可的单一标准,视野就越来越窄,一旦成绩不如意,就会强烈自卑。
当你特别重视你重视的部分,你就正在通过重视孩子而忽略他这个人,时间久了孩子会时常有“无意义感”,总觉得不被理解。
因为周围人包括他自己都在重视成绩、成就、成功,而没人在意他是多么委屈和消耗。
一个“不被看到真实自己的人”会感到很空虚。


  • 中级陪伴:“聊天型”陪伴。


简单说,这一类不是被迫的,而是主动的,形式也由行为变成了语言,就是和孩子经常聊天、谈心。
除了谈那些让人心烦的作业、成绩和目标,还有更广泛的人际关系、心情、兴趣爱好,以及无目的的闲聊。
不得不说,这是一种较好的陪伴方式。因为没了任务压力,也就没有了焦虑,多了几份轻松自在。
语言作为人类一种高级别的象征符号,其目的之一在于通过使用增进关系、建立情感,当孩子愿意同你聊天,甚至彻夜谈心,反应了你们关系还算融洽。
可以这么说:“没和孩子聊过天的家长是不合格的”。
聊天型陪伴的标准是“无压力”,最忌讳的是“投射”,外部表现是“讲道理”。
比如聊着聊着,你就在告诉孩子该怎么办、如何为人处世、结交怎样的朋友、怎样学习效率高、如何树立远大理想之类,有时情绪还会慷慨激昂,变成了自我陶醉的演讲,孩子成了听众。
这样的聊天就不再是陪伴,而是或强硬或委婉的“授课”。你们的关系也不再平等,而是师生关系、上下级关系、前辈晚辈关系。
口头语也变成了“我觉得”、“你应该”、“其实”、“但是”、“这样会更好”之类,你潜意识目的是“孩子要听我的才对”,换句话说“孩子是错的”。
此刻,你就正在用总结人生经验的方式进行投射,还能听下去的孩子,都是装的。



  • 高级陪伴:“感受型”陪伴。


活在关系里,人最大的意义感就是:快乐的感受有人分享,痛苦的感受有人分担,否则这个人就是孤单的,孩子尤其如此。
儿童心理治疗领域,判断孩子有没有大问题,关键指标之一就是他有没有好朋友可以分享与分担。
一起承受痛苦,痛苦会被分解;一起分享快乐,快乐会被加倍。
任何人的感受,特别是负面感受,都是独特的、私密的,甚至是没有被自己觉察的,是这个人内心海洋中丰富的波浪。
感受属于内在世界,是复杂多变的;情绪属于外部表现,较为单一明显。通常而言,感受与情绪是一致的,但在压抑或未被觉察的时候,则是不一致的甚至是相反的。
最高级别的陪伴不仅仅是情绪、行为、语言的陪伴,而是感受的在一起。
面对负性感受,人总有2种矛盾的需求,一种是“藏起来”,一种是“被找到”。藏起来是怕被发现后的不堪;又希望被懂的人找到,因为,一个人咀嚼痛苦实在太孤独了。
所以人敞开心扉谈感受很艰难,心理咨询中有人也许一两年后才会袒露心声,还是小心翼翼的、循序渐进的、不断试探性的袒露,一旦觉察到咨询师接不住,会立马关闭感受通道,回到“闲聊”的安全地带。
比起孤独感,人更在意羞耻感。当孩子告诉你他很难过,就知道他已经经历了诸多挣扎权衡再三才讲出口的。
多数孩子则不会讲出来,更多是通过行为和情绪来表达感受,比如生闷气、不吃饭、关在房间、摔摔打打、各种抱怨、无端发火之类。
其背后往往都隐含求助信号,仿佛在说“我需要陪伴”。
此刻,孩子需要的是“感受级别的陪伴”,他不再满足于你端水送饭等行为,闲聊也只是缓和气氛。




#03




一位网友回忆起多年前的一幕,忍不住热泪盈眶:


读书时,妈妈就坐在旁边给她削铅笔,每天陪着她一起写作业。
可妈妈并不识字,只认得自己的姓名,为了更好地陪伴她,强迫自己去读书识字。
试问,一个有着如此眼界、耐心的妈妈,孩子未来又怎能不优秀呢?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孩子成长的速度,也远超过我们想象。
就像哈佛心理学教授吉尔博特所说的:


十年以后,你不会因为少做一个项目而遗憾,但你会因为没有多陪孩子一个小时而遗憾。

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



德瑞姆心理学院特邀国内家庭教育行业专家和资深心理咨询师,为父母精心研发录制了《不焦虑,做智慧父母》家庭教育系列课程。

▼ 通过课程,你可以学到:
·全新的育儿观念,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
·怎样尊重孩子的意愿,倾听孩子的心声,融洽的亲子关系?
·怎样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接轨?
·怎样科学引导孩子使用智能手机,防止沉迷?

·怎样开展家庭性教育,培养孩子正确的性认知?


立即报名


1650529614523997.jpg



推荐课程

    热文推荐

    全国客服电话
    400-820-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