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关键词: 心理工作坊亲子关系校园霸凌德瑞姆心理教育

文章关键词: 心理工作坊亲子关系校园霸凌德瑞姆心理教育
为了配合政府部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也是保障广大德瑞姆学员的健康与安全,德瑞姆一再根据国家疫情需要以及新冠肺炎的战略要求,一再延迟了课程的开始,再次感谢各位家长以及小学员们的耐心等待!
疫情期间,与孩子关系如何?
00后家长为啥那么难当?
《老师微信告状,亲爸抡起了巴掌,还拍下视频发到群里》——这是真实的事件,不是玩笑。
为了老师的一句话
竟动手狠狠扇了自己的女儿
《上海一爸爸,凌晨把孩子丢到火车站,走前还发个饭碗让他讨饭》,类似的事情不止一件!
疫情期间,孩子在家上网课,与家长的关系如何,?情结束了,为什么与孩子的关系越来越难描述了呢?
这样的事情不断发生......
男生 主诉:孩子在家对奶奶的态度很凶,去学校又显得很胆小,很容易哭。担心孩子有心理问题,寻求心理咨询帮助。
初二男,孩子因为用手机和家长发生很大的冲突,明天肯定不会去学校了。
高三女,从高二下学期开始,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会心情很糟,孩子不喜欢表达,有问题说出来时已经比较严重。个子矮坐在前面,和老师说想换位置,结果想换的位置同学不同意,她还说了旁边的同学对自己有影响,老师请了同桌出去,女儿觉得自己没有换成位置还得罪了同学,情绪非常不好,饭也吃不下,有提到一直不能解决问题会想跳楼,没有自我伤害的行为,怀疑自己是否有心理疾病。
家长们和孩子们的问题没有进展的时候,有一部《少年的你》热映了
校园霸凌再次进入大众的视野,并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广泛的讨论。这些校园霸凌的施虐者们,是不是因为父母的管教失职,没有习得适合的社会行为?他们是不是需要外界干预来获得更好的自我提升?是不是霸凌者们在学校并不受欢迎?
看了上面的案例,你怎认为呢?
家长不对吗?
孩子不对吗?
各有各的原因,没有对错,家长有家长的理由,孩子有孩子的难处,交集在一起,就成为了一个事件,有家长的问题,有孩子的问题,各种问题都出现了......
家长不易 家长难当
孩子不易 孩子难懂
这次活动设计目的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青少年属于自我认同混淆阶段,是个体从自我追寻到到自我定向的关键期,通过在团体活动过程中,与他人相处中学会认识自己,了解别人,能配合自己的能力,更好的适应学习和生活。同时,在团体辅导活动中发现孩子们的内心动力和积极资源,协助孩子们建立自信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一下:让孩子了解自己,知道学习动力、学习目的,培养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了解与同伴沟通的多种形式,在整个的活动中,让孩子们潜移默化的转化内化,成为自己发展目标的心动力。
双导师介绍
报名要求:
1,带自己和家人的照片
2,活动期间,不需要使用手机或平板等与上课无关的设备
3,准备自己和家人的照片带来课堂
4,参加年龄在9—14岁之间
温馨小贴士:
游戏可能是“天黑请闭眼”或者“福不福”等等(将根据实际报名人数进行游戏安排)
课程信息
本课程为期4天,前三天由孩子单独参加,最后一天父母共同参与。
对象:青少年
规模:30人以内(9-14岁)
上课时间:2020年8月19—22日
(星期三、四、五、六)
9:00——17:00
其中:8月21日 9:00—21:00
上课地点:上海市黄浦区广东路500号8楼
世界贸易大厦德瑞姆教室三
扫码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