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文章> > 文章详情

2019/11/22


七岁的女儿最近有点心事儿,她经常在睡前和我谈论“死亡”话题:

“妈妈,所有人都会死吗?
“妈妈,人活到一百岁也要死吗?
“妈妈,人死了,还会有意识吗?
甚至在昨天,突然半夜哭醒抱着我问:“妈妈,你会死吗?
作为一名心理学爱好者的我,被这突如其来的发问弄得有点不知所措。



对于成年人而言,“生死”况且都是个大课题,如何同一个小女孩客观解释“死亡”,同时又能正向引导她打消对死亡的焦虑和恐惧?我不由得陷入思考。
女儿见我不回答,哭得更凶了。
我只好抱着她,安抚了很久,然后跟她说:“人都要死的,这是生命的规律!妈妈也改变不了这个规律!但是,如果你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做一个科学家,到时候科技进步了,人也许可以摆脱这个规律呢。”
听到这话,女儿终于转忧为喜:“太好了!我以后要当一位科学家!”
哄好孩子入睡之后,我总算松了一口气,心想:现在的孩子啊!小小年纪,就开始思考生命的终极问题,这是好事,说明人类的智慧在进步。
但也许是死亡这个话题过于沉重,平日里人们讳莫如深,更不会主动提及,因此当孩子怀着好奇和恐惧来向爸爸妈妈寻求答案时,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如果家长们未能及时察觉到孩子心中的焦虑与不安,对于“死亡”话题选择回避的态度,甚至是负面引导,那无疑会给孩子留下难以溟灭的心理阴影。


为此,我咨询了一位心理学专业的老师,她和我说,和孩子之间不要刻意回避谈论死亡。死亡本来是怎样,就怎样谈,在孩子想知道的时候打消她的疑虑。


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与不同年龄段孩子谈论这个话题,会有不同的方法和技巧。但是,一定要理解孩子发问的深层心理因素,对症下药。”


· 01 ·

死,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

首先,作为家长的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存在主义心理学家欧文·亚隆说,“任何对死亡有完全觉察的时刻,都是生活中最艰难的时刻。那情景就像试图盯着太阳看,你所能承受的是有限的。
死亡是一个自然的生命过程。会带来一种最脆弱的抛离感,灵魂被带离了这个世界,以独自一个人的方式。
死亡毁掉了一个人心中确定的未来、双亲的保护、拥有的财富、安全的家…死亡让人一无所有,死亡充满未知性,所以人们排斥它的到来。
但是,死亡又是不可避免的。



欧文·亚隆研究了80位丧偶者,他发现高达三分之一的人在面对了伴侣的死亡之后,会警觉到自己也会面临死亡,这样的警觉,在他们花了时间走出创伤后,都导致了不同意义上的个人成长,有些丧偶者甚至比原来生活得更成熟更有智慧。
死亡让人不敢直视,但是对个人来说,认知死亡也是提升生命质量的关键。对死亡恐惧的升华,将很有可能引导我们重新去规划自己的生活。


· 02 ·

日常引导孩子形成正向的生死观

研究显示,儿童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多数孩子在9-12岁期间会接触到死亡事件,可能产生情绪、行为、认知上的强烈反应。若缺乏正确死亡观的指导,会引起死亡焦虑,感知到更大的生活压力。
而目前小学阶段孩子的学业和竞争压力上升,缺乏正确死亡观教育,可能会让他们产生厌学甚至自杀情绪。
无独有偶,在和一些宝妈朋友们的交流中,我发现她们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她们的孩子在7-12岁这个阶段特别容易产生死亡焦虑,最为典型的就是害怕自己的妈妈死了。
那么,如何应对孩子的恐惧呢?对此,我的观点是, 巧用身边小事,循循善诱。
作为少儿的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读书、看电视、讨论、游戏等形式开展生死教育。



为了让孩子有个心理缓冲期,可以选择从植物开始谈起,比如落叶凋零、花谢花开等都是植物的自然生命规律。慢慢再过渡到动物,如家里的小宠物、纪录片中的动物世界等,最后再谈到人,包括长辈、同辈的死亡等。
也就是说,“死亡”教育最好以预防为先,不要等到家里发生此类事件,孩子有了困惑之后再来做。


· 03 ·

与其“怕死”,不如过有价值的人生

认识到死亡的意义,其实对于生活质量的影响是正相关的,不管是针对成人还是少年儿童。

有一期《奇葩大会》中,高晓松问“死亡体验馆”创始人丁锐,在你看到的人中,到底是生活得太苦、或者生活得太幸福的人更怕死?

丁锐回答说,未尝充分活过的人最怕死。



这也是哲学家尼采对死亡的态度“死得其所”——活着的时候就去追求人生,如果人在实现了他的生命之后死去,死亡就丧失了它的可怕,如果一个人没有自我实现,那他就永远不会死得其所。

“恐惧管理理论”的研究者曾做出如下假设:人们在意识到自己的死亡之后,会更加寻求亲密关系。

根据这条理论,延伸出来,人类社会体系的建立,也和“死亡焦虑”的“正向鞭策”息息相关。人们投入一个超越自身有限性、必死性的更庞大的体系中,以此来平复死亡焦虑,追寻一种象征意义上的“永生”。

更有甚者认为,人类的一些社会行为:例如遵纪守法、追求成功、扬名千古等,甚至建构文明社会本身,都是为了应对死亡带来的焦虑。

人们在社会这个“大机器”中忙忙碌碌,说到底是为了不整天去担忧自己终将一死这件事。

还有一类人群,他们在大灾难中幸存,或是从病魔那里死里逃生,有过类似濒死体验或经历过创伤后幸存的人,他们身上的变化则呈现另一种现象:他们重新发现生命的意义,不再认为财富、名利、美貌是重要的;相反,更加追求内在的东西,追求与他们的联结,追求充实和祥和的生活,更加感恩生命,关注当下和内心的富足。


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

尽管面对死亡,我们都无能为力。但是我希望通过正向面对死亡焦虑话题,让孩子早早从这个“人生终极命题”中获得成长的动力、奋斗的目标、以及生活的意义。

在生老病死面前,人类如此渺小,但愿“死亡焦虑”可以让我们更加接近真实的内心,同时唤醒我们接受的勇气。


-END-




推荐课程

    热文推荐

    全国客服电话
    400-820-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