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文章> > 文章详情

2023/03/21

01

Z女士的倾诉是从一件具体的事情开始的。




当着女儿的面,夫妻打架...

周六早上,我和丈夫本来打算带女儿去迪士尼玩。

好久没一家人一起出门了,我想好好打扮一下。
可我先生觉得去晚了要排队,一直催催催
我被他催得不耐烦,就和他吵架,越吵越凶,打了起来
我们脾气都不太好,一吵架就控制不住。
因为我骂了他,我丈夫扯我的头发打了我一巴掌
我也不甘示弱,我用力踢他的腿,还把他的脸抓伤了
我们结婚也有十余年,一吵架就容易动手,也不算“家暴”吧,每次都是皮外伤,他打我,我都打回去的。
但是,这次因为动静太大了,把我女儿吓得不轻
10岁的女儿看到爸爸扯着妈妈的头发,尖叫着从房间冲出来,帮着我打她爸爸。
说实话,我第一次看到我女儿这么情绪失控,一个才10岁的孩子啊,哭着尖叫,小小的身体还在发抖.....


Z女士想起之前开家长会时,班主任曾提醒过:她的女儿在学校里有时会出现打人行为

还评价她女儿,“小小年纪,脾气却大得很。”

当时Z女士还引以为傲,觉得她的女儿在学校不容易受欺负

可经此一事,Z女士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

女儿是遗传了她和丈夫的暴脾气吗?还是她和丈夫的言行,潜移默化影响了自己的女儿?这算不算“暴力倾向”呢?

针对Z女士的倾诉,我们的咨询师是怎样看待的呢?


02


5.gif小瑞(心理倾听师)

Z女士的叙述中提炼了两点,我认为是需要Z女士好好思考的。

第一,她和丈夫打架的行为真的不算“家暴”吗?

第二,父母当着未成年孩子的面争执、打架,考虑过后果吗?

首先,希望Z女士明白,我国法律对“家暴”的定义: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关系中发生的一切暴力行为。(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殴打。)

其次,Z女士认为自己“打回去了”,不是单方面被打,因此不以为意。但是根据Z女士的叙述,年幼的女儿看到父母打架时,精神状态显然受到很大刺激。

可见,无论Z女士如何定义自己和丈夫的行为,这种行为都给女儿带了非常负面的影响。



有人说:在纷乱和丑恶的气氛中成长的孩子,是伪劣家庭的痛苦产品。

我们心理学上有个“原生家庭”的概念。

我们每个人,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可能冥冥当中会带有我们“原生家庭”中某个人的影子。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人会说,你很像爸爸,像妈妈,其实这就是代际传承

而家庭暴力,也是会“代际传承”的。

经历过家暴、或者目睹过家暴的孩子,很有可能在成长中,也习惯于用暴力解决问题,同样虐待他的伴侣和孩子。

希望Z女士可以调整自己和先生的相处模式。

要知道,家暴毁掉的,远不只一代人。


03


5.gif 李老师(二级心理咨询师)

有研究发现,50%至70%的成年施暴者,是在暴力家庭中长大的。

也就是说,小时候目睹家暴、或经历家暴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会变得认同父母的暴力。

当冲突出现,不知道如何维持边界,更不知道如何处理冲突时,从小印刻在他们身体中的经验告诉他们,用暴力解决吧

Z女士想想,女儿在学校的表现,是不是很符合上述的逻辑?

当务之急,建议还是先带孩子去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那里,做情绪疏导和行为矫正。

Z女士和丈夫的互动关系无疑也是需要调整的,建议试着说服丈夫一起做一下家庭治疗。

如果夫妻二人不愿意接受家庭治疗,至少一定达成共识——以后不要在孩子面前激烈争执,更不要动手。




理解Z女士,中年人面对生活、情感、育儿的压力,确实很不容易。

但是,有时候,孩子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表面完整的家庭,更需要一个有爱有温暖的家。


最后,节选泰戈尔诗歌《The Home 家庭》中的一段,送给Z女士:



《家庭》


在星光下独自走着的路上停留了一会,我看见黑沉沉的大地展开在我的面前,用她的手臂拥抱着无量数的家庭;

在那些家庭里,有着摇篮和床铺,母亲们的心和夜晚的灯,还有年轻的生命,他们满心欢乐,却浑然不知这样的欢乐对于世界的价值。

5.gif
【德瑞姆心理树洞】


生命的历程就是克服一道道障碍的过程......

也许有时会迷茫、苦恼、焦虑,心里有无处宣泄的情绪,有积压已久的话题,有无人分享的心事...这些情绪需要被安抚、或宣泄

当你不知如何表达心中万般思绪时,来找“我”吧

【德瑞姆心理树洞】是一个能够接纳你所有心声、给予你宽慰回声的空间!

说出你的心事,我们会给予你温暖的回应。你的心情,我愿意听!

立即预约



推荐课程

    热文推荐

    全国客服电话
    400-820-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