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文章> > 文章详情

2021/08/24
还记前不久的热播剧《小舍得》,临近考试,剧中几个孩子的妈妈不断加快“鸡娃”的步伐,却毫无觉察孩子们的不堪重负。


子悠坐在奥数比赛的考场上,神情恍惚,满脑子都是妈妈训斥他的场景,终于出现了幻觉,撕掉考卷,冲出了考场。


南俪在职场和大女儿升学问题上受挫之后,也彻底抛弃了自己“佛系育儿”的想法,不但给大女儿欢欢上紧了弦,甚至开始逼迫还在上幼儿园的儿子超超学习,家里一片鸡飞狗跳。


就连学习最好的天才儿童米桃,也在爸爸妈妈一次又一次地“家里为你花了多少钱?你要争气!你要懂得珍惜!”的耳提面命之后,哭着问:“为什么就我要永远懂事?”


其实,这些父母如此焦虑的根源,都来自于他们内心的恐惧。
毕业于985的南俪,害怕自己的孩子将来不如自己;只上了三本,工作平平的田雨岚,害怕自己的孩子像自己一样被别人“看不起”;而农村出身的米桃爸妈,则害怕米桃像自己一样,无法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
那些难以向人明言,甚至于他们自己都没有察觉的恐惧,让这些父母蒙上了双眼,丧失了方向。
活在恐惧中的大人,是无法看见孩子的。
有人说,这部剧压根不应该叫《小舍得》,不如叫《小焦虑》、《小内卷》、《小挣扎》……
焦虑的大人们,在成长中所背负的伤,真的无法愈合,会延续到他们的下一代身上,成为一辈子的诅咒与恶性循环吗?
最近,我接触到了著名儿童青少年心理专家陈默老师的课《走近孩子,做不焦虑的家长》
1629792138848434.jpg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陈老师是上海心理学会基础教育专委会秘书长,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学工作,有超过30年的临床经验,累计家庭教育案例数国家之最!


老师告诉我们:恐惧、孤独是人成长中的重要动力来源,唯有向内探寻,直视恐惧,完成真正力量的获得,才能找到爱与宁静。

· 01 ·
与内心的恐惧交朋友
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劝慰别人的话语:“有这么多人爱着你,不愁吃不愁穿,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啊?”

但是,就算一个人拥有了家人、老师、恋人、朋友,这些人也不会成为他的“拯救者”,焦虑和恐惧依然会如影随形。

这并不是说爱不能稀释焦虑与恐惧,而是说“对爱的误解”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
作者建议,在探寻真我之前,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 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吗?

你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吗?

你拥有想要的或者不想要的东西的资本是什么?

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是属于你的?其中有生命的多吗?

如果你害怕的东西都消失了,你就真的不会恐惧了吗?

你爱过你自己吗?

你“爱自己”的方式是滋养自己的,还是剥削你自己的?

你看到的别人,到底是真实的“他”,还是你想看到的“他“?

你是在为你的需要买单,还是在为你的欲望买单?
最后,作者说:如果上面的问题你都不能确定地回答,那你怎么证明自己是活着的?
要想不被恐惧所控制,有两个很重要的因素。
首先是母爱——温暖的怀抱、香甜的奶水,柔软的亲吻。这些都会让婴孩在生命的最初对“死亡”的恐惧慢慢消退。
妈妈的爱,让孩子习得一个重要的认识:要不断去创造爱的关系,或者通过各种关系的联结,来感受情感的滋养。
第二个因素则比外在关系来得更早,这就是我们自己的力量。

人的一生对于“我”的力量的累积和认可,都会通过自己的身体来表达,如果这个力量的累积和认可是匮乏或者受挫的,那么我们的身体就会用疾病的方式来发出警告。
对同一件事物感受的大相径庭,实质上是一个人对自己内在的情感投射不同,是他们习惯性再现自己对于关系的期待、自我评价、自我定位的情感体验,这些都来自于一个人内心中“我”的力量。
也就是说,对于“我是谁”的理解不同,决定了“我”将如何去解读“我看见的东西”。
比如说,朋友聚会聊天,有一个人突然开始大笑,有的人觉得很开心,会跟着笑起来,有的人觉得莫名其妙,但是也不会发表看法,有的人去很可能怀疑他在嘲笑自己,从而生起气来……
如果一个人没有通过关系,感受到“我”的力量、感受到自己的真实存在,而是体会到关系当中自己的无力感,那么潜意识里对于死亡的“恐惧”(这种恐惧是出生时就伴生而来的)就会浮现出来,使人心生焦虑之感。
对于普通人来说,比较难意识到导致自己焦虑的根源到底在哪里。所以,他们往往会归因到关系的另一方,比如一次考试的失败、一次恋爱关系的结束、职场中遭到了歧视等等,总之“都是别人的错”,这其实也是逃避的一种方式。
更有甚者,会把这种逃避延伸为更糟糕的不正常行为,例如虐待小动物等,这些人的内心深处,是他们自己都无法觉察的对自我力量和爱的体验的期待。
所以,看见自己,弄清楚自己内心恐惧的根源,积累足够的内在力量,是理解和成长的必经之路。
换句话说,如果说世界上存在这样一个角色,能把一个人从恐惧和焦虑的泥潭之中拉出来,那这个人只能是你自己。
与恐惧成为朋友,而不是敌人。

· 02 ·
焦虑是生命的本质

《小舍得》中有一个场景让我记忆深刻,田雨岚在儿子子悠撕掉考卷,并且不肯去上补习班之后,彻底崩溃,她不停地扇自己耳光,哭着问子悠:“我这个当妈的,还要做到什么份上你才可以高兴?”

田雨岚的崩溃,是因为子悠不够优秀吗?不,这是因为,沉浸在焦虑中的她,只能在孩子身上看见自己的“恐惧”。
田雨岚的亲生父亲是个酒鬼,喝醉了就会家暴她和妈妈,后来因为酗酒而去世。

田雨岚从小跟妈妈相依为命,受尽了苦楚,妈妈又是通过做“第三者”的方式,和南建龙结婚,破坏了南俪原本完整的家庭。

田雨岚自己的丈夫,是“啃老一族”,家庭富裕的公公婆婆一向看不起她,动不动就以金钱为要挟,让儿媳干着干那。而田雨岚本人也只是三本毕业,后来做到了商场楼层经理,刚好是南俪的下属。
并不幸福的童年,加上成年后复杂的家庭关系,导致她内心一直很自卑,最大的恐惧,就是怕别人看不起她,尤其是被南俪看不起。
于是,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通过优秀的成绩,实现“阶层跨越”,成为“人上人”。
沉浸在恐惧中的成年人,是没有力量看见孩子的存在的。

即便是看见,更多的也是看见自己希望看见的、能够阻挡自己内心恐惧的那部分孩子的价值。
于是,田雨岚只能“看见”子悠的优秀、努力和“大好前程”,却看不到子悠的疲惫、压抑和渴望呼吸的需求。
而小小的子悠,从幼儿园就开始“努力学习”的孩子,本能中就有对成为父母的骄傲的渴望,他的每一次好成绩,就会换回妈妈的喜爱与夸赞,于是他拼命地学习,拼命地拿奖,希望被妈妈看见,被妈妈夸奖。
一旦有一次考试失误,妈妈的伤心、失望,都会深深地影响子悠,让他感到不安全感和无价值感。

他开始怀疑自己:妈妈爱的到底是我,还是那个考满分的我?
日积月累之下,子悠渐渐地忘记了那个原本的自己,忽略了自己人格中除了学习优秀之外,其它的有力量、有价值的自己。他变得不快乐,无法集中注意力,成绩也开始下降,而妈妈的责骂让他更加迷失了自己,陷入了恶性循环。
子悠希望用自己的好成绩,来疗愈、安慰妈妈,但实际上,妈妈的恐惧与焦虑,并不是因为孩子本身的某些特质而产生的。

所以,无论他如何努力,也不会真正消除妈妈心中的恐惧与焦虑。
而小小的子悠,在被妈妈的焦虑“塑造”的过程中,成为了弥补妈妈内在价值感的对象,同时也消磨掉了自己与生俱来的智慧与活力。
在本书中,作者首先告诉我们一个令人安慰的事实:焦虑,其实是生命的本质。焦虑指向未来,与时间关系匪浅。
从出生开始,人们就会不断地体验焦虑感,为了缓解这种不适感,人们开始学习、锻炼、社交、培养各种能力。

人们发现,拥有的能力越多,保持自己喜欢的状态就会越长,而在这种状态下,人们总是更能够获得更好的安全感体验。

一旦遇到挫折,焦虑感就会不断上升,而人的一生当中,不可能一点儿挫折都不遇到。
如果是能够认清“我是谁”,内心充满力量的人,往往有能力来平衡挫折与焦虑感,完成自我疗愈,从而使自己变得更强大,更有力量。
但如果这个人的原生家庭就充满了焦虑,那么他对于“我是谁”的答案,很可能就会变成“我必须配合妈妈的需求,成为她希望中那个‘完美’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会扭曲自我认知,丧失了正确认识自己内在力量和现实的机会,也无法很好地应对挫折与焦虑。
有些人恐惧自己不够强大,于是会在生活中对自己的家人,特别是孩子表现得很强势,以安抚自己内心的恐惧,因为这种方式最为简单直接。
但是这样,并不会让恐惧和焦虑消失或者转化,只是会让人暂时感到压力减轻,因为这种恐惧和焦虑被转移到其他人身上了。
但是在人类的情感关系中,能量不是单向流动的,而是不断在循环。所以这样的转移,最终会导致那个被转移的对象,因为不堪重负而崩溃。
这种强势,在一定程度上,是家庭关系的破坏力。
请记住,我们之所以成为今天这个样子,源于我们过去的爱、教育以及人生中的各种痕迹对于现在的自己的影响,也源于我们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激发了自己今天面对生活的“生命力量”。
不要忽略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的爱的储蓄。


· 03 ·
聆听自己内心的恐惧

亲密关系当中,有一种“假性亲密关系”,指的是两个人看起来很亲密,但是这种关系被人们的焦虑、恐惧所裹挟,爱的目的,不是滋养爱的双方,而是逃离恐惧。
处在这种关系当中的人,很容易孤独、恐惧。
这种假性亲密关系,不仅仅存在于两性当中,在亲子关系当中也很常见。
书中讲述了一个典型的案例:一个被妈妈溺爱的女孩,因为妈妈不喜欢,就和从小与自己亲密的姑姑切断了联系。除了学习,她什么都不用管,妈妈包办了一切,甚至她毕业后的工作,也被妈妈以关心之名给搅黄了,她成了一个“啃老族”,离开妈妈的支持,就完全无法生活。
刚开始,这个女孩认为自己的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但是慢慢地,她发现自己变得不快乐、开始失眠,她的“幸福世界”崩塌了。
原来,这个女孩的妈妈从小被寄养在各个亲戚家,居无定所,所以当她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对孩子的“绝对占有”就成了弥补自己恐惧的途径,这个恐惧,就是自己年少时期亲密关系的空缺。
这个案例中的女儿,认为自己有一种“使命感”,她觉得只有自己才能让妈妈不孤独;但与此同时,她又不确定妈妈到底是不是真的爱自己,会不会抛弃自己。
在这段假性亲密关系中,其实只存在妈妈这一个角色,女儿则成了一个玩具般的存在,并且是按照妈妈的需求所定制打造的“玩具”。
控制者与被控制者,总是成对出现的。当一个人有了强烈的不安全感,任何关系中能够被他控制的人,都会被他牢牢抓住。
而且,控制者往往会打着“我都是为了你好”的名义,看上去更像一个“受害者”。
在这种关系当中的人,应当如何拯救自己呢?
唯一之道路就是——自我觉察与自我成长,每个人都诚实、勇敢地面对那个并不完美的自己,聆听自己内心的恐惧。
当我们明白了自己到底在害怕什么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
是延续父母内心的恐惧,塑造自己的一生,乃至于我们孩子的一生?
亦或是直面焦虑,直视内心的恐惧,完成自我和家庭的真正成长?

你想要的,究竟是让孩子“有前途”,还是一个“有前途”的孩子?
我们其实是有选择权利的。

· 04 ·
写在最后的

其实,我认为这本书讲述的更多的,并不是具体的亲子关系相处技巧,而是一种对待自己和别人的态度与原则——尊重、理解与接纳。
任何亲子关系、婚姻关系发生的问题,都不可能是一个人单方面的“全责”,我们要承认自己的不完美,正视那些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恐惧,继而去面对它,发现、接纳原本的自己。
发现内心的自己,不是让我们去声讨父母,或者被孩子声讨,而是在面对自己内在被扭曲的人格时,能够去看见没能通过父母的镜子看到的那个被忽略的小孩,从而建构对自己更真实的认知,与自己和解。
这样的我们,才有能力、有精力去看见我们的孩子,去帮助他们发现真实的自我。
记住,永远不要放弃向内成长,不要放弃思考,那是我们作为人最美好的体验。
改变一个家庭几代人的“宿命”,要从改变我们自己开始。
无论身为父母还是孩子,请记住:
“我”,永远是,也只有“我”才会是,我们自己人生的承担者。
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这就是生命的答案。

-End-



推荐课程

    热文推荐

    全国客服电话
    400-820-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