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关键词: 负面情绪心理地雷共情心理问题德瑞姆

文章关键词: 负面情绪心理地雷共情心理问题德瑞姆
#01
#02
帮孩子弄清楚情绪,正确表达出来
当孩子哭闹的时候,或者变得郁郁不快、敏感、委屈的时候。
大部分父母想着让他们赶快停下来,不要哭了,不要跟我闹啊!
责备孩子是故意找茬!
觉得用最快的时间把这些负面情绪消灭掉,就一切都好了。
这真的有点掩耳盗铃的味道。
因为没有去解决问题,那问题还是会存在。
所以,孩子哭,一定要弄清楚孩子的想法和哭的缘故。
不要觉得孩子会无缘无故的哭,这是帮他们认识情绪的好机会。
还记得小小鱼一两岁的时候,有一次哭着找我。
手里拿着积木挥舞着。
我就问他:“是不是积木找不到,你很生气?”
“是没有堆好,不高兴了?”
“你想要爸爸陪你一起玩?”
最后终于弄明白了,原来是爷爷把他的一组积木不小心碰倒了。
然后我们一起复原,爷爷也跟他说了对不起。
当孩子哭泣时,不要指责他们是“爱哭鬼”,也不要命令他们“不许哭”。
孩子在刚上幼儿园时面对分离会产生心理焦虑。
哭闹是非常正常的情绪表达,不要去指责他们。
而应该找找这背后的缘故,这样孩子的情绪会发展的更好一些。
#03
孩子的情绪需要被倾听,被回应
而当孩子大一些之后,他们的情绪更加丰富。
还记得那时候小小鱼跟我们分房睡。
刚开始就是说不不。
他说太黑了,然后我给他准备小夜灯。
他又说自己的房间太小了。
说自己看到了小怪兽
……
我知道肯定不是这些缘故,就鼓励他说。
有一次他说不想自己一个人睡,想跟我们一起睡。
他就是想跟我们在一起,还不想分。
既然说了出来,就好谈了。
我们跟他说了为什么要自己睡。
然后又答应第一个学期的周末我们一起睡。
找到了情绪信号后面的缘故。
问题就解决了。
很多时候,孩子需要的是“被看见”。
然后能够被关怀,被理解。
因为很多事情本身就没有最好的解决办法和答案。
何况他们每天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是千变万化的。
父母无法做到事事给孩子解决,但是父母可以耐心地跟孩子交流。
一个人如果能把内心的情绪和感受表达出来,心里就轻松了。
诉说的人未必需要一个确切的答案,仅仅需要一种积极的回应而已。
如果能从父母那得到理解和支持,那就更有勇气去面对自己遇到的问题了。
有了彼此的接纳和共情。
孩子就会敢于表达,也愿意表达。
这样,那些积压的心理地雷也能更快地被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