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文章> > 文章详情

2020/12/15


· 01 ·



先谈谈在“爱情与孤独”这个话题中的感性与理性。
比如上个篇章就很感性,甚至有些文艺。也许“爱情”这个东西一旦陷入理性漩涡,就无法安然感受,就势必带有功利。
我有时感慨,我们明明处在和平时代,周围不会有炮火声,不像民国那般动荡,但人们内心却如“备战状态”:
急匆匆逃避危险,无意识屏蔽情感,最大限度保留理性。
无论听课、学习、读书,都急切希望得到一种方法、一个建议,好像吃下它们能快速缓解焦虑。
这让人更不愿去体验、去感受、去反思、去感觉自己的感觉,即便这些方法不管用,我们还是乐此不彼。大家都忙着吃退烧药,很少有人从病原体慢慢调理。
而真正疗愈是建立在“领悟”基础上的,领悟是需要时间的,这个足够的时间就是成长本身,也称为“修行”。
任何学习途径,要去领会让你有点情绪、有点感动、有点触动的东西,而不是只关注方式方法。
所以,为了余生不那么拧巴,你要给自己时间,心灵苏醒需要时间,也是不容易获得的,很容易得到的,不久就会失去它所有价值,让你沮丧不已。
今天这个主题,我可能会多些理性剖析,目的不是让你觉得“这很有道理”、“这说得不就是我吗”,而是让你通过分析链接感受,能连接多少都可以,链接不上说明关于“伤害”你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 02 ·



我们为何总爱上伤害我们的人?
这问题本身就有充满张力的孤独感,有无可奈何的愤怒。
有这么句语:“每个女性在得到真爱以前,总会遇到几个渣男”,男性也一样。
我反馈3点:
第一,所谓渣男渣女并不渣,而是你念念不忘的吸引;
第二,你排斥的不是那个男人女人,而是“渣”;
第三,更难以接受的是“你居然爱上了他”。
这些故事我以前谈了太多,浓缩总结就是:原生家庭影响。
当然这并非全部原因,还有遗传特质、后天修养、以及无法说明的因素。
但,站在心理动力学的角度,你与异性关系模型:


  • 来自你与异性父母的相处模式;

  • 来自他对待你的一切态度所引发的感受;

  • 来自他本人的人格;

  • 来自父母之间相处带给你的影响。


你遇见的每个“爱人”,都是原生家庭模式的重现,或翻版。
有人可能与你纠缠一生,有人可能伴你一程,给你提个醒、上个课、练个习。期间种种,复杂又冲突:
譬如你渴望温暖,却被温暖灼伤;渴望力量,却被力量击倒;讨厌酒鬼却嫁给了酒鬼;讨厌暴力却频频受虐。也许温柔浪漫会变得道貌岸然;温文尔雅会变的懦弱无能;誓言旦旦会变成移情别恋……
这绝不偶然,也不是直觉,而是潜意识爱恋模式的推动。
需要特别强调几点:


  • 模式指的是“养育底色”。


是高频率、长时间的整体感受,期间当然会有快乐、安全时刻,但总体而言是伤害占比较高。


  • 指的是孩子本人感受。


或许父母不这样以为、或父母本身没有爱的能力、或父母可能觉得这没什么、或认为是为孩子好……
但我不以此为导向,而是注重“孩子就是这么觉得的”,就是觉得受到了伤害,在此,标杆以孩子为导向。


  • 指的是心理现实,不是物理现实。


譬如父母不在身边,但每天视频或在身边时很关注孩子,孩子心理现实也许就是安全的、被重视的;相反父母在身边却看不见孩子,那么孩子的心理现实也许就是“被忽视”的。
之所以早年经验难以改变,是因为时间让思维变得僵硬,阻碍了接受新的体验,容易用旧眼光审视新事物。



· 03 ·



若要清晰现在关系里的伤害,就不得不回头,回头看看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
我把原生家庭伤害分了三个类别:忽视型、捆绑型、虐待型。
下面,我分别描述一下:
忽视型
被忽视”是从不重视到被抛弃之间的连续谱。
最普遍的,是父母在身边却重视物质、成绩,重视一切“身外之物”,但并不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
很多关注孩子的,恰恰是在孩子“出了什么问题”,而这影响了学习和社会功能,父母重视的是“别让孩子那么麻烦”。
其次是半抛弃状态。
现实如保姆轮流、留守儿童、全托、隔代寄养、离异等。与孩子总隔着第三方,孩子就无法把自己完全托付。
最严重的当然是抛弃。
现实如过继、父母去世、送人、丢弃、交换等。
过继还好,丢弃更严重;丢弃在孤儿院还好,丢弃在无人区更严重,后者其实是谋杀;另外,寄养家庭养育者的人格十分重要,有的甚至好于原生家庭。
总之,忽视型孩子整体感受是程度不一的“指望不上”。
他们成人以后总体有这样的表现:
1、保持距离,不想与任何人靠得太近,凡事独自面对,不喜欢麻烦别人,也不喜欢被别人麻烦;
2、会自动用理性思维隔离真实情感;
3、自动解读关系本来就是疏远的,世上就是没人会理解自己。
这3种表现内在逻辑是:
靠近就会被抛弃,亲密不值得拥有,与其被动被抛弃被忽视,不如一开始就主动疏离,没有开始就没有结束。
其中,最省事的方式是“不告而别”、“不了了之”,这是潜意识变被动分离为主动分离,且还没有告别的过程,更深处是恐惧被抛弃。
故此,其最大渴望就是稳定的、被重视的亲密关系。只是这感受太陌生,需反复证明才行,一旦扭转就会有深深的依恋。

捆绑型
包含严厉、苛刻、挑剔、否定、索取、恐吓等一切被控制的感受。
此类占比大,原因基于2点:


上一代父母的人格相对较弱,生活艰难,文化背景局限且传统,积压了很多怨恨和委屈,特别是母亲,故此很容易在弱小孩子身上宣泄,于是各种功利性对待、严厉挑剔不满指责统统给了孩子;

家庭成员之间过于融合,与疏离相反,想要孩子活出自己活不出的样子。比如走出农村、考大学、撑门面等,因此对孩子特别苛责,有来访曾说,自己活着就是为了父亲的荣耀。


对于捆绑还有几种亚类型:
牺牲型:都是为了让你好,若不为你我就会更好;
自虐型: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只要你好;
溺爱型:像你身上长出去的手,都不用你操心;
威胁型:让你经常会有惩罚感,给你脸色、杀鸡儆猴。
以上,孩子总体感受像被绳子捆住了身体,畏手畏脚不能舒展。
孩子成人最大特点就是关系里的矛盾冲突:
第一个矛盾:即渴望自己说了算,又迎合他人。
当迎合他人情绪时候,很消耗,很累,但又觉得只有这样才会被肯定、被认可,才会有价值。
当不管旁人时候,一边爽一边爽不透,会有很深的愧疚感,总觉得对不起这个对不起那个。
第二个矛盾,即厌恶别人的评判、讲道理;又会诱导别人的评判。
前者是对抗的表达,后者是服从的表达,自相矛盾。
强烈渴望被喜欢、被认可、被赞美,又对不认可极度敏感、反感、恐惧,会迅速逃离关系,或自怨自艾,自惭形秽,是自恋与自卑的矛盾体。
第三个矛盾:自我要求很高,对别人要求也很高,但又讨厌这样。
不允许自己犯错、也不允许别人犯错。因为他们有根准绳,犯错就要被惩罚,就一无是处、就是垃圾。相反,不犯错就是成功的、被爱的。
深受其累,苦不堪言,焦虑满满,坐卧不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忽视型的人也有这点,但相对较弱,因为他们懒得向别人证明自己,而捆绑型的人,必须要向别人证明自己是好的,优秀的,别人的打击对他们是致命的。
他们把不允许犯错视为对他人的讨好,对社会、规则的屈服。又强烈不满,讨厌自己这样。于是一有机会就去对抗、去犯错。
换句话说:他们一边不允许犯错,一边渴望犯错。
第四个矛盾:压制愤怒、攻击性,但又容易因小事暴怒,再用愧疚打压暴怒。
前者也是迎合他人的需要,后者则是忍无可忍的需要。攻击性是因为被绑架的耻辱,压制攻击是认为绑架者也是爱他的。

虐待型
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肢体虐待
第二类:环境虐待
第三类:性虐待
肢体虐待”包括:抽打、踢打、猛推、掐扭、烫、用力摇晃、捆绑、按压、咬挤、推到门外、关黑屋子用任何其他物品打;
环境虐待”包括:暴力对待伴侣、对待孩子的兄弟姐妹、虐待动物;摔门、打砸扔家具、踢墙砸墙砸玻璃;以及各种威胁,比如挥拳挥胳膊手指、怒吼、凶、歇斯底里、拿鞭子皮带甚至菜刀暴跳如雷等等
性虐待”是最难以启齿的。
常见侵害者为:继父继母、年龄大的表哥表姐堂哥堂姐、邻居大孩子和成年人、同学玩伴、其他亲戚、父母单位同事、朋友,陌生人,然后是亲生兄妹、亲生父母。
形式更是多种多样:
接触类:性交、口交、手淫、亲吻、抚摸、借助任何外物的插入、碰触等、各种形式猥亵。
非接触类更多:做爱不避孩子、大孩子的性游戏、大人的裸体、洗澡、脱光衣服、看录像带、黄色书籍、黄色玩笑、淫秽语言等;偷窥孩子身体、各种性暗示、以爱为名的各种诱惑、挑逗等。
性虐待往往伴随言语暴力、虐待;
特别指出:当孩子对性侵害者居然有好的感受,比如兴奋、高潮、期待时,内心会把自己推向罪恶的深渊,万劫不复。
成人后最严重表现是:巨大的恐惧、强烈压制的愤怒、无处不在的羞耻感。
性虐待对亲密关系的影响包括:


  • 混淆亲密与性

  • 各种复杂的虐恋

  • 冲突造成的罪恶感

  • 对同性别孩子的矫枉过正


· 04 ·



无论哪种类型,内在都渴望与伤害相反的体验,都对持续的温柔、细腻、温暖、体贴、甜言蜜语缺乏抵抗力。
很多爱恋,起初就是因为一点不起眼的细节坠入情网的。
比如对方给她夹菜帮她提包、对方在阳光下微笑、对方身上散发的香水味,甚至是烟酒味、鱼腥味,这都变成了爱的吸引。
当事人难以区分这到底算不算爱,还是某些其他,比如渴望依赖、渴望被重视、渴望拯救别人等。
细节背后都包含太多生命故事,一切爱的吸引,仅是满足那个孩子的愿望,而你并不知道。
此时往往会放大对方身上你想要的部分,也屏蔽了对方真实模样。
譬如忽视型喜欢无微不至的关注;捆绑型喜欢民主与尊重;虐待型喜欢温柔体贴或强势主动力量等。
这个“爱上”的过程十分忐忑不安,紧张、敏感、多疑、靠近又疏离、渴望又恐惧,显得那么别扭,继而又对此深感羞耻。
随着关系确立、时间推移,潜意识还会使用“诱导模式”。譬如:


  • 忽视型开始不适应这样的关注,开始回避和疏离,结果就是对方真的开始忽略你。

  • 捆绑型开始依赖或挑剔,结果就是对方真的开始批评、职责、压制你。

  • 虐待型开始各种无意识“犯错”,一次次挑战对方底线,结果对方开始真的虐待你。


必须强调,这不是一成不变的,还取决于对方的人格特质。倘若对方足够接纳包容,或对方恰好是受虐型、拯救型就能与你契合上。
而早年依恋创伤严重的人,往往没那么走运,再次遇上伤害的几率更大。


· 05 ·



那么,为什么?
为什么我们尽量避免伤害,却依然会“爱上伤害”我们的人?
请注意,我把“爱上伤害”这四个字做了标记。
是因为这里有个误区,你误以为爱上的是“加害你的人”,其实不然,你爱上的只不过是“伤害”本身,准确的说是“被伤害的感觉”——“我爱上了被伤害的感觉”。
这就更悖论了,既然伤害那么痛,为何还要“爱”上呢?
答案同样悖论:是为了自我疗愈
温尼科特说过,一切心理疗愈都是在延续曾经被中断了的体验。
弗洛伊德也说过,所谓“症状”就是在常态下某些心理过程没有进行完。
他们都指向一点:在当年受伤害时,本该有的情绪被压抑了。而无论时间过去多久,它们总会有意无意冒出来,继续让这些压抑的情绪进行释放,这事儿才算完,否则就如鲠在喉,甚至死不瞑目。
比如被忽视会悲伤;被控制会愤怒;被虐待会恐惧。这些“悲伤、愤怒、恐惧”在当年没办法释放,能活下来就已经不错了。


  • 爱上伤害的目的之一,是为了释放它们。


现在被爱人伤害,你可以反抗、可以向朋友倾诉、可以伤害他!这都是释放的形式。


  • 爱上伤害的第二个目的,是潜意识的复仇。


报复的是早年养育者,只不过现在转移到了爱人这里。报复越强烈潜意识越爽,尽管意识上很难过。
最直接的形式是:你会用自己早年被伤害的方式对待他人。这个“他人”往往就是伴侣、孩子。
潜意识在说:“看看,你也尝到了被伤害滋味吧?现在你知道我曾遭的罪了吧?你可以更好的理解我了吧!”
然而事实,对方毕竟不是当年的你,他会抗争、会攻击你,极少有人冒着被伤害风险还依然坚持爱你,于是,强迫性重复就产生了。


  • 爱上伤害的第三个目的,也是终极目的:你要“反转”当初的体验,你要证明,自己是值得被爱的。


只不过证明的方式有些“极端”:各种“作”、各种伤害攻击,以此测试“对方是否真的爱你”。

到此,危险与机遇并存!会有2种可能:
第一种,对方没有通过测试并继续伤害你,如同早年一样;
第二种,对方通过了测试,宽容和接纳了你。
遗憾的是,第二种可能性很小。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心理治疗师了,心理治疗师就是充当第二个角色。但依然会有大量治疗师失败,承受不住。
最终能承受住的则对你起了疗愈作用,但依然会复发,还会在亲密关系中受伤,只是,你分清了哪些是测试,哪些是真的伤害。
所以,最终产生疗愈的是你改变了、“你成长了”,成长后的你更理解过去的遭遇了,并能够很好“照顾”你的内在小孩了。



· 06 ·



所有敏感之处,都是“内在小孩”的表达,而非成人的你。
所有不会和异性相处的都是那个孩子,那个曾经没有得到正确指引的孩子。
你不应责怪那个孩子,不应像当年养育那般对待他,相反,你要去靠近他、安抚他、拥抱他。
这会大大降低孤独无助感,不断进行,才会在下一段爱恋中不再强迫性重复。
那个“内在小孩”获得了足够的爱,尽管迟来了好多年,但它还是来了。
人在匮乏时遇见的爱是会有折扣的,是那个内在小孩的抓取,是求救,日后很容易理想化破碎,而在你充盈和成熟时候遇见的人才是可以彼此相爱、独立,客观,又能相互成就、创造的人。
所以,曾经的被伤害都是有价值、有功能的,它们都属于过去,以后的你要告诉自己:


  • 我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形式伤害我!

  • 我有足够资格享受别人对我的好而不愧疚!

  • 我有足够的力量离开一段关系!

  • 我要让这一切从此时此刻开始!



-End-


来源:冰千里;作者:冰千里;微信ID:zixunzhuli-666;转载请联系授权。


推荐课程

    热文推荐

    全国客服电话
    400-820-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