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关键词: 两性关系离婚心理学婚外情共情契机

文章关键词: 两性关系离婚心理学婚外情共情契机
心理专家曾奇峰老师在《你不知道的自己》中,
对两性关系,
有过这样的总结:
“双方对忠诚的理解越接近,关系维持的时间就可能越长久。”
过去,
我们把忠诚看成择偶首要条件。
一次不忠,百次不用。
但如今,
越来越多人将忠诚看作一个变量。
今天,我们通过一个“小三劝退师”的眼睛,
来重新看看出轨吧。
Z先生没有想到,一次平常的偶遇——没有邪念,也没有狗血——改变了他的后半生。
他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CEO。
每次出门,他都习惯打开顺风车平台,搭载一个陌生人。
那天,他遇到了一个神奇的女人。
一上车,女人就开口说自己是相面大师。
Z先生也是老江湖了,以为遇到骗子。
但是他没有戳破,继续漫不经心地攀谈,聊解行程乏闷。
他伸出手:“你帮我看看?“
女人摩挲了一会儿他的手,说:
“你这个人吧,命还不错的。不过,你最近有点烦心事,情感里边有一些焦虑什么的。”
Z先生笑笑,没接茬。
话术太低级了,人到中年,谁没点烦心事?
继续闲聊打发时间。
慢慢地就不对劲了。
他骗她说自己还没结婚。
女人说,不,你已经有了孩子。
他说自己事业不成功。
女人说他资产过亿。
……
桩桩件件,没有一句不准。
最终,把Z先生说得心慌,一脚把车刹住,急切地求“大师”指点迷津。
Z先生竹筒倒豆一般,把自己的私事和盘托出。
什么不爱老婆啦,婚姻很痛苦啦。
不但找了小三啦,还找了小四啦。
巴拉巴拉……
女人静静地听着,也不责备他。
间或精准补充Z先生遗漏的信息:
“你不只是三选一的问题吧?你这个小四,怀孕了吧?”
Z先生除了拜服,再不敢做他想。
等到Z先生忍不住问:
“大师,你觉得我该不该离婚?”
女人才开始开方抓药。
“你们夫妻就是刀对刀,枪对枪,杨宗保对上穆桂英。”
Z先生大腿一拍:
“哎呀大师,真的是这样!昨天就动刀子了!”
女人接着说:
“从你的面相上看,你老婆是有帮夫运的。你离婚后,感情上暂时会得到一些快乐,但慢慢地,你的事业会走下坡路。”
怎么办?
女人说:“浪子回头金不换。”
说完,女人分文未取,飘然下车。
Z先生下车后,思前想后,终于还是听“大师”的话,断了离婚的念头。
让小四拿掉了孩子,给两个情人一大笔分手费。
安安心心跟老婆过日子。
心安了,老婆也变了。
比以前更温柔,更善解人意,也更风情了。
种种奇遇,让这个高科技公司老板也不由得想:
那个中年女人真是菩萨下凡?
难道我真的是祖辈积德?
当然不是真的。
那个神秘的中年女人,不过是他的原配花钱请的“小三劝退师”。
这是一个新奇的,游走在道德与法律边缘的职业。
当然,小三劝退师做的事以及事后的效果,那都是真的。
要不然,他们做一单,怎么能收到10万元?
2001年,中国第一家“小三劝退”机构开业。
成员只有2名:
1、前上海《法制报》专栏作家,舒心;
2、舒心的助理,明丽。
明丽,就是Z先生偶遇的神秘大师。
当时,这家机构引起全国轰动。
上门的媒体络绎不绝,但多数是好奇、看戏,没人看好它。
婚姻是私事。
出轨更是丑闻。
有谁会愿意对商业机构袒露自己的不堪?
然而,15年过去,这家机构非但没有倒闭,反而越办越红火,规模越来越大。
256名接线员;
297名劝退师;
每天平均有500多人在线求助;
每年执行1200多单劝退业务。
明丽作为机构的首席咨询师,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3个微信。
超过15000名客户。
她每天都会被信息轰炸而醒。
经过15年的实操,他们已经技法成熟。
再棘手的个案,也能运筹帷幄。
对待“小三劝退”,他们坚守3个原则:
1、小三不闹。
2、老婆不告。
3、当事人不跳。
他们甚至将小三分类,以便对不同类型的小三“对症下药”。
一种是金钱型。
舒心讲过一个典型案例。
男主是一名富豪。
在一次节日上,他分别给妻子和两位情人买了车。
妻子是现代;
小三是玛莎拉蒂;
小四是奔驰。
妻子得知后,勃然大怒。
但这位35岁的家庭主妇,早已脱离社会,唯一的筹码就是2个孩子。
丈夫对她的控诉,自然嗤之以鼻。
“你要离婚,我就走人。如果不离婚,你就接受。你现在只会帮我生孩子,人家一年帮我赚几千万,你能吗?”
妻子哑口无言。
两人最终不欢而散。
这次谈判的失败,压断了妻子的最后一丝理智。
她买来老鼠药,准备与丈夫、丈夫的情人们同归于尽。
但她又不甘。
自己陪伴丈夫白手起家,辛苦多年才换来今天的生活。
如今却成了最大的失败者。
找到舒心时,这位妻子几乎精神崩溃。
但舒心并不意外。
他见过太多相似的案例。
与这位妻子进行了详细沟通后,他启动了三方计划。
1、安抚并指导妻子。
2、与情人们谈判。
3、与丈夫谈判。
而情人的态度,是这个计划的突破点。
舒心分别与两位情人见面。
告诉她们原配赴死的决心,帮她们分析继续与男人保持情人关系的利弊。
最终,三方达成共识。
情人们借机索要了一笔可观的分手费后,理智地撤出。
丈夫不想事情闹大,也同意支付。
妻子得到了想要的结局:老公回家了。
你肯定很惊讶,丈夫竟然真的回归了?
是的,这是常态。
舒心表示,在他们接手过的个案里,80%的丈夫在最终选择时,会选择原配。
越有钱、社会地位越高,这个比例会越大。
进化心理学研究指出,男性普遍具有狩猎的本能。
热爱征服。
以此证明自己的生存价值。
当一个男性拥有足够的社会地位,“左拥右抱”很可能成为常态。
婚姻不只是爱情的形式,而且附带了财产关系、名声等社会功能。
如果离婚,富豪会元气大伤。
没人会那么傻。
明丽接触过大量奇葩婚前或婚内条款。
最荒唐的,要数“大家庭和谐相处协议”。
明文规定,富豪股份多少、妻子股份多少、情人们的股份多少。
只要不遵守这个协议,就会取消股份,年底不得分红。
感情变成一桩生意。
这不是什么聪明的发明,它只是反映了:
在豪门婚姻里,妻子几乎没有与丈夫谈判的筹码。
一旦遇到强劲的对手,妻子苦心维系的家庭,就可能面临危机。
小三劝退师的作用就是消除危机。
击退小三。
稳定家庭。
帮助妻子与丈夫修复关系。
明丽总结,六成小三都是为了钱,这六成比较好办。
晓之以理,动之以钱,基本可以搞定。
比较麻烦的是情感型小三。
通常是谎话连篇的男人,隐瞒婚史吸引小姑娘。
如果婚史泄露,就继续骗小姑娘“妻子是恶人,婚姻是悲剧”。
有些小姑娘不接受欺骗,会离开。
而没有抽身的姑娘,基本都很难回头。
即使被妻子发现,小三也会坚持真爱,很难被劝退。
针对这种个案,劝退师一般会采用“移情法”。
安插一个异性在小三身边,逐渐转移她的注意力。
这个角色,叫做“移情师”。
移情师虞若尘讲述了一个典型案例。
小三离异。
有过一段痛苦的婚姻。
急切需要慰藉时,被隐婚的男主趁虚而入。
小三和男主在一起多年,没有领证,对外却以夫妻相称,还育有一娃。
妻子发现后,小三毫无退意。
丈夫更是劝她,与小三和平相处,保证两人拥有平等的爱。
荒唐至极!
妻子无法接受,向“小三劝退”机构求助。
接到委托后,虞若尘对小三进行跟踪了解、心理分析。
最后,用假身份与小三相识。
因为有事前了解,虞若尘很快取得小三的信任。
不过3周,小三便对他有了爱慕之情。
第6次见面。
小三对虞若尘袒露,自己爱上已婚男人的秘密。
她非常痛苦。
却又不知如何抽身。
时机到了!
虞若尘趁热打铁,对小三表示理解,并且伺机劝阻。
而最有效的劝阻手段是:给小三介绍对象。
虞若尘称,自己有一个舅舅认识很多优质青年,可以为小三介绍对象。
当然,“舅舅”是假的。
所谓“介绍对象”也只是转移的技法。
小三对计划浑然不知,自然感激涕零。
在她眼里,虞若尘宛如救世主。
之后,虞若尘同事扮演的“舅舅”上场,虞若尘借口出国进修,抽身离去。
但业务并没有结束。
即便离开,他仍会以电话的形式,继续牵制住小三。
短则3个月。
最长至半年。
这段时间里,虞若尘继续扮演知己的角色。
扼杀掉小三,每一个想要死灰复燃的念头。
最终,小三展开新恋情。
完全断绝和委托人丈夫的婚外情。
任务完成。
虞若尘全身而退。
移情的过程并不总是顺利。
有时,小三也会不为所动,关系进展不开。
这时,团队就会给小三“加餐”——主动制造意外。
比如,“英雄救美”。
雇佣临时演员,扮演小偷。
故意偷小三的包。
然后,虞若尘以“英雄”形象出现,帮小三抢回包。
以此作为缺口,进入小三的生活。
或者,让原配合作。
比如,让原配故意朝小三当街泼水,让她难堪。
然后,虞若尘及时出现,帮孤立无援的小三脱困。
总之,就是制造情境,寻找共情契机。
共情对一个长期承受社会不理解的人而言,威力极大。
几乎没人能抗拒。
但“移情法”并不完美。
玩弄感情者,必然也会陷入感情的漩涡。
虞若尘坦言,会有小三爱上他。
被表白,甚至直接身体接触,都是他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情况。
后来,他开始给自己的人设,设立了一条“安全线”。
他会预先告知小三,自己是单身主义者。
但这样就能避免吗?
虞若尘不说话,选择让故事烂在心中。
今天看来,小三劝退师似乎是一个离奇的职业。
因为中国已经进入“高离婚率”时代。
2020年年底,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年鉴,披露了全国离婚率数据和历年趋势。
自2005年后,中国离婚率再无下降。
2019年的离婚率上涨至3.36%,差不多等于结婚率的一半。
也就是说,每两对夫妻结合,就有一对离婚。
离婚甚至成了女性独立的某种特征。
“小三劝退师”似乎与时下的婚恋观背道而驰,有人觉得它矮化了女性。
但真正的现实与流行的观念还是不一样。
只要在搜索引擎里,输入相关关键词,就会跳出大量“劝退小三”的机构的信息。
有些机构原本以感情修复为主。
如今都将“分离小三”作为主营业务。
明丽所在的机构,每年要接1300多单劝退业务。
每单收费都是10万元起步,收费上百万的也不少见。
有的机构,则按时间计算,每单600元/小时起步。
小三劝退师为何越来越盛行?
过去,人们择偶看重人品。
伴侣的忠诚,是重中之重。
如今人们更在乎的,是“门当户对”。
其中,经济条件上的匹配,更是所有人不愿意承认的潜规则。
谁也不愿意婚内扶贫。
小三劝退师进行的,实际是一场经济博弈。
保财产。
保利益。
才是博弈的核心。
所谓“情深意切”“难舍难离”“维系家庭”,都只是不甘心罢了。
资料来源:
1、冷暖人生《“小三”劝退师》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t4y1e7Kv/?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0
2、腾讯新闻《2020最新离婚地图:哪里的夫妻离婚率最高?丨谷雨数据》
https://mp.weixin.qq.com/s/eaREw4-WtbuREyzlTftlzw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