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文章> > 文章详情

2020/10/28

高举手机、微微低头、睁大眼睛、调整笑容、“咔擦”一下,美景与姿容定格……

生活中,这个被称为“自拍(selfie)”的操作几乎无处不在。


自从2013年,“自拍(selfie)”被收录进入《牛津字典》以来,这个当年风靡一时的“流行词”就像野火一般迅速蔓延全球,上至名人政要,下至平民百姓,有社交媒介的地方就有自拍。



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一个“全民自拍”的时代。

只是,可能就连自拍达人也未必知道,我们到底为什么这么热衷于“自拍”?



· 01 ·

自拍即“自恋”?

这可不一定!


想欣赏自己的花容月貌,分分钟可以照镜子,为什么还要去自拍呢?去景点打卡参观,请人帮忙拍照,不是更能拍出大全景吗?回味一下,我们的自拍行为,真的有点怪,不是吗?


或许,你的脑海中已经不自觉地冒出一个心理学范畴的词汇“自恋(narcissism)”


“自恋”一词原出自希腊神话。一位叫纳西瑟斯(Narcissus)的美少年路过一池清水,低头一看,倒影好美!然而他却不知那就是他本人,以至于爱慕不己、难以自拔,天天趴在水边看,终于力竭而亡,死后化为水仙花。


后来心理学家便把自爱成疾的这种病症,称为(自恋症)或(水仙花症)(Narcissus:水仙花,自恋者)。




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曾对自恋进行过病理学研究,他的一个研究强调自爱过度,即“自恋”。

在《论自恋》一文中,弗洛伊德表示“自恋者自我欣赏、自我抚摸、自我玩弄,直至获得彻底的满足……”

但弗洛伊德同时强调,有点自爱是很自然的。

只不过,当“自爱”发展成心理障碍:太爱自己,以至于容不下任何其他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自恋狂。


弗洛伊德的研究成果,一大部分来自于他日常对特定来访者人群和非常态化事件的观察。如果放之于今日,让弗洛伊德去研究“自拍”这种现象。他肯定会注意到:不能一概而论所有自拍者都是“自恋狂”,当代的自拍行为更像是一种“自我建构”。


自我建构这个概念最早于1991年提出,指的是个体在认识自我时,会将自我放在何种参照体系中进行认知的一种倾向。

自拍者通过身体、姿势、服饰和精神面貌等来映射“自我”所在群体的风俗习惯、社会记忆以及价值观,他们不再是“单向度”的人,而可以通过影像多维度展示“自我”,从而寻找到稳定的自我归属感与认同感。

很显然,许多喜欢自拍、发自拍照至社交媒体的人,并没有严重到影响生活的程度。换言之,绝大多数自拍者的自拍动机并不是因为自己爱上了自己、而是希望别人爱上自己。


就像桑塔格说过的那样,它(摄影)主要是一种社会仪式,一种防御焦虑的方法,一种权力工具。



· 02 ·

自拍让人更美?

也要因人而异!


“自拍可以很好地展现我的美,这样大家都会关注我美好的一面。”——这句话说出了很多自拍者的心声。

其中的逻辑不言而喻,“自拍”容易显得更美。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英国摄影师斯蒂芬·伊斯特伍德通过不同焦距的十连拍发现,不同焦距的镜头产生畸变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镜头影响成像效果的原理是,所有镜头都会扭曲自然图像,不同镜头对光线的弯曲程度不同,成像效果自然不一,上相与否也会随着镜头焦距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镜头可以美化或丑化你。

根据斯蒂芬的实验结果,焦距越短的镜头,所拍摄的人像越扭曲;中等焦距下,脸会更帅气和漂亮。如果是长焦距的话,脸会变形得更宽更圆。


这也就是为什么明星发布的正式照片,一般都是由摄影团队拍摄精修之后的成片而非自拍照,因为恰到好处的焦距不仅能够保留明星面部的辨识度,还可以生动地还原他们应有的魅力和风采。


那么为什么自拍时不占优势的短焦,却会让人感觉更“上相”?斯蒂芬认为,构图和光线起到了重要作用,以及自拍者可以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面部“扬长避短”,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在自拍时会不停地变换特定角度。

这符合心理学上的“曝光效应”


曝光效应,社会心理学定义为熟悉定律,指的是人们会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比如我们看见熟悉的人就感觉很好;比如一首歌听多了就觉得上耳;比如我们会对身边的人日久生情……



自拍行为类似于我们天天看到镜子里的、或者理想中的、相对更完美的自己,在滤镜的作用下,自然就觉得更好看了。


但是这种做法也有一个弊端,如果自拍者所展现的“引以为傲”的“美”,并不是旁观者所认同的,那么这个提升个人魅力的效果可能就要大打折扣。



· 03 ·

自拍,可能是一种变相的“回避”哦!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偶然一次,看到别人拍摄自己的照片,感觉非常丑,丑到不愿意多看一眼。虽然在他人看来,一切都很正常,但你就是不喜欢。

甚至在此之后,你对“他拍”产生一定的抵触,宁愿选择自拍也不愿轻易被人拍摄。

这种现象,心理学称之为“恐怖谷效应”:我们会对与我们极为相似但又有细微区别的事物产生恐惧甚至厌恶的情绪。



恐怖谷理论是一个关于人类对机器人和非人类物体的感觉的假设,在1970年被日本机器人专家森昌弘提出。



森政弘的假设指出:由于机器人与人类在外表、动作上相似,所以人类亦会对机器人产生正面的情感;而当机器人与人类的相似程度达到一个特定程度的时候,人类对他们的反应便会突然变得极其负面和反感。



哪怕机器人与人类只有一点点的差别,都会显得非常显眼刺目。从而整个机器人有非常僵硬恐怖的感觉,犹如面对行尸走肉;当机器人和人类的相似度继续上升,相当于普通人之间的相似度的时候,人类对他们的情感反应会再度回到正面,产生人类与人类之间的移情作用。



后来,随着更多心理学者的研讨,发现该理论主体不该是“机械人”,而是“人”。

正如同我们对待“他拍”的难以接受,也少不了“移情”的作用。或许是照片中的自己和理想中的自己相去甚远,从而产生了“负面情绪”;或许是我们不满意的、想要遮掩的部位被放大以至于产生“消极联想”;或许是引发了我们的失控感;或许是打击了我们的期待感……


毫无疑问,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自拍是一种低成本迎合我们视觉愉悦的方式,想象一下,当我们的自拍在朋友圈里面收获了一波又一波正面的评价,我们对自己的认同感和自信心也会一波接一波地增强。


· 04 ·


警惕“纳西瑟斯的幻影”



近几年,随着手机像素的提升,各种自拍软件的功能不断强大,“自拍”爱好者人数也呈几何级数攀升。

正如同一位心理学者所说: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潜在的戏精。自拍能够让个人对外展现自己的生活日常,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人对自己的印象,也能更有针对性地对外暴露自己的信息。为此,“自拍达人”们永远在摸索一个最美丽的角度,永远在找寻一个最适合的场景并为之疯魔。

很多人玩腻了普通的自拍,取景地点逐渐从常规的咖啡馆、豪车、旅馆、化妆间、健身房,逐渐转变到高空、悬崖、断桥、沟壑等地(其中发生意外的不在少数)。




德国统计网站Statista统计了2014年至2018年由自拍引起的各种死法:




文章警告说,捕捉完美风景的自拍固然有趣,但为了赚取眼球付出生命的自拍却太不值得。


就如同纳西瑟斯的幻影,惊鸿一瞥,越陷越迷,无力抽身,最终沉沦。




推荐课程

    热文推荐

    全国客服电话
    400-820-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