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关键词: 青少年抑郁心理健康心理学抑郁症讨好型人格

文章关键词: 青少年抑郁心理健康心理学抑郁症讨好型人格
近年来,
青少年抑郁、焦虑时有发生,
且有低龄化趋势,
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两会刚刚开幕,
已有不少代表委员针对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提出建议。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一定要防患于未然。
北京回龙观医院原主治医师于宏华从2007年就致力于临床心理治疗,她明显察觉到“病房中抑郁的孩子越来越多”“这几乎是对孩子伤害最大的一种精神疾病,严重的会自残,甚至自杀。”
于宏华医生从事青少年心理治疗超过15年,累计心理咨询时长超过6000小时。前不久,她做客“中国教育报好老师”直播间,帮家长们分析青少年抑郁症的症状、病因,以及治疗方案。
在直播的最后,于医生回答了大家关心的问题,一起来看看!
Q
如何确定孩子抑郁?
于宏华:如果父母觉得孩子有些反常,可以和孩子谈谈,问问孩子最近心情怎么样?在学校和同学相处有没有什么问题?学习上有没有困难?老师怎么样?
孩子其实对自己是比较了解的,当他真正抑郁的时候,他会向父母求助。比如,孩子会表达“我真的坚持不下去了”“我要回家”“我不能继续上学了”等等。
当然,我们不希望发展到这样严重的地步时才知道孩子抑郁了,我们希望在孩子出现一点情绪不好的苗头时,家长能够及时帮他解决,把苗头扑灭,这样就不会日积月累发展到抑郁的程度。
所以,家长一定要好好地倾听孩子说的话,要有耐心地认真对待孩子表达的诉求。当孩子在求助时,要让孩子得到理解。
Q
外向的孩子是否有抑郁的情况?
于宏华:有的孩子看起来很外向,但实际上可能是讨好型人格。他可能会为了满足父母或者老师的期望,过于牺牲自己,去做很多内心并不愿意做的事情。
当这样的负面情绪日积月累,孩子也会觉得特别累,也有可能会抑郁。
但假如这个孩子真的外向,喜欢笑,喜欢和人交往,他能感受到快乐,那应该就不会抑郁。
Q
孩子沉迷游戏影响心理健康怎么办?
于宏华:孩子沉迷游戏,可能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挫折,或者有些困难无法解决。
如果想让孩子从游戏中走出来,还是应该多和孩子谈话,了解他到底怎么了,只有知道他发生什么事情,才知道怎么去引导。
另外,如果想让孩子远离手机游戏,最好父母也能够远离手机。比如,父母经常读书,经常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让孩子发现除了手机或者游戏之外的其他乐趣,那他就愿意放下手机了。
如果任由负面情绪慢慢累积
很可能会成为压垮
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甚至引发焦虑症、抑郁症
家长请收好
这份调节负面情绪的精神良方
一起赶走负能量
↓ ↓ ↓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
心怀阳光
奔赴向前
关爱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我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