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文章> > 文章详情

2020/05/20

木棒打,开水烫,火烧,高压电电击。这些词光听就让人不寒而栗。

这些在恐怖片中才可能出现的情况,竟然出现在我们身边。

4月16日,经网友曝光,一起虐狗事件引发舆论热议。



· 01 ·
他们为何如此残忍?
这件事让我想到今年4月9日,一条#大学生拍摄虐猫视频贩卖#的热搜。
山东在校大学生范某,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残忍虐杀了超过80只流浪猫,并拍摄视频在网上宣传贩卖。
用火烧、电击、剥皮等惨无人道方式对待流浪的小猫。短短不到30秒的视频中,范某用绳子系住一只小猫,并把浑身浸满助燃剂的小猫点燃。




这令人发指的虐待行为,早已突破了人性的底线。
网友在谴责之余,也表示困惑:这些人到底怎么了?为何能对无辜的小动物下得去如此狠手?为什么做了错事还到处炫耀?
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孙时进曾说:
“虐待动物者就是通过虐待动物达到发泄的目的,从而获得内心的满足。他们在虐待动物时并没有仇恨感,只是想从中得到一种快感。”
而且他认为:“在前期他们可能缺爱,遭受过家暴。心理扭曲,进而将自己的不如意转嫁到更弱小的人身上。”
深以为然。

在心理咨询中,我们总爱说这样一句话:任何行为都有其背后原因。
猫作为一个生物体,有别于无生命的物体,虐待动物,不同于破坏物品,它是极其残忍的一种行为。


· 02 ·
虐猫的背后,是心理的扭曲
1、发泄情绪
一种情况是虐猫者因为曾经遭受过家庭暴力,如肢体伤害和性侵害。成年后,当遇到与人不和,或感觉被欺负时,童年的痛苦会再次放大,从而用伤害动物来报复他人或发泄情绪。
处于弱势地位的人,或长期处于忍耐的状态。当隐忍到达极限时,他们没有胆量去攻击他人,便用小动物作为发泄的工具。
鲁迅先生说过: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虐猫行为的本质是施虐者容忍多时的负面情绪,升级为暴力行为,在不同受虐体上的发泄。
他们带着某种强烈的不满和恨意,所以对猫咪下手也会很重。

2、满足控制感
社会人有着性格的差异,且社会角色、分工不同,自然会有控制或被控制的不同感受。
长期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往往会产生低自尊,为了寻求平衡,他们会去寻找比自己弱的动物欺凌。
我曾经接待过一位来访者,是个读中学的男孩子,因为屡次逃学、虐待家里的宠物狗被父母责罚,通过几次咨询后,我发现其实这个孩子的虐狗行为一直在模仿他父亲对待他的行为。
男孩的爸爸因为工作中总不能得势,心情很不好,回到家就会用上司批评他的口吻去教训家人。


男孩回忆说,因为总是达不到父亲的要求,所以经常被父亲怒骂,有时候还会被打,而母亲就算在旁边哭着哀求也无济于事。男孩说,每当这个时候,他都会觉得无比屈辱。
后来,父亲买了一只非常喜欢的宠物狗,男孩想教小狗学会坐立、接飞盘等指令,但是一直失败,男孩觉得很受挫,就大声吼骂、踢打小狗。
发现了吗?无论是强制小狗服从指令、还是受挫后的大声责骂、甚至是虐待小狗,男孩的一系列逻辑和操作就和他父亲对待家人的行为如出一辙。
因为男孩进入成长发育期了,他有了自尊心和自由的意志,如果他在家中充满无力感,会通过迫害更弱小或更易受伤的动物来重新塑造控制感和权力。
类推,一些虐猫者们甚至把虐猫视频发到网上,目的就是让他人看到自己的行为,来彰显自己的能力。
他们误以为他人的恐惧是一种屈服和膜拜。

3、错误的模仿行为
这一点比较好理解,我们经常说孩子耳濡目染学到了某某行为。
对于一些三观尚未树立的孩子,很容易受不良信息误导,模仿错误言行。
比如上面案例中的男孩,学会了爸爸对家人的指挥和强势,也学会了支配宠物狗。同时他又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会因为小狗听不懂指令而随意踢打。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里的孩子除了模仿也带有发泄自身情绪的目的。


· 03 ·
如何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
虐待动物是对生命的亵渎,急需健全的法律法规来约束。
但作为心理人,我能做的或许只有更加准确的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把一些错误行为扼杀在摇篮里。
当我们看到一个虐猫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的童年。
一个成人不可能突然变成虐猫狂人,所以揭开那把锁的钥匙就在童年。
倘若我们从孩子小的时候就让他们学会了积极的人生观,更加富有同理心和爱护小动物。我想虐猫者自然会减少很多。
另一方面,对成人进行情绪管理尤为重要。
很多暴力行为的始作俑者都是难以控制的情绪。尤其是受过创伤的成年人,务必学会情绪调节,有条件的话记得找心理咨询师排解内心的痛苦。

要知道,你曾经受过的伤痛不是你的错,但是如果向无辜的动物施加同等苦痛,不仅解决不了任何实质问题,反而加深你的无助和懦弱,因为那是弱者对这个世界毫无办法之后最无力的发泄
我想虐待动物的人,把怒火一股脑发泄到了猫咪身上后,自己身上的担子并不会减轻。因为负罪感,又会导致新一轮的低自尊与愤怒。
毕竟,人性的美好,一旦丢失,很难找回了。

-End-



推荐课程

    热文推荐

    全国客服电话
    400-820-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