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文章> > 文章详情

2020/05/14

最初的爱





父母是我们一生最初的爱,他们带给我们生命,我们因此而感知自己的存在。

我们通过最初和他们的互动了解并感知世界,所以我们自然而然地渴望他们成为我们身体和情感上的寄托,渴望得到他们的抚摸、微笑和保护。他们以合适的同理心来反馈我们的感受、需要和向往,并以此告诉我们是谁,有怎样的价值。



然而,自恋的父母却无法理解他们的孩子,也因此而损害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就像希腊神话中的美少年那喀索斯一样,他们只看得到自己,和孩子之间没能形成合适的边界,这使得他们无法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去爱。


构成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症状在严重程度上各不相同,但它们不可避免地弱化了自恋者为人父母的能力。



自恋者的典型特征就是缺乏同理心。

许多自恋的父亲都是“独裁者”,他们固执于用自己的方式行事、对自己的观点和作风坚信不疑。

下面的信息告诉你孩子和自恋父母之间的关系会显现出怎样的特征,产生怎样的后果。

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特征和后果在他们成人以后会不知不觉地重现并产生同样的施受虐关系,包括他们与其他自恋者之间关系,因为他们非常熟悉,就像在和老朋友相处一样。



·01·


“我现在胡编乱造,以后我怎么教育他们”

自恋母亲的影响对于女儿来说会有别于儿子,因为女孩和母亲相处的时间通常更长,并往往把她视为榜样。而自恋的母亲常常把女儿视为一种威胁,同时又把她们视作自己的附属品。通过不断调教、不断挑剔,她们试图把女儿塑造成自己的样子或是理想化的自己。

与此同时,她们不仅把自己不被接受的一面投射到女儿身上,比如自我中心、固执、自私和冷漠,而且还投射了她们自己的母亲所不被喜欢的特质。他们可能更喜欢儿子,尽管他们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去伤害他,比如情感上的乱伦。




而当自恋的父亲参与到儿子的活动中时,他们中的一些人会全盘接管儿子的任务,干涉活动细节,或者是吹毛求疵。自恋者基本上都是完美主义者,所以他们的孩子,无论男女,无论做什么都达不到他们的及格线。他们把孩子看作是自己的延伸,过度投入,控制儿子的生活、学习和梦想,就像电影《闪亮的风采》中的父亲一样。


·02·


自恋性虐待


反复的羞辱和控制阻碍了年轻女孩去发展她的自我认同感。



他们缺乏安全感,无法相信自己的真实感觉和冲动,于是她认为母亲之所以不满意她、不喜欢她,都是她作为女儿的错,而她并不知道其实她的母亲永远都无法感到满足。在严重的情感或身体虐待及被忽视的情况下,女儿可能会觉得自己没有权利存在于世上,她是母亲的负担,甚至根本就不应该来到这个世上。





通常自恋女性的丈夫都会比较被动,他们无法保护的女儿免受母亲的虐待。有些母亲会撒谎并隐匿她们的虐待行为。如果这样的女孩没有学会站出来保护自己,在未来的人生中她会感到无助,甚至不能意识到虐待的存在。


自恋父亲的儿子遭受的主要是精神虐待。尽管很少挨打,但还是不断受到比挨打更严重的威胁,父亲总是认为他“本应该”受到惩罚,却又从中饶恕他并让他得以逃脱,这种感受给他带来的是更深的内疚和屈辱,真的是更糟。



有些自恋者用残忍的方法对孩子进行身体的虐待,有一位父亲让他的儿子自己挖了一个游泳池, 而另一个则逼着孩子用刀片割草。





虐待让孩子感受到的是不公正和无力,并感到无助、害怕、羞辱和愤怒。长大成人以后,他可能会与权威发生冲突,且不能很好地控制愤怒的情绪。他甚至会将攻击和愤怒转向自己或其他人,于是变得好斗、被动或消极挑衅。他或许会感到羞耻和焦虑,害怕被评判和指责,即便这种担心可能毫无必要。

在成长过程中,受虐的儿童常常学会自给自足、自我保护,且弱化他们的依赖和情感需求,这些都会导致成人后的亲密关系问题。他们婚姻中的另一半可能也会是一个自恋者、施虐者,亦或是冷漠、挑剔和情感孤僻的人。






《变形记》的作者弗兰兹·卡夫卡(Franz Kafka)在给他父亲的信中活现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又无法容忍例子:


“我一直不能理解的是,你的言辞和评判给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耻辱,而你却对此毫无同情心。”


他的父亲傲慢自大,过于自信,不听取任何意见,他吹毛求疵地评判每一个人,却无法做到必要的前后一致。他的规则和命令从来都是通过一种 “彻底否定,怒不可遏的可怕又嘶哑的声音表达出来……直至今日,每每想起,我都会如童年时那样不由自主地颤抖……” 而事实上,这一切戒律他从来都不曾用在他自己身上,这一点让卡夫卡更加沮丧。



·03·


无可救药的耻辱感

自恋母亲的女儿鲜少会觉得自己是被接纳的,她必须在牺牲自己和失去母爱之间做出艰难的选择,一种自我否定和迁就的共生关系在成年以后被重新演绎。

她的真实自我首先被母亲拒绝,然后又被她自己拒绝。结果就是一种“我是不可爱的”的信念油然而生,并内化了的她的羞耻感。

当她自己的母亲都不爱她,且不接受她的时候,她又怎么会认为自己是值得被爱呢?

孩子应该爱他们的母亲,反之亦然! 女儿的羞耻感中带着对母亲的愤怒或仇恨,而这些她并不理解。她认为这只能进一步证明她的不可爱,而她母亲的所有批评肯定都是真的。


她的生活在不断奋斗且缺乏成就感中度过。既然爱是有条件的,必须靠自己去乞讨,那么她在成人后也一样会经历一次次循环往复的被抛弃。





而从小在一个自我中心、争强好胜、傲慢自大的父亲的阴影下长大的儿子会觉得自己永远无法达到父亲的标准,也无法得到他们的认可。他们的父亲可能本身就缺位,或者挑剔又充满控制欲。当看到儿子一点点的错误、弱点、失败或者局限时,他便会大肆地贬低或羞辱,甚至会就此而向朋友吹嘘。他可能会在朋友面前夸大自己成就的同时又去贬低儿子。

因此自恋父亲的儿子缺乏自信、勇气和决心。他们内化了父亲的内疚感和羞耻感。他内心充满恐惧,缺乏安全感,对一切都不确信,“即使是触手可及的东西,比如我自己的身体”也是如此,最终导致了抑郁症。





·04·

情感的缺失

自恋的母亲无法像正常的母亲那样给予孩子温柔和关怀,让孩子感受到安慰和亲密。她们可能仅仅照顾到了女儿的生理需求,却无视她的情感需求。

女儿也许无法意识到她到底被忽略了什么,但是当她体验到和朋友和其他亲人之间的关爱,或者看到其他孩子和母亲亲密无间的样子时,她会更加渴望从自己的母亲那里得到温暖和理解。



她渴望的是一种难以捉摸的连接,一种瞬息即逝,甚至是从未有过的感觉。她没有学会识别和重视自己的情感需求,也不知道如何满足这样的需求,而仅剩的却是一种缺失感,一种无法被滋养和抚慰的感觉。她或许会期待从其他关系中寻求一种弥补,但情感上的这种缺失感往往反复地出现。

自恋的父亲和孩子在距离上和情感上都很疏远,他们也许忙于自己的工作、或者物质成瘾,或者只顾着自己玩乐。他们装得好像很关注儿子的需求、感受和兴趣,但参与到孩子的游戏和活动中去这件事情对他们不但不重要,反而更是一种负担,尽管在物质层面上他们似乎已经给了孩子很多。

无论是哪种情况,这样的父亲在情感上都是无法亲近的,因为他们否认和蔑视自己的依赖和脆弱,他们常常羞辱并轻视发生在儿子身上的任何痛苦或软弱,哪怕是一点点迹象。

即使最终自己并没有成为自恋者,自恋者的儿子仍然会感受到共生的痛苦。他们不断接收到的暗示是,他们达不到父亲的期望值,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能力有限,且是一种负担,——也就是说,基本上,他们不值得被爱——尽管事实上他们也能感受到母爱的存在;但是孩子希望感受到的是父母双方都能接纳并爱着他们本来的样子。


就像卡夫卡在生病时所描述的那样,一点点的歉意和爱可能在别人眼里是微不足道的,但这些孩子却能轻易被感动

当父亲只是朝他的房间看了一下,并向他挥了挥手时,他已经不知所措,泪流满面。儿子想要的只是:“一点点鼓励,一点点友好,为我敞开而不是挡住的是我自己的路,尽管你的本意是让我走另一条路,一条你的路。”




·05·


控制



患有自恋人格障碍的父母缺乏远见,似乎整个世界只是围绕着他们在转。


他们控制操纵着孩子的需求、感受和选择,只要他们达不到要求就必定受到惩罚。他们为人父母往往本着“我说了算”的宗旨。自我中心导致一些自恋的母亲只关注她们自己或者是儿子,却忽视剥夺了女儿的权利。




另一些母亲一边希望她们的女儿“随我所愿”做到最好,一边又在整个过程中吹毛求疵并不断控制以削弱女儿的能力。这些母亲侵入女儿的生活,并理所当然地认为女儿是她们的生命延续, 理应属于她们的一部分。

她们希望她的穿着举止随她们,以她们的意志来选择男朋友、培养爱好、寻找工作。她们可能以“为了她自己好”为借口来禁止或挑剔女儿喜欢的任何东西, 干扰她的所想和所需,削弱她自主选择和追求梦想的能力。他们对女儿的关注中带着明显的嫉妒、期待她们时刻带着感激并无条件地顺从。

长大成人以后,这些女儿往往会处于关系中的被控制一方,或成为权力斗争中弱势的那一个。



·06·


竞争


正如白雪公主童话中所说的一样,自恋的母亲要么深信自己是“全世界最美丽的人”,要么担心自己有朝一日可能并非如此,这些心态都促使她们不仅挑剔女儿,还会为了争夺丈夫和儿子的爱和关注而与女儿竞争。


这些母亲可能会否定女儿或让女儿一直处于受虐的危险中。她们可能对女儿的男朋友即挑刺又贬低,认为他们“不够好”,但仍然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甚至与他们调情。





为了控制女儿的生活,并永远占据她的生活的第一位,她们可能会侵犯女儿的隐私,并试图破坏她与朋友以及其他亲戚的关系。

一个自恋的父亲可能会无情地欺负儿子,或者在占据明显优势的游戏中与儿子竞争。同样,他会因为妻子对儿子的关注而产生妒忌之心,并与之争夺,甚至和他的女朋友或后来的妻子调情。

如何从自恋父母与的阴影中疗愈

在自恋父母的阴影下,在被拒绝和羞耻感中成长,这种创伤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要想从中疗愈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并付出极大的努力。




最终,这意味着从与父亲、母亲的共生中解脱。

所以首先需要识别并理解的是,一个自恋的母亲传递给女儿的羞辱感和“不可爱”的信念是不真实的,因为这些东西都不是女儿自己的,而是由母亲强加的。然后,需要积极地用自我滋养来取代已经内化了的、消极的自恋母亲挑剔的声音。

而为了得到父亲的认可和赞同,儿子可能不断努力去获得成就,但这些成功的感受却非常空洞,毫无充实感。他们觉得获得的成就永远都不能满足,即使是对自己。

他们需要学会自我决断,以健康的方式设置界限,而不是使用模仿他人或者其他不可思议的成长方式。他们需要重视自己,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

由于成长在一个混乱而缺乏情感亲密的家庭中,许多人终生都忍受着内心孤独。然而,疗愈羞耻感,学会安慰、接纳、爱自己并接受被爱仍然是可能的。

-End-




推荐课程

    热文推荐

    全国客服电话
    400-820-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