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文章> > 文章详情

2022/04/02

引言:本文作者为美国天普大学心理学博士,加州Fremont联合学区心理学家,谢刚。可以说,作者是她家庭的幸存者,因为她的弟弟妹妹均因家庭环境恶劣而患有精神疾病。作者在幸运地避开了糟糕家庭的影响后,还成为一名颇有成效的心理学家。她是靠着什么成为一股清流,甚至成为教育学家的呢?





#01


没有心理健康,成功虚同妄谈

93年我开始攻读心理学硕士时,很多人一听到“心理”就直接联系到“心理疾病”。现在很多孩子没有达到心理疾病的程度,但是没有心理疾病,就等于拥有“心理健康”吗?

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是:处理生活中的压力,发挥潜能有效工作,为社会做贡献的状态。

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定义,就在想,这不也是对成功的定义吗?这些因素都是研究表明与“成功和幸福感”最相关的!

所以,想达到 “心理健康”的状态,蕴含着上进心、责任心、毅力、抗挫折能力、爱心等等优良的品质和行为习惯,绝不仅仅是没有心理疾病

下面这张图片,拍的是在美国各大学校园巡回展示的行为艺术:一千个空空的书包,像陨落的星星,散在草坪上,代表每年约一千名自杀身亡的大学生。


2016年,我来北京开“应用心理学大会”时,北师大心理学部长发言:“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用钱解决不了的问题越来越多!”

焦虑症的发病率,上世纪八十年代大概1%到2%,现在是13%。20年前,抑郁症发病率是0.05%,现在是6%,增加了120倍

美国情况更严重,9到17岁的青少年中21%有可以诊断的心理健康问题或上瘾症状。大约10.7%的美国青少年有抑郁症,5.9%有严重焦虑症状,而自杀在2016年升为青少年的第二大死亡原因。

工作中我最大的感受是:

因孩子心理健康来求助的家庭,问题可能不一样,相通的是基本上都至少晚了三年,有的甚至晚了二十年!孩子已经三十出头,才找到我。

很多孩子无法处理生活中任何压力,不能正常工作,连父母都不尊重,更不用提为社会做贡献,这和“心理健康”的定义正好相反!出现这种情况再去干预、治疗,真的事倍功半!

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因素有两方面,基因和环境。基因占到40-50%,而另外的50%-60%,来自于环境。今天,我们讨论的重点就是这50-60%可以调整的因素。


#02


孩子心理健康的起跑线
是和睦的家庭关系

我的弟弟、妹妹,比我各小四岁和两岁,很遗憾,都有严重心理健康问题,都是青少年末期发病,到现在还需要别人的照顾,没法处理生活中的压力,更别提发挥个人的潜力了。

总结他们这种状况形成的原因,真是囊括了这几十年来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发现,他们成长过程中基本的心理需要没被满足。

孩子的第一个基本需要是“归属感”。

和睦的家庭是孩子力量的源泉。每一对能和睦相处的夫妻,不但拥有感情基础,还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宽容、耐心、会沟通,还会管理情绪

生活在和睦家庭里的孩子,每天都在上着最生动的“心理健康”课,他们知道怎么样去处理压力,怎么样去解决冲突,这些都是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观察和学习来的。

而我的父母是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逢年过节吵最厉害。

生活在父母关系不和的家庭:


  • 重复暴露在充满矛盾、要求总不一致的环境中,会增加孩子的不安全感,削弱对情绪和行为的控制能力,更容易产生恐惧、抑郁、愤怒的感觉。

  • 父母之间长期冲突,无论是否离异,与孩子的焦虑和问题行为都成正相关,和健康成负相关。

  • 孩子暴露在冲突中的时间越长,负性情绪越多,相应的行为反应,比如攻击性行为,也越多;成年后的亲密关系更为脆弱,更可能离异。



如果说人生真的有什么起跑线,孩子的起跑线真的就是父母的关系。

我和我的弟弟妹妹早已经输在起跑线了,我清楚的记得我弟弟在18岁时发病,就是当时我母亲因为和父亲多年的矛盾而离家出走,几个月都不知道去了哪里。

我去医院看望弟弟,他当时出现了幻觉,冲着门外喊“妈”,还问我:“我只想全家生活在一起,这个要求过分吗?”

夫妻关系恶劣还会直接影响到父母和孩子的互动。

像我妹妹我也觉得很遗憾。

我爸爸重男轻女。我的名字谢刚像男孩的名字,因为是出生以前就起好了,我出生之后我爸一看是个女孩也懒得改了。

而妹妹出生时,父亲一看又是女孩,扭头就走,连饭都不给母亲送。所以我妈妈看到她的时候,虽然在生理上照顾她,但是没有情感联结,也没有那种爱。

我们讲孩子与母亲最初的依恋太重要了。

在孩子的婴儿期,你不光是喂饱孩子,每个你给孩子的眼神,跟他讲的话,还有拥抱,都在向他传递“你很重要,世界很安全,我会一直在你身边”,这样,孩子就会信任这个世界,对未来充满希望。

而我的妹妹缺失了这些。

妈妈怀弟弟的时候,刚一岁多的妹妹被送回父亲老家近两年,所以和母亲关系一直冷漠。一直就是对周围的世界有不信任感,最后工作的时候,一直在怀疑别人老是在说她的坏话,出现精神分裂的症状。



#03


剥夺孩子的自主感和成就感
就是在剥夺“心理健康”的根基

我的弟弟,从小学习能力比较差。

小孩子如果遇到一个困难的问题,比如说作业他做不出来,第一个反应很可能是逃避,所以在小学时,弟弟一做作业就说自己“头疼”。

我爸爸很喜欢男孩子,所以他一说“头疼”,父亲就要求我替他做。他一直这样逃避,在学习中完全没有成就感,课外也没有其它自己做得好的事情,来体会自信心

如果一个孩子,在各个方面都找不到让自己感受到成就感和自主感的活动,他的“心理健康”就没有一点根基。

而妹妹正好相反,她天生很有美术天赋,初中时无师自通画的临摹,和我在本科时看到的美术系学生作品相似,她不用人教就自己会。可父母没有给她机会深造,安排她上职高,然后去商场工作。

俞敏洪老师曾说,不管你做什么工作,只要是你喜欢的工作,你一定会有生活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可是她没有,她在工作上完全用不到她自己的天赋。这是我妹妹成长中巨大的缺失。

等我2000年开始工作,终于有条件支持她发展爱好时,她已经病了六年,进出医院几次。身边没有强大引导的情况下,连几个月的设计课程都坚持不下来,到现在都无法知道“个人潜能”到底有多大。

所以,孩子有自己天生能力和个性特点,需要父母的接纳和尊重,才能建立成就感和自主感。否则他们的心理健康就有很大的隐患。






#04


青少年自杀事件,多源自家庭教育


青少年自杀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金门大桥是世界上自杀发生最多的地点。有一部纪录片《The Bridge》,将摄影机长期架在桥旁边的草丛里,等待那些在这座美丽的桥上跳下去的人,采访其中为数不多的的幸存者。发现他们在空中的那一瞬间都后悔了,意识到自己一直以为不能改变的困境,其实都是可以解决的问题。于是他们尽力调整姿势,以求能活下来。


4.jpg

▲ 纪录片:The Bridge


我自己在初中时也因为父母常年的争吵觉得生无可恋,曾有过自杀的念头。当时听说夹竹桃叶有毒就吃下很多,幸好没事;现在想来非常后怕。


2013年5月6日,我们Fremont校区一位拥有全 A 成绩的11年级亚裔女生,从金门大桥跳下,结束了自己风华正茂的17岁。参加她的葬礼时我看到那巨大的棺木被缓缓放入墓里,想到那里面可能埋的就是曾经的自己……遗憾的是,我们有多少孩子,哪怕跳下去的一刹那后悔了,都没有挽回的余地,永远地离开这个世界。


什么压垮了孩子?什么是让孩子们活下来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呢?又是什么东西在最后一刻把孩子压垮?


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Suicide 发现,“求死的欲望”来自“累赘感”以及缺乏归属感。而这和我讲座中常提到的孩子基本的心理需要——成就感与亲密关系,正好相反。如果有成就感,人就会觉得自己有价值,不会觉得是“负担”;如果和周围的人有亲密的关系,就不会缺乏归属感。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国家学校心理学家协会(NASP)把家庭的支持和融洽的亲子关系列为提高青少年抗挫折能力的第一条,因为良好的家庭关系和亲子交流会增强孩子的“归属感”,温暖的家永远是孩子力量的源泉。


在孩子的生命中,哪怕只有一个人跟她有这种生命的联结,让她有归属感,那么在关键时刻,这个孩子都不会感到完全的无助。


孩子可能处在不同的风险因素中,但只要没有达到上面两点,就不会走到最后一步。作为父母,我们能做的是让孩子永远能够从我们——她的父母这里获得那最后一根救命的稻草。


如何与孩子建立保持这种生命的联结呢?日常交流中请尽量用同理心理解并接纳孩子的感受,日积月累的安全感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当孩子遇到困境心情低落时,不是一味地鼓励,“没事的,站起来,加油,你可以的”,而是默默地握住他的手,让他知道你此刻的感受我们懂,不论发生什么我们都会和你在一起。


父母对孩子感受的尊重、不带附加条件的爱,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让孩子在关键时刻(哪怕自己犯了很大的错误)仍然知道还有我们。我很认同一诺说的那句话,“做父母最重要的就是永远都要和孩子站在一边。


国内 2013 年中小学生自杀情况统计数据表明,导致中小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是并不是心理障碍(也称为心理疾病),而是教师行为失当、学业问题、亲子关系问题、以及冲动行为。也就是说,心理热线和精神科医生干预虽然重要,但绝大多数的自杀是完全可以通过关注并尊重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感受而避免的。

1648893003913216.jpg


13-16 岁间对剧烈情绪异常敏感。当父母和孩子发生冲突时,那些成人觉得无大碍的话,在一个青春期孩子的耳朵里,这些声音会被放大很多倍,听起来极为刺耳。这也造成由冲动引起的自杀在青少年期间特别大。

成人必须了解的是,这不是“玻璃心“,而是孩子们真实的感受。如果被尊重,被看见,被理解的心理寻求得到满足,所有的悲剧都可以避免,失误也会成为成长的好机会。


#05


父母跟孩子日复一日的相处
是最终留给孩子记忆的烙印

我自己在美国加州的小学工作的时候,有一个12岁的孩子来我们家,是我大儿子的同学。我儿子刚练完钢琴,我说让他也弹一弹,他灰着脸说不要,觉得不如我儿子弹得好。

我非常诧异,因为我知道他明明比我儿子弹得好很多。这个孩子并不是谦虚,他是真的觉得自己弹得不够好。为什么呢?

这个孩子的爸爸经常打他妈妈,也经常打他、批评他,亲子间的互动总是负面的。

所以明明很优秀的孩子还是觉得自己不够好。没有自信。他会这么看待自己,是从跟父亲的相处中得出的结论。

比如,我是1996年到美国的,到现在我们家不庆祝中国新年,为什么?因为我一想到新年,我马上就想到我妈妈在哭,我爸爸在喊。我到现在正在慢慢的去克服,这就是记忆的力量。

大量的心理学证明,不管是师生还是亲子互动,只有把鼓励和指正的比例保持在4:1到5:1的时候,孩子接受起来才更有效。

曾经有一位音乐天赋特别高的学生告诉我,她和姐姐一辈子都不会再碰钢琴。因为每次看到或想到钢琴,想到的都是屈辱感。

因为她们的妈妈钢琴弹得非常好,每次姐妹俩练琴,马上就可以听出哪里不对,所以总在挑毛病。

这位学生最深刻的记忆就是一个冬天的晚上,姐姐在责骂下拒绝练琴,被妈妈赶到冰冷的院子里罚站,姐姐穿着拖鞋,穿着很单薄的衣服。而她就跪在在妈妈面前求她让姐姐进屋里来。这是她对钢琴最深的记忆。

虽然妈妈想让女儿进步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孩子坚持下去,可妈妈的方式不对。一味的批评和惩罚只会让女儿把“练琴”和负面的情绪联系在一起。


有一个爸爸说他不会弹钢琴,可是家里俩孩子特别喜欢弹钢琴,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一弹钢琴这个爸爸就靠在旁边,用既羡慕又崇拜的眼光看着孩子,然后说你们弹的真好,孩子就可喜欢弹钢琴了。

所以,我们要给孩子尽可能多的积极记忆。我们每天对孩子的脸色、说的话、管教的方式,传递眼神等等,都会成为孩子的记忆,成为孩子心理健康的食粮。


#06


远有比成绩糟糕更可怕的事情



有这样一个故事。


父亲发现15岁的女儿不在家,留下一封信,上面写着——


亲爱的爸爸妈妈,今天我和兰迪私奔了。


兰迪是个很有个性的人,身上刺了各种花纹,只有42岁,并不老,对不对?


我将和他住到森林里去,当然,不只是我和他两个人,兰迪还有另外几个女人,可是我并不介意。


我们将会种植大麻,除了自己抽,还可以卖给朋友。


我还希望我们在那个地方生很多孩子,在这个过程里,也希望医学技术可以有很大的进步,这样兰迪的艾滋病可以治好。


父亲读到这里,已经崩溃了…


然而,他发现最下面还有一句话:未完,请看背面。


背面是这样写的——


爸爸,那一页所说的都不是真的。


真相是我在隔壁同学家里,期中考试的试卷放在抽屉里,你打开后签上字。


我之所以写这封信,就是告诉你,世界上有比试卷没答好更糟糕的事情。你现在给我打电话,告诉我,我可以安全回家了。


父亲当即泪奔……


女儿写这封信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想让父亲知道,成绩差算不上最糟糕,世界上其实还有比考不好更糟糕的事情,比如私奔、跳楼、服毒、割腕、卧轨……






这封信,归根结底是一个教育问题。


其本质,就是父母应该如何面对孩子的学习和成绩。


孩子学不进去、考不好,其实类似的情况,每一个家长都可能遇到过,当有朝一日,孩子或直接或间接地和我们说,不要再逼我学习,否则将如何如何,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如何应对?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要知道,孩子的成绩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孩子的努力、教师的传授、家长的监督配合、考试时的临场心理素质,都会对成绩产生影响。父母太在乎孩子的成绩,不仅会让自己陷入过度焦虑,还会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




#07


真正的放养也要有底线

很多家长问我,是不是放养的孩子心理更健康?

我说,那要看你怎么看放养,真正放养的孩子不是说放着不管的,真正的放养,是有底线没上限。

比如,我给你自主选择的自由,但是我有底线,比如我需要你是一个诚实的人,是一个负责任的人,是一个能够坚持的人。

有了这些底线,上限我不去限制,这才是真正的放养。

这样养育出来的孩子心理素质更强,因为孩子有自主感和自由度,有选择的权利。

设想我们自己工作中时时都有人监视着你,你做的不好的时候,马上有人发现,并且给你指出来,给你一些批评,在这种情况下你能够工作的上进心更强吗?工作的满意度更高吗?

不可能。

孩子也需要这样的自由度,他们控制不了早晨几点上学,也控制不了有多少作业,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尽量让他有选择的要多给孩子一些选择的事情。




孩子未来的路,终将要自己走下去,但父母始终扮演着指路人的角色。


所以,为人父母,你希望孩子在未来成为怎样的人,就请从小给孩子营造相应的良好的家庭环境,做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榜样,让孩子在爱的滋养下健康地成长吧。



德瑞姆心理学院特邀国内家庭教育行业专家和资深心理咨询师,为父母精心研发录制了《不焦虑,做智慧父母》家庭教育系列课程。


▼ 通过课程,你可以学到:


·全新的育儿观念,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
·怎样尊重孩子的意愿,倾听孩子的心声,融洽的亲子关系?
·怎样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接轨?
·怎样科学引导孩子使用智能手机,防止沉迷?

·怎样开展家庭性教育,培养孩子正确的性认知?


5节家庭教育精品课
可享受德瑞姆粉丝专属福利
免费领取!
(因名额有限,只限300个


和全国50万+父母一起,
读懂孩子,掌握
学完就能用的家庭教育方法。

立即报名
立即享受德瑞姆粉丝专属优惠!

1648893243769623.jpg


课程怎么学?

5大育儿主题线上课程,永久视频,一节课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家庭教育专家授课,深入浅出,让父母学以致用。

适合谁学?

希望家庭事业两平衡的忙碌职场父母
控制不住脾气,想和孩子和平相处的焦虑家长
孤军奋战,希望全力培养孩子的全职妈妈
手忙脚乱,想要学习经验的新手爸妈
幼师、小中高教师、家庭教育培训机构老师
有志于从事家庭教育相关工作的育儿爱好者
有童年及原生家庭创伤的成年人





5大育儿主题
实用干货课程
解决家庭教育实际问题

限时免费领取
(只有300个名额,报满即止!)



-End-



推荐课程

    热文推荐

    全国客服电话
    400-820-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