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文章> > 文章详情

2021/03/15

当孩子交朋友失败,难过地和你说:“他们都不和我玩”,你会如何回应?

你的态度和回答,对孩子影响深远。



前段时间,知乎上一位妈妈的“求助信”,刺痛无数网友。


起因是她4岁的女儿特别害怕被朋友拒绝。
女儿只要听到朋友说“不和你玩了”,便会陷入惶恐焦虑中,甚至嚎啕大哭。
长此以往,小朋友都拿准了她的“软肋”,常用这句话来“要挟”她。
为了能和其他人一起玩,女儿常常委曲求全:


自己很喜欢的玩具,不得不拱手让人;
明明很想当公主,害怕被孤立,只能每次委屈着当女巫;
甚至被要求当众学狗叫,女儿也照做了.....


当她听到女儿哭诉“妈妈,他们都不和我玩”时,既心疼又无措。
人类学家劳弗说:“人是群居动物,如果离开族群,将难以生存。”
孩子3岁开始有社交意识后,便想通过交朋友找到自己的“群”,当他们被朋友拒绝后,常束手无策,这时他们第一想到的求助对象便是父母。
如果此时,父母不能及时共情孩子的内心感受,关注孩子的社交需求,给与正确的帮助和引导,无疑是给孩子心头“再插一刀”。



· 01 ·

父母这三种回答,影响孩子的一生

当孩子在社交中遭受拒绝,或被冷落孤立时,父母的第一句回答至关重要。


因为不同的答案,会传递给孩子不同的社交思维,甚至让孩子步入不同的人生轨迹。
而这些常见的错误回答,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杀伤力”。


  • 错误回答一:“不玩就不玩,我们不稀罕。”


热播剧《隐秘的角落》,主角朱朝阳就是个“没人和他玩的孩子”。
性格内向,不善表达,他在班级十分“另类”,常独来独往。
当细心的老师发现这点,试图“点醒”朝阳妈妈,让她关注下孩子的社交问题时,她不屑一顾:“学生就应该以学习为主,交朋友是进入社会才做的事。”

性格强势的妈妈只关心朱朝阳的学习,根本看不到他对友情的渴望。
朱朝阳遇到严良和普普之后,才第一次感受到了友情的滋味。
为了能和他们一起“玩”,他开始学会伪装、欺骗、甚至“犯法”,一步步踏入深渊。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提出:


“儿童的‘童年时代有两个世界’,一是父母和儿童相互作用的世界,一是同伴的世界。
同伴群体对儿童的发展,起着与父母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作用。”


孩子需要朋友,就像鱼需要水一样。
在成长过程中,他们急切地渴望获得同伴的认可和陪伴。
当孩子向父母求助,如果父母总是以“我们不稀罕”、“我们也不和他玩”的态度,忽视孩子对社交、情感的需求,只会导致孩子变成一座孤岛。
孩子没有发泄压力、倾诉烦恼的途径,久而久之,心理问题也会接踵而至。


  • 错误回答二:“就你这样,谁会和你玩?”


前两天在游乐场,看到“扎心一幕”。
4岁多的女孩,看到一群大孩子玩游戏,小声走过去问:“我能和你们一起玩么?”
领头的大孩子根本没理这个“小不点”。
女孩被无视后,转身寻求妈妈的帮助。
妈妈看着“没出息”的女儿,十分不悦:“你声音像蚊子似的,谁想和你一起玩?”
被妈妈批评后,女孩难过地低下头。
澳大利亚的心理学家,曾分析过常遭受拒绝的孩子的脑图像。
结果发现,在社交中常被排斥的孩子的大脑反应,和他们身体受伤时的大脑反应一样,都是感到难受、痛苦。
孩子在社交中被拒绝,已经很委屈了,这时最信任的父母还来揭短,无疑让孩子的痛苦“雪上加霜”。
这种打击、贬低式的回应,不仅会磨灭孩子的自信,长此以往会让孩子对交友心存畏惧,变得自卑内向。


  • 错误回答三:“你把XX让给他,他就和你玩了。”


生活中,当孩子遇到社交矛盾,谦让的父母常主动让孩子“舍己为人”,以此来获得“性格好”的美誉。


“妹妹喜欢你的玩具,你先给她玩,不然她就不和你做朋友了。”

“把你的喜欢的积木让给他们,他们就和你玩儿了。”


父母的过度谦让,潜移默化中让孩子觉得只有“放弃自己的权利”,才能获得友谊,长此以往孩子很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
我们鼓励孩子分享,但分享是相互的,不是一味讨好。
牺牲孩子的合理权益换来的“友谊”,短期看似和谐,但因“不平等”导致根基不牢,随时可能崩塌。
孩子在不断“讨好中”,也会渐渐丢失自我,在未来的社交活动中会更加被动。
当孩子在社交过程中遇到阻碍,向父母发出“求助”信号时,千万别忽视敷衍,更不能贬低责骂,亦或让孩子随意牺牲。
只有正确地引导,才能让孩子在社交互动中游刃有余。



· 02 ·

“策略型”父母,给孩子的社交赋能



孩子社交发生“冲突”时,父母简单粗暴的几句回复,并不能解决孩子的“痛点”。
教孩子学会思考、总结、反思的“社交策略”,才能帮孩子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美国亚拉尼大学心理学教授默娜·B.舒尔博士在《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一书中,提出了“ICPS”(简称I Can Problem Solve)的技巧,引导孩子思考如何自主解决人际冲突。
一个完整的ICPS对话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共情孩子的感受,明确问题所在
当孩子被拒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认真倾听,给与安慰。
演员蔡少芬曾对此曾给出教科书般的引导。

一期综艺节目中,蔡少芬的小女儿包子受到冷落,她难过地找妈妈哭诉:“为什么他们都喜欢姐姐,不和我玩?”
蔡少芬既没贬低包子,也没指责其它孩子,而是先“共情关注”,她说:“妈妈理解你的感受。”
然后进一步帮包子分析原因:


“每个人交朋友时,都会有不一样的表达。你试着多笑笑,主动些,小朋友们也会被你吸引,不要总去怨恨别人,先做好自己,才会更开心。”

最后包子在妈妈的鼓励下,即使不断受挫,依然继续出击,最终交到了朋友。


2.用角色互换的方式,让孩子学会换位感受
当孩子被拒时,安抚好孩子的情绪后,也要引导孩子理解他人的感受。
前面那个被大孩子拒绝的小女孩,如果妈妈先能“破解”女儿被拒的理由:


“大小孩不是不愿意陪你玩,而是他们担心你年纪小容易哭,怕你摔跤。”

再让女儿换位思考:

“现在假如你是大孩子,如果你们游戏玩得好好的,新小孩想加入,你会不会也不太愿意,毕竟不认识。”

当父母能挖掘孩子被拒背后的深层原因,并用角色互换的方式,引导孩子跳出“困境”,换位思考,孩子理解他人的感受后,负面的情绪便容易释放了。


3.提供可参考的方案,让孩子自我反思
英国诗人托马斯·胡德曾说:“一分钟的思考抵得过一小时的唠叨。”
直接告诉孩子100种解决办法,不如让孩子学会反思,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音乐家谭盾的儿子参加一次夏令营后说,他和室友闹不愉快,不想和他住一起。
父母听了没多说什么,给了孩子两个选择:
一向老师说明情况,申请立刻调换宿舍;二离结营还有很长时间,多了解下那位同学,看看是否有改观。
后来儿子在视频网站发现室友的音乐视频,感叹说:“他真厉害,我们其实可以互相学习。”
父母没插手替孩子解决问题,只给了孩子多种方案参考,最后孩子在自我反思中,成功化解了难题。
即使孩子在独自解决问题时,开始失败了,也不要过度担心。
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曾提出“试误学习”,即错误性尝试:即一个人在自己实践后得到错误结果后,会自我调整,直到正确。
研究发现,具备“ICPS”能力的孩子,更少出现行为问题,更少有攻击性,同时懂得体谅别人,也更有自己的主见。
这样的孩子,在社交互动中往往更具有个人魅力,也能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



· 04 ·

父母的眼界
决定孩子的“社交格局”



我们总希望孩子的世界里只有甜,所以认为“被拒绝”是个负面的词。
可事实上,孩子需要在友爱和善的社交中享受友情,也需要在被冷漠拒绝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去获得真正的友谊。
在孩子社交活动中,我们要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选择朋友的权利。”
不管是拒绝还是被拒绝,都是人生常态,只有理性地看待,才能在未来的人生中更有底气地行走。
给孩子多些时间,鼓励他们散发自己的闪光点,才能拥有真正的吸引力。
曾看过一个节目《小孩的神秘生活》,其中有个内向、慢热的男孩许家润,让人印象深刻。
刚开始,因爱哭,他常被小朋友冷落。
后来,在一次活动中,他勇敢地从装有活章鱼的箱子中取出了大家的名牌,立马成了孩子眼中的“英雄” 。

许家润依然爱哭,但却让别人看到了他身上的亮点,因此也赢得了真正的朋友。
当孩子遭遇拒绝时,鼓励孩子多去表达自己,散发自己的“能量磁场”,才能吸引真正欣赏他的人。
绘本《谁能抱抱我》中的刺先生也和很多孩子一样,常被拒绝,因浑身带刺,没人愿意给他一个拥抱。
最后他努力寻找,遇到了刺小姐,他们一起玩、一起拥抱,再也不孤单。

告诉孩子,即使被拒绝过无数次,也不要放弃寻找。
努力发出自己的能量信号,这世界总有和你志趣相投的朋友,会在下个路口等你。
相互吸引,才是朋友间不会拒绝彼此的基石。
心理学家李雪曾说:


“童年是经历各种自发体验的过程,既有温暖,也有冲突。孩子只有全然经历过,才能发展出真正理智和自由的心智。”

当孩子社交沟通中受阻,向我们求助时,也正是我们引导他们建立“社交思维”的最佳时机。


如果您身边也有朋友正在为孩子的社交问题烦恼,不妨这篇文章【分享】出去吧!


*本文系女儿派原创。我家有女儿,有女万事足。百万父母关注的育儿平台。本文图片来自于图虫创意。


推荐课程

    热文推荐

    全国客服电话
    400-820-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