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关键词: 德瑞姆研究生院心理学认知负面情绪提升学历

2022/10/09


德瑞姆研究生院成立以来,有越来越多的来自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加入我们。在学习之余,通过一些线上交流和线下活动的接触,我们了解到,我们的校友可谓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人士,他们各自也有不少属于他们的人生经历和经验可以分享给大家。

所以,德瑞姆研究生院除了为大家提供学习平台,同样的,这里也是大家交流和互相了解的平台。趁着德瑞姆20周年的生日,我们专门成立了德瑞姆20周年校友专栏,通过对一些校友的专访,让研究生院优秀的你们,可以互相更多更深入得了解,在我们研究生院的平台上互相整合资源,彼此成就更美好的未来。


这一期我们邀请了来自法国布雷斯特商学院应用心理学与管理专业硕士5班的Sofia 田莉同学,她把学习心理学这件事看做是一场余生无止境的修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的故事吧!


自述

大家好,我是法国布雷斯特商学院硕士5班的Sofia 田莉。目前接触并学习心理学转眼已经3年。在学习法国布雷斯特商学院硕士课程前,已在德瑞姆学习“婚姻心理咨询”、“家庭心理咨询”和“少儿心理咨询”等课程。除此之外,也完成了中科院心理咨询师的课程学习并取得相关资质。我喜欢心理学,自己更是受益者,希望自己的生命可以与之相伴。下面跟大家分享我与心理学的故事。





以下是我们的采访问答

1、您对心理学的理解是怎样的?

答:很多从未接触过心理学的人,会把心理学“魔幻化”,觉得它是可以让你一眼识破人心的玄学。我在没有接触心理学之前,也曾想当然地认为,这是教我辨识人群、理解人心的学问。深入学习之后,才发现根本不是那回事。这是一门非常科学、体系化的学科,要学习各种理论、实验和研究,它是一门专注于人的学科,涉及到人的觉察、认知、人格、情绪、行为等许多领域。


2、是哪一个契机让您关注到了心理学?又是什么让您决定真正去学习心理学?

答:自救!

说到关注心理学的过程,不得不说说我自己,个性比较好强、坚毅,不喜欢哭泣更不喜欢倾诉。从12岁开始一个人在外求学,每年在父母身边的日子屈指可数,独自单枪匹马熬到现在,任何人都不是我的靠山。可是,谁都没有金刚不败之身,每一个看起来从容淡定的人,都是经历过翻江倒海与涅槃重生的内心戏的。
2020年年初,我遇到了一件使自己非常痛苦的事,同时因为疫情原因,我被隔离在住所两个月,那时小区整栋楼只有我一个人居住。创伤性的事件、孤独的环境、疫情的氛围、工作的压力让我多年积压的负面情绪爆发。那段时间,状态非常差,失眠、莫名的悲伤、食不知味,对一切失去了兴趣与希望,被医院诊断为重度抑郁症和中度焦虑症。我深知自己需要内省与自救,要自先圆满,而后爱人。
那个周期,我努力地寻找着自救的方式。无意间翻看朋友圈时,发现一条‘心理学三证班’招生的动态,向朋友详细了解后,出于自救,我决定报名,于是便走上心理学研习之路。后来回忆起这段经历,感叹这也许是天意。在我状态最差的时候,发现了这条“路”。也是,冥冥之中的指引,让我与心理学结缘。




3、为什么在众多课程中,您选择了目前就读的法国布雷斯特商学院的研究生项目?

答:首先,我明确自己想学心理学专业就需要学习,以后也想从事相关工作,从而更加需要增加知识底蕴;其次,目前的课程学习方式灵活,适合我这样工作很忙,又想提升且需要兼顾工作的现状;还有,我也想通过学习再次提升学历,为40岁以后的生涯做好准备。


4、对您而言,在这样一次跨行进入心理学领域的选择中,您遇到了哪些困难?

您是如何克服解决这些困难的?同时带给您最深的感受和收获又是怎样的?

答:一方面,是时间安排上的困难。我工作很忙,自己又是一些项目的负责人,一边学习,一边工作,难免分身乏术。另一方面,课程均为线上形式,对于诸多理论知识一知半解时无人可询,只能靠自己理解与查阅资料。

对于时间安排上的困难,我花了较长时间,把所有课程内容按照每2个小时一节课的方式整理成《课程表》,并给自己定下目标,每天必须坚持学习2个小时,如果没有完成便对自己设置惩罚。
对于知识理解的困难,共同学习的同伴给了我很大帮助。我们每周进行同辈督导,一起交流每个遇到的个案,一起探究。在此期间感受到同伴带给我的力量和成长,自己不再孤独。



回顾这些年,感谢心理学让我明白“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也教会了我遇到任何人任何事都要设身处地的共情,更要不断将正面的能量反哺至人。
生活是不可控的,无形的力量会带走我们很多不想被带走的东西,但却无法夺取我们选择如何应对处境中的情绪与行动的权利。成年的我们,所有问题都应该不是问题,永远要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更要在未来的每一刻,秉持信仰,不断修行,真正地做到顺境不耀,逆境不怂,绝境不慌,以最大的平静,去爱我们不确定的生活…..


5、在学习心理学后对您产生了什么有益的影响吗?或者让您的生活发生了什么改变(生活、职业、人际关系、性格等等)?

答:我的工作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可以说是“阅人无数”。但之前面对一个人,更多的是从企业人才画像的维度上去评估。学习心理学后,我能更完整地去看待一个人,从认知、情绪等一连串的维度,来理解一个人的状态,人是丰富的、动态的。

在人生或职业的各种事务中,性格的作用比智力大得多,头脑的作用不如情绪,天资的作用不如由判断力所节制的自制,耐心和规律的能力。我们都不必为了无法掌控的事情而焦虑,应该让它随着自己的本意慢慢发展…..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学会平复自我焦虑的心情,我经常会在睡不着的时候反思那些我走过的路,我做过的决定,如果可以重来的话,我会不会做出不同的选择?我也在某一瞬间觉得走错了很多路,包括学习、工作、甚至爱情,但他们成为了人生宝贵的经历,为我以后走的每一步,都能够坦荡和坚定奠定了基础。也许,真正的成长不是焦虑的自我怀疑,而是平静的自我接纳,不是被自己的不满驱赶着,而是被生活的美好吸引着。
打磨自己的过程很疼,但我相信最终我们能塑造更好的自己。非常喜欢的一句话:“你要忍,忍到春暖花开,你要走,走到灯火通明,你要看过世界的辽阔,再评判好与坏,你要牟足劲变好,努力变成想象中的样子,变好这件事,一步都不能让”!




6、在德瑞姆研究生院的众多活动板块中,哪些内容或者项目是比较吸引您的?您希望未来还可以有哪些方面的活动版块?

答:线下活动最吸引我。线上课虽然灵活方便,但缺少互动和反馈。虽然生活在一线城市,城市很大,圈子却很小,每天在自己的两点一线间单调地生活。线下活动,可以让不同的人更好地联结,融入一个新的圈子,也会更有集体感和归属感。我最期望的是未来学校可以在北京有更多的线下活动。



7、能否分享一下,到目前为止,您个人认为在生活或者工作上的小小成就?
答:我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坚持学习。这些年,几乎把我所有的积蓄都用来学习。从财务转行人力时,我除了工作就是学习,学习心理学也是如此,即使倾囊,也不能停止学习这条路。

同时,我还是以前的我,初心从未改变,只是更加圆融与从容了,不再锋芒毕露,也更懂得通过行为践行着“念人恩,稳情绪,修己心”的这场人生修行。


8、在未来,您计划怎样把心理学与您的工作生活相结合?
答:都说命运有三个转折点,原生家庭、夫妻情侣、觉醒的自己。若没有优越的家庭,如意的伴侣,就一定要唤醒那个强大的自己,重新洗牌。

未来会选择自己创业,专注于职场女性的成长,用心理学的前沿方法,帮助职场女性成为更好的自己。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太高了,既要你独立,还要你兼顾家庭。而女性本身就是细腻敏感的群体,在社会压力下很容易产生情绪问题。我自己也是女性,也在职场摸爬滚打多年,深知职业女性的不易,所以更想用自己所能提供帮助这个群体。




9、一路成长,您秉承的座右铭是什么?

答:笃学尚行,止于至善。

笃学尚行: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止于至善:通过不断进取,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而“笃学”是基础,是前提。“尚行”是关键,是途径。“止于至善”是目的,是我追求的最高境界。善念发心、行善助人,学成之后,要把所学流动出去,自利利人。“笃学尚行、止于至善”更是为学之道,为事之道与为人之道的有机结合。


10、今年是德瑞姆20周年,可否请您对20岁的德瑞姆说一句祝福的话?

答:20年,已是一个人人生的四分之一了,也是德瑞姆的一个段落。这份事业的意义不光是商业的存在,更深层次的是帮助了非常多的人健全了人格,完善且完美了人生。

希望德瑞姆未来不仅仅是上海的德瑞姆,更是中国、世界的德瑞姆。更相信德瑞姆的未来,就像我们每个人的未来一样,不断地向上生长!!


特别感谢本次接受采访的田莉同学,读着田莉同学的采访稿,字里行间流露着她对心理学的感恩和对心理学这条道路的坚定。看到心理学为田莉同学带去的改变,我们也深感喜悦,希望我们的身边有越来越多因心理学而变“美”的人,然后再一起传播给更多的人!校友专栏将会持续采访更多优秀的校友,让大家彼此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请大家持续关注哦!







—End—




推荐课程

  • 国际NCDA认证双证班-青少年生涯规划导师

    国际NCDA认证双证班-青少年生涯规划导师

    职业生涯规划师

    了解详情
  • 【上海心理学会 】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

    【上海心理学会 】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

    家庭教育指导师

    了解详情
  • 【上海心理学会】心理健康指导师

    【上海心理学会】心理健康指导师

    心理管理师

    了解详情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