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文章> > 文章详情

2021/02/05

· 01 ·



我们来谈论一下心理学上的“妈妈”。当然,这里面也包含现实生活中的“爸爸”。

要知道,“妈妈”首先是个“人”,然后才是一位妈妈。


作为人的部分,已经决定了妈妈不可能给予孩子无条件的接纳虽然很多时候妈妈有这个意愿和幻想,但这依然是不可能实现的。作为人的部分,妈妈有着自己的价值观,内在有很多关于“人应该怎样做”、“什么是糟糕的”之类的想法。比如说:


人应该先照顾别人的感受,让自己优先是糟糕的。
人应该追求优秀,平凡是糟糕的。
人应该把每件事都做对,做错是糟糕的。
人应该顺从权威,叛逆和自我是糟糕的。
人应该做个好人,做个坏人是糟糕的。
……

这些都是妈妈对“人的一生应该如何度过”这个生命议题的看法。妈妈不会认为这是自己的价值观,只会认为这是人间的真理、唯一规则,并要求孩子按照同样的价值观来生活。


一旦孩子不认同自己的这些价值观,妈妈就会产生想抛弃孩子的幻想,这个幻想虽然是在潜意识里默默进行的,但是孩子是能感受到的。孩子会为了活下来去认同妈妈,而且会认为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走。


听起来有点危言耸听,让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 02 ·


1

工作比家庭更重要。


在电视剧《了不起的儿科医生》里,陈晓演了一位非常厉害的儿科医生邓子昂,他的事业非常成功,但对谈恋爱却没什么兴趣。

邓子昂的童年是悲惨的。爸爸妈妈每天忙于工作,没人有空理他,父母只负责给孩子足够的钱,让孩子自己长大。甚至邓子昂的成长环境里,自己生病晕倒后,都是父母之外的人发现并把他送到了医院,醒来后……还是没有父母。这样的经历对邓子昂来说,是非常痛苦的。

在邓子昂长大后,有一次妈妈忘记了他的生日,次日过来道歉,请他吃饭。但刚约好饭局,妈妈又被一个工作电话给叫走了。在妈妈的眼里,工作比儿子的生日是要更重要的。

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小小的邓子昂怎样才能活下来呢?要依然相信亲情比工作更重要吗?这样的期盼,只能让他更绝望。他只有开始默认这个世界的规则:“人必须要优先于工作”、“依赖他人是糟糕的”,如此才能有了活下来的可能。

而这两个规则,正是妈妈所具有的。

邓子昂的父母从未教过他这些规则,但他却能通过观察父母并认同他们的人生规则,来让自己活下去。

2

上学迟到会被批评吗?


同学A有个在上幼儿园的女儿。每天早上,同学A都要用批评、指责、嫌弃、催促、不耐烦等方式要求女儿快点穿衣服、快点收拾东西,不允许女儿迟到。我就跟A去探讨她在急什么,A说出了她的幻想:“幼儿园老师说7:40到校,你总得提前到吧。如果迟到的话,老师是会批评孩子的。”


现实层面上,A并没有检验过一个幼儿园的老师会不会批评迟到几分钟的学生,但A坚信这就是事实,她坚信:“迟到会被批评”、“批评是糟糕的”这两个信念。A认为被批评有多糟糕,她对女儿的迟到行为就会有多愤怒。


从动机上讲,同学A的愤怒其实是在保护女儿避免经历糟糕的事。

那女儿为什么会磨蹭呢?她要么不相信迟到会被批评,要么认为被批评是可以接受的而非糟糕的。此刻,女儿的价值观就是和妈妈不一样的。但不一样的代价却是要去承受妈妈情绪的暴风雨。迟到的惩罚并非来自老师,而是来自妈妈。


在一个5岁的孩子看来,这无异于自己要被抛弃、被伤害。如果女儿不赶紧认同妈妈的价值观并赶紧放弃自己的想法,她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所以她只有认同妈妈“人是不能迟到的”这一条路可以走。


3

不优秀是可以的吗?


同学C是位成功人士,她的女儿也很优秀。她觉得,女儿是自己最重要的存在,要比工作重要的多。她对女儿寄予了很多的期待:陪她去打冰球,参加比赛,期待她拿很多的奖项。

有一次,女儿打冰球得了第三名,同学C就很生气。她认为女儿不够勤奋、不够上进、训练不够刻苦、过于偷懒,而且只得了第三名还不气馁,真是没有羞愧之心。当同学C跟我谈论起打冰球拿了第三名的女儿时,我感觉到C满脸的不满。


我问C:“你好像不喜欢第三名的女儿。”C不太愿意地承认了。


我接着又问:“如果你女儿将来很平凡,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C说:“会失望,我会觉得自己付诸了大量的精力,女儿却不争气,自己就会很失望。”


同学C每次对女儿的愤怒、嫌弃、失望,其实都是在对女儿说:“我不喜欢甘于平凡的你,我想惩罚你,我想抛弃你。你如果不够优秀或者不努力追求优秀,你就不配好好活着。”


在这样的情绪裹挟下,女儿怎样才能活下来呢?在一个比自己更强大的人面前,要跟她朝夕相处十几年,唯有顺从才是安全活下来最好的办法。而选择顺从的女儿,就必须内化出一个价值观来支撑自己:

“人必须要不停追求优秀,平凡和懒惰是糟糕的。”


而这,正是母亲C对待自己的方式。虽然C从未跟女儿说过“你要保持优秀”之类的话,也从未表达过这样的期待。但C每次对待女儿的态度都在告诉她:“如果你不按我的方式去活,我将剥夺你的生存资源,用我的情绪将你淹没。”



· 03 ·


在妈妈的世界里,有一个自己的排序:

别人很重要
优秀很重要
做对很重要
事情很重要
工作很重要
听话很重要
守时很重要

……

妈妈以为自己可以对孩子做到无条件的接纳,但当孩子的行为与自己的价值观不符时,妈妈就会表现出焦虑来。

比如,你认为“勤劳很重要”,但你的孩子在偷懒的时候,你的焦虑就会生出来。你认为“别人很重要”,当你的孩子先考虑自己而不是先考虑别人的时候,你的愤怒就会出来。


一次你可以忍,两次三次你可以忍,但忍本身是不可持续的。你会发现,在一起生活久了,所有的忍最后都会成为爆发和恐吓。



· 04 ·


人的本能就是会排斥跟自己不一致的活法,这无可厚非。我们可以尊重别人的活法跟我们不一样,前提却是:你离我远点,咱俩没什么交集。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亲子关系作为非常亲密的关系,妈妈是不能允许孩子的价值观跟自己不一样的。孩子可以在事情上有叛逆,表现得跟妈妈不一样。但“人的一生要怎么度过”、“什么是更重要的”的价值观内核,要保持一致。


所以,只有一种方式,才可以帮助妈妈实现对孩子无条件的接纳:


妈妈对自己的宽容有多大,对孩子的宽容才能有多大。妈妈愿意尝试多少种不同的人生活法,才能允许孩子也尝试相应不同的活法。


如果您在亲子沟通育儿方面有困扰,

欢迎拨打:

德瑞姆免费心理热线

400-686-9850



是德瑞姆2020年创新性重点项目,旨在打造一个面向大众人群的免费心理热线,为倾诉者提供专业的心理服务,助力其舒缓负面情绪、实现身心健康。接听时间:周一~周日9:00~15:00,节假日不安排接听。


1612490717972272.jpg


为你推荐



德瑞姆心理学院推出【教养指导课程】,从0~18岁孩子各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规律入手,教你解决日常教养孩子过程中的各方面问题,让你轻松管教孩子。

1612490826994571.jpg

长按二维码预约免费【试听课】

报名二维码.jpg



*作者:丛非从,一个好玩、深邃又实用的心理咨询师,研究关系、情绪和成长,著有《自我成长的力量》《原来,懂比爱更重要》、《萨提亚模式与自我成长》等。



推荐课程

    热文推荐

    全国客服电话
    400-820-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