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文章> > 文章详情

2022/05/11
地址:Burnout andstress are everywhere (apa.org)


作者:Ashley Abramson


“微信群里通知要开会了,可我心里还在担心着APP上抢菜的事情,我还在担心小区里有确诊病例,我会不会被感染。当生活的基本需求都受到挑战的时候,我已经没有太多能量去钻研工作的事情了。”


“每天醒来都觉得很累,很乏力,弥散的疲惫感,打开电脑也只想发呆;文献看了3分钟,我就想看看手机了,工作已经无法激发我的热情了。”


“这是居家隔离的第31天,什么时候是个头呢?老板还在催着之后的工作安排,咋整?”


也许,你也有同样的感觉。也许,你不是一个人。
有研究表明各行各业的职业倦怠和压力都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在已经捉襟见肘的医护人员中,戴口罩和其他无情的压力源的政治化加剧了这种压力。

从工作时间的延长到家庭需求的增加,2019疫情给生活的几乎每个领域带来了新的压力源。随着世界进入疫情的第三年,这些压力源变得持久和无限期,增加了每个人的倦怠风险。任何暴露在长期压力状况的人都可能经历倦怠,但人类服务部门的员工、急救人员和教育服务人员的风险更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倦怠是一种由工作场所压力导致的综合症,这种压力没有得到成功的管理。它的特点有三个维度:能量耗尽或疲惫的感觉,与工作的心理距离增加或与工作相关的消极或愤世嫉俗的感觉以及职业效能降低(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9 )。


和2020年一样,2021年美国员工的倦怠率普遍上升,根据APA(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对1501名美国成年员工的2021工作和幸福感调查,79 %的员工在调查前一个月经历了与工作有关的压力。近五分之三的员工报告了与工作有关的压力的负面影响,包括缺乏兴趣、动机或精力(26 %)和工作不努力(19 %)。与此同时, 36 %的受访者表示有认知疲劳,32 %表示有情绪疲惫,44 %表示身体疲劳——自2019年以来增长了38 %。
有些职业比其他职业更容易受到倦怠的影响。Christina Maslach博士,加州大学心理学荣誉教授,伯克利是该大学健康工作场所中心的核心研究员,他说,教师和医疗保健工作者特别容易倦怠,甚至在疫情之前也是如此
Maslach 说:“我们知道从事这些职业的人总是有更高的职业倦怠率,但在疫情期间,护理职业要跟上需求就难多了。”
虽然APA的数据显示持续的工作压力导致了工作效率的降低和疲惫。墨尔本迪肯大学( Melbourne ' s Deakin University )组织心理学荣誉教授、研究倦怠的组织心理学家 Michael P. Leiter博士表示,他也注意到愤世嫉俗的增加,这是倦怠的另一个典型标志。
口罩和疫苗的政治化以及缺乏政府和工作场所支持的感觉等问题,导致工人——尤其是那些面向公众的工作——对自己的工作和公众变得愤世嫉俗。Leiter说:“这种愤世嫉俗很强大,因为它破坏了人们对工作价值的感受,而这种感受可以在困难时期激励他们。


由于这些疫情相关的压力源可能不会很快停止,雇主和立法者应该要首要考虑减轻压力的措施。“随着需求的增加,组织需要专注于保持平衡,当他们添加新的东西时,要把旧东西从盘子里拿出来一些。” Maslach说。她补充说,这在医疗保健领域尤其重要,因为那里的流失率特别高。
一些组织已经在做出反应,有时候是在心理学家的帮助下。《华盛顿邮报》2021年6月的一篇文章强调,不同规模和不同行业的公司正在寻找确保员工福利的新方法,从增加休假时间到提供课后辅导和托儿服务。

在医疗保健领域,心理学家不断探索如何为一线工作者创造更好的平衡。调查显示,美国全国多达50%的医生感到精疲力竭。职业倦怠会造成个人损失,导致抑郁症,药物滥用甚至自杀的风险增加,还会影响向患者提供的护理质量。最终,会导致临床医生换工作或离开这个行业。
心理学家 Craig Rooney 博士是密苏里大学医学院临床医生幸福办公室的项目主任,他正致力于推出一个医生领导力发展项目,希望能防止医疗保健环境中倦怠的下游影响,该办公室致力于通过三种方式改善工作体验:健康文化,实践效率和个人弹性。其他医疗机构可以采取类似的方法来提高临床医生的应变能力,特别是在全国各地的医院继续面临持续压力的情况下。
Leiter希望所有的工作场所都能继续关注,从倾听员工的需求开始,并灵活应对。他说:“雇主可以减少员工的倦怠倾向,但死板只会在工作场所造成更多的倦怠。”


译者介绍



田栋媛

应用心理学硕士(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方向)

德瑞姆心理咨询中心全职咨询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B级沙盘游戏咨询师受训中

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上海分析发展小组会员


擅长领域

人群:5-18岁儿童青少年,18-25岁成人

情绪疏导(抑郁情绪,焦虑情绪),注意力缺陷,

多动儿童,高功能自闭儿童,人际关系困扰,

亲子关系,恋爱关系,创伤处理,成长性咨询




* 本文文章转载自:德瑞姆心理咨询中心(ID:drmpsy)


-End-


推荐课程

    热文推荐

    全国客服电话
    400-820-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