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关键词: 心理健康自我效能感挫败感情绪困扰创伤压力
2021/02/22

文章关键词: 心理健康自我效能感挫败感情绪困扰创伤压力
因为孩子们层出不穷的不当行为而精疲力竭的父母,往往会认为这是孩子性格或心理上的问题。但是,父母究竟应该如何区分正常行为、淘气行为(它显然也很令人沮丧)和有问题的行为呢?
本文将通过临床和研究证据,对童年叛逆或不当行为产生的三类可能原因进行探讨,以努力捍卫所谓的“叛逆型儿童”的性格。同时也是让父母意识到,行为不当的背后可能潜伏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第一类:童年时期的不当行为被认为是潜在的正常行为。换句话说,尽管家长们可能会很沮丧,但我们认为在某些情况下,轻度的叛逆和违抗可能表明了心理的健康发展。
第二类:我们将探讨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叛逆违抗可能是情绪问题的症状。
第三类:童年时期的不当行为被认为是注意力、学习或智力障碍的潜在症状。
对立违抗性障碍(ODD),青少年患病率据估计高达12.6%,是对那些表现出行为不当、愤怒/易怒情绪、好辩/违抗和记仇等症状的儿童,经常使用的一种诊断结论。也就是说,符合对立违抗性障碍(ODD)标准的孩子经常发脾气,很容易生气,好争辩,违抗指令或规则,并对他人表现出恶意和攻击性。
父母看到这些行为,可能觉得自己的孩子叛逆、喜怒无常、很难相处,从而给他们贴上“叛逆型”的标签。但这种贴标签的行为很可能弊大于利,更糟的是,它根本不能解决问题!
事实上,对立违抗性障碍(ODD)本身最好被理解为一系列不当行为的标签,而不是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虽然本文无意探究童年时期不当行为的道德含义,但探索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能有助于父母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第一类 正常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