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文章> > 文章详情

2021/03/04

这是我在德心班第三学期结束时,在技术课上的一次分享。大家的肯定让我有了把它写成文章的动力,也正好趁此机会把一些分享时没有说到的问题说清楚。

这个题目起源于有一次我在地铁站等车的时候,看到了杨超越的海报。一个漂亮的女孩,幸运地火了,我对她的理解仅限于此。我不知道她有什么像样的作品,也没看过她的表演,每次进入我的视野好像都是她很有争议性的热搜。为什么杨超越能火呢?我很好奇。

当时只是单纯的觉得她和我们通常理解的偶像不太一样,但我自己也解释不清,这个题目就被我搁置了。后来在庄丽老师的课上听到了母女之间的共生关系之后,才又想起来这个话题。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粉丝与偶像之间的关系,由于互联网在其中起到了拉近双方距离的作用,和母女之间的共生关系还挺像的。

母女共生是一个很中国化的议题。在我们的文化中,母亲都是全心全意为了孩子付出一切的形象。很多母亲把自己的人生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等孩子长大了,要离开母亲的时候,就会听到妈妈说“我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现在你长大了,翅膀硬了,就不要你妈了。”女儿便因此深陷在愧疚感里,无法实现真正的发展。这种母女共生关系在中国还挺常见的。

有趣的是,在这样的共生关系里,往往是“女儿”会出问题,来寻找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母亲”没有困扰。这就引起了我的好奇。

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们会觉得是“母亲”的问题——母亲对孩子的发展过度焦虑,对女儿的个人空间侵占得过多,但从结果上看,有心理疾病的却是女儿。在课堂上,我问老师,这和时代发展是不是也有关系,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那么,在这样常见的母女共生关系中,从母亲这一代到女儿这一代,这十几年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时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引发了“女儿”出现心理问题呢?


我相信互联网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我是一个90后,大概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家里买了电脑,开始接触网络,那个时候在网上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玩游戏和聊天。现在回想起来,网络世界对我来说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现实世界的无聊和空洞,在玩游戏的时候我可以做各种各样的事情,做任务、打怪,还会有各种职业设定,每个角色我都会试一下,这对探索自己喜欢什么、想要怎样的发展方向有很大帮助。聊天室也是,在网上聊天很容易得到回应,有的时候在现实生活里的人际交往会遇到的困难,在网络上就根本不存在。

从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互联网能够很大程度上满足青少年自我发展的需要——在网上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比现实生活中遇到一个要容易的多。

互联网其实是现实生活的延伸,它帮助了我的成长,也因此接触到互联网的青少年会更加重视自我的发展。

这就和父母的成长环境有巨大差异。对于父母那一辈人来说,温饱都成问题,大家更加在意的是集体利益,自我的发展没有得到满足就算了,不会觉得这是一个问题,那个年代的大家都这样,但对青少年来说不一样,尽管在现实世界里可能仍旧没有得到满足,但是在互联网上,他们体验过被理解和被懂得的感觉,他们的自我已经发展起来了,再变回去就不可能了。也就是说,在父母们看不到的地方青少年们的自我已经发展起来了,两代之间就会产生很深的隔阂。

现实生活显然和互联网有巨大差异,互联网会让你觉得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一切皆有可能,但是青少年们在网络上得到的体验在现实生活中不一定能被满足,网络世界越丰富就越衬托出现实世界的荒芜,心理上有巨大的落差,也因此产生了巨大的情感空洞。

在互联网的陪伴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们会更加习惯于用互联网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其中情感需求就是很重要的一块,因此偶像崇拜这个行为也在互联网的催动下发生了新的变化。


我们现在已经认识到对青少年来说偶像崇拜是发展自我的一种方式,但互联网语境下的偶像崇拜和传统的偶像崇拜是完全不同的。

我们会很理想化的认为崇拜偶像,那一定是这个偶像身上有一些非常美好的品质值得我们喜欢,比如长得好看、有杰出的成就、美好的人格特质等等。然后崇拜偶像,就是向他学习,逐步向他靠近。这是传统的对偶像崇拜的理解。

传统的偶像距离是很远的,我们在追求偶像的时候会很清楚这是我自己的情感,偶像并不会因为我的一举一动而有什么变化,他的形象更稳定,很明显就是单方面的喜欢。

但是现在的粉丝追求偶像并不是遵循这样的逻辑。

粉丝可以在各种社交平台上接触到明星自己发的生活日常,这极大的拉近了粉丝和偶像之间的心理距离。粉丝会觉得他认识了偶像这个真实的人。因此粉丝在决定自己要不要追求这个明星的时候,眼睛里所看的就已经不是这个偶像有什么作品、能力如何,而是这个人带给自己怎样的感觉,我是不是喜欢这个人。

所以可以这样说:粉丝在选择偶像的时候考虑的是这个偶像是否能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在这里又要谈回杨超越,尽管我不是她的粉丝,我试着去理解粉丝的感受,她之所以受人喜欢是因为她有很多真情流露的时刻出现,比如非常努力地学习唱跳却总是学不好,然后崩溃大哭。真实是最打动人的,粉丝们会因此被她所吸引。这种喜欢,更像是粉丝在杨超越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再加上现在的偶像已经变成一种职业了,他们以粉丝的喜欢为生,喜欢的粉丝越多,他就越有成就,喜欢的人少就没有成就。因此粉丝们会很有使命感,他们为偶像花钱就是在为偶像的事业添砖加瓦——粉丝付出得越多,偶像就越有成就。

这更像是粉丝的自我证明——通过为偶像花钱来证明偶像是一个值得别人喜欢的人,从而证明自己的喜欢是有价值的,进而感觉到自己是有价值的。

这会让我联想到前文中提到的母女共生关系,母亲把自己的人生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通过付出的方式来控制女儿,粉丝则把自己的价值感寄托在偶像身上。

在粉丝的无意识幻想里,偶像在替他们活着,替他们做自己想做却做不到的事情。偶像和粉丝之间建立起的是一种很深的共生关系。

因此有时候我们会看见粉丝会有一些很疯狂的行径,比如著名的AO3事件,起因就是粉丝觉得自己的偶像被侮辱而奋起攻击,粉丝的理想化自我受到攻击,当然就会反抗。

同样,杨超越火,也是因为粉丝们想让她火,他们通过自己的付出来证明一个事实——杨超越值得被喜欢。

这更像是一种投射性认同的过程,粉丝们把自己的理想化期待投射给偶像,偶像又按照粉丝的期待去行动,这又进一步激活了粉丝们的幻想,粉丝们会认为自己对偶像的幻想就是真的,偶像也会觉得自己就和粉丝幻想中的一样美好。

郑爽就更加典型,她被人熟知就是因为她“疯”。我记得有一次她自己明明在直播带货,却说自己非常讨厌直播带货的形式,前后矛盾被人指出来后情绪失控,直接崩溃下播。她会在各种场合说一些不合时宜的话,不在乎别人的感受,挑战我们习惯的“圆滑”的行事风格,这样的行为会被粉丝看成是“真性情”,反倒更加喜欢她了。正是因为有粉丝的喜欢,她的片酬一涨再涨,于是变得更加肆无忌惮,直到最近出了代孕+弃养这件冲击大众道德底线的事情,才终于击破了她和粉丝共同建立起的幻想。

封杀一个明星很容易,但是要满足大众的心理需求很难。

单方面去指责公众人物没有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很多时候起不到效果,很多有争议的明星会火实质上是因为他们在替无数个无法言说的普通人说话。

互联网是个虚拟的载体,但是我们的眼睛很多时候只看得见一些很实在的东西。我们只能看到这些粉丝怎么这么疯狂,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会有种种不解,但我们也要看见这些现象出现背后的原因,是人们在虚拟的互联网上已经发展起来的自我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发展空间。



这让我联想到近几年很流行的一个词——“空心病”,那些成绩很好、很努力的孩子们,在进入大学之后陷入抑郁,感觉自己人生没有意义,不知道自己未来去向何方。我想,这和互联网的发展不无关系。

只要接触了互联网,就能感觉到,这个世界很广阔,有无数的可能性,学习以外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存在。可是他们却没有机会去探索,或者说在开始探索以前,就被家长、被学校安排好了一条固定的成长道路。明明有那么多的可能性,那么多条路可以走,为什么唯独选择了当下这一条?等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长大了,好像除此以外也没有别的更好的选择,只好在当下这条路上继续走。

我只是猜测,他们能感觉到自己内在有一个小小的自我,但是他们的内在世界从小就被各种外在的声音占满,就按照那些条条框框去生活,一上大学突然之间自由了,接下来的路要自己走,可是他们的自我还像小孩子一样,从来没有机会得到发展,就要开始经历风雨了,这种巨大的落差超过了那个弱小的自我的承受范围。于是,就崩溃了。

我想这也是现在“内卷”得这么严重的原因——大家早就已经习惯社会给你安排的路,也就很难从这种惯性里跳出来。

看起来好像形势挺严峻的,不过,我并不担心年轻人们未来的出路。偶像崇拜也好,空心病也罢,再或者是内卷,只不过是当下必须经历的一些事情,只要每个人自己内心那个“自我”的力量逐渐成长起来,他们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办法来应对现实生活。

我也曾经追过星,我也有朋友追星,但是我们后来都没有追星了。

我问我朋友为什么不追了,她说她有一次去看了那个明星的演唱会,站在台下的时候,她突然感觉到,那个明星有她的人生,她也有她自己的人生,接下来她要把精力放在自己的人生上了。然后就渐渐淡忘了。

我想这就是答案吧,当粉丝们意识到自己的人生比偶像的人生更重要的时候,当他们开始脚踏实地经营自己的生活的时候,偶像就自然而然的不重要了。

我不知道对于其他人来说这个瞬间会在什么时候到来,但是我知道的是,只要我们给予他们情感上恰当的回应,也给他们足够的发展空间,慢慢会好起来的。说起来挺简单,做起来不容易,但我相信这是值得的。

END


推荐课程

    热文推荐

    全国客服电话
    400-820-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