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文章> > 文章详情

2021/06/23

· 01 ·

第一部分

用投射来保护摇摇欲坠的自我形象会使我们的生活品质降低


•当我们把自己的感情伤害、焦虑和羞耻归咎于他人时,这就是“投射”。

•父母经常把自己不舒服的感觉投射到孩子身上。

•孩子将父母的投射内化,然后学会将自己的负面情感投射到同龄人身上。

在我从事夫妻咨询的40年里,我听到的最多也是最频繁出现的话(更多来自妻子,而不是丈夫)是:

“我们就是不沟通。”

抠字眼的话,这不可能是真的,因为在亲密关系的背景下,不沟通是不可能的。

所以他们真正抱怨的是,他们大部分的交流都是流于表面的或消极的——而且往往是非语言的。


因此,首先需要探究的是,为什么他们回避主动沟通,反而用一种有损于幸福的回应方式。

答案通常是,这些年来,他们的沟通方式变得令人厌烦,其中一方(可能双方)在试图与另一方沟通时,经常感到被误解。

接下来要探究的是,为什么他们之间有这么多的误解,以至于与对方所有的对话都变得太令人失望而不能延续。

(相比之下,他们所谓的“不交流”似乎也能视作有益的。)

在这里,我不得不把“不交流”的潜在原因归咎于投射这一原始但强大的防御机制


这篇文章将解释为什么当一段关系(尤其相互承诺的关系)出现重大不满时,导致原因大多是强大的投射现象。因此,“发展更好的沟通技巧”这个方法本身并不能解决这个深层的问题。这种困境远远超出了沟通不足的范畴。

从根本上,这是投射这一潜在心理防御机制,破坏了我们以直率、诚实和真实的方式与伴侣或其他人交谈的能力。

一、什么是投射? 它如何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

1、所有心理投射的根源都是受伤、焦虑和羞耻的感觉。

这些不安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可以产生巨大的精神痛苦和折磨。因此,当这种情绪状态存在时,或者由于当前的环境中出现威胁时,我们会感到有必要逃离它们——而且要越快越好。

2、进入投射的动态防御机制。

我们可以通过投射将内心所发生的事情归因于他人,来积极地“管理”那些令人不安的冲动、信念、欲望和需求。这种无意识的策略让我们觉得自己没有做错任何事。我们不是肇事者,而是受害者。

这不是因为我们对别人做错了什么,而是他们对我们做错了什么。



3、这种适应性的、自我保护的机制立即减少了我们的无助感和脆弱感。

它具有内在的强化作用,所以无需考虑它令人不快的副作用,它很可能会成为一种习惯。显然,那些饱受恐惧和不安全感折磨的人更有可能投射出他们自身内在力量的缺乏或接受的信心。

可以肯定的是,当我们感到威胁超出我们的能力,没有更健康的方式减轻我们的痛苦时,我们都会使用这一关键的防御。当我们还不能“接受”这些感觉,或者不能意识到它们本质是来自内心而不是外部的时候,责备和羞辱他人是不可避免的。

要否认这种感觉,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它们归咎于那些让它们在我们内心浮现的人,不管这种感觉是多么无意义。

知名演员肖战在电视剧《陈情令》中饰演的魏无羡,曾被众人当做万恶之首,甚至天下共讨之,但其实无非是投射出了众人自己内心的“恶”罢了。这部作品和这一角色,生动揭示了“投射”的运作机制,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我们都有盲点,但与我们无法借助汽车的后视镜看到的视觉死区不同的是,我们自身特有的盲点是由防御机制无意识地“设计”出来的,正如它们所看到的那样,这些防御机制永远处于警戒状态,以保护我们的利益。

而这些内在的“精神保护者”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它们(它既是我们的一部分,但也与我们相互独立)还不相信我们在情感上已经做好应对的准备。

动物缺乏像我们一样人类更复杂的意识(更高级的自我意识),不具备这样的防御机制,因为它们的生活不像我们的生活那样以自我为中心。它们对生存的狭义定义主要是生理上的,而经过进化的我们则主要是从心理上进行定义。

· 02 ·
以自我中心的童年和投射的起源

年幼的孩子都以自我为中心,因为他们还没有发展出心理理论,因此无法区分他人的反应和自己的反应。只有将自己与他人等同起来,他们才能理解他人的冲动和动机,这样我们就看到了投射的初始阶段。

孩子的知觉限制最糟糕的之处在于,因为他们还不成熟、还没有发展出用于自我控制的大脑区域,所以他们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照顾他们的人的指导和引导,他们没有任何自主权。因此,他们倾向于接受父母对他们的评价,认为他们是“绝对真理”。


不仅出于天性,而且为了避免惩罚,他们会不由自主地从父母的角度来看待自己。因此,当他们的父母对他们失去耐心,批评或对他们大喊大叫时,他们并不认为这是父母的对他们的过度反应。相反,由于缺乏情感上的理解,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会认为是自己的错。

更为重要的是,孩子们冲动错误的行为可能与他们的年龄和气质相符,所以他们可能会把监护人的一些最糟糕的特征融入到自己的身份中。他们后来又可能会接受治疗,努力纠正错误,这些(被认为的)错误不是基于他们自己的现实,而是基于他们父母的现实。

不幸的是,由于孩子的自主性和认知发展受限,他们最初的自我意识是有缺陷的、不够的。然而,真正的问题是,当他们给父母制造问题时(毕竟,孩子就是孩子),父母会立即把孩子的行为解释为对父母教育的负面反应。

在不知不觉中,父母对孩子的评价会来减少孩子的天生的机体自我评价。

即使是慈爱的父母,我们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把恐惧、偏见、信仰、失望和期望投射到孩子身上。我们可以做出预测,把自己未解决的问题推给孩子们,而这对他们是有害的。



正是这种有害的“权威”投射成为了孩子身份的一部分,大多数孩子努力通过投射到他人身上来获得权威感——大致类似于恃强凌弱的父母产生恃强凌弱的孩子。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孩子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责备——和他们的兄弟姐妹和其他人玩“责备游戏”,通常这些人不会像他们的父母那样让他们感到威胁。

“不是我挑起来的,是他(她)挑起的! ”

当父母们询问是哪个孩子挑起了一场失控的家庭争斗时,这种话经常出现。这在另一个维度让我们理解了投射趋势有多普遍。

他/她其实是在说:

“争论基本上是无法解决的,所以坚持自己不应该为不良行为负责在很多方面是我们最安全的辩护之一。”

一般来说,孩子和成年人都“更清楚”——他们知道自己的行为从根本上说是该被责备的。然而,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很多时候还不足以让他们公开甚至是私下承认自己的罪行或错误。


· 03 ·
总结

研究投射现象的学术研究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即普通人的主观经验已被“非正式地”证实。以耶鲁大学(2017年)的这项研究项目的报告结果为例:

两项研究都有明确的证据表明,感知者自己的快乐、内疚、同情、愤怒/易怒、厌恶、内疚和感激都会投射到伴侣身上。

也就是说,倾向于感受这些情绪的感知者也认为他们的伴侣也倾向于感受这些情绪,这与他们伴侣的自我报告无关。

因此,那些经常感受到某种情绪的人,相对于他们的伴侣自己所报告的情绪,总是过高地预估伴侣的有同样的情绪。



-End-



推荐课程

    热文推荐

    全国客服电话
    400-820-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