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关键词: 人际关系工作压力心理学心理健康职业倦怠
2022/02/21

文章关键词: 人际关系工作压力心理学心理健康职业倦怠
早起和挤地铁耗尽了全部力气,到公司的时候什么都不想干;
疲于应付各项要求,忙到下午两点才反应过来还没吃午饭;
因为一点小事和同事吵了架,吵完架之后眼泪不受控制地往下流……
这些工作中的“心累”体验在心理学中可以统称为职业倦怠(jobburnout),或译为职业枯竭。
例如一个运营,原本只负责稿件编辑,到了新岗位上,却还要学习数据分析,即使工作量不大,但缺乏相关技能、对工作内容的陌生,也让TA每天焦头烂额;
“我手头项目的合作方很强势,每次具体方案实施时,我不但要问上司的意见,上司还要去询问合作方的意见。于是结果的产出,不仅取决于我的技术,还得依赖上司和对方的沟通技巧,有太多我无法控制的事了,最后的成果可能他们满意,我并不满意。”
———流风,游戏行业,24岁
“男女就是被区别对待呀!每次会议上女性员工有想法,大概率被否决;但同样的话再由男同事说一遍,领导就会认真听……有提升机会,也是优先考虑男同事,明明很多女同事来得更早,绩效考评也更好。”
——小虫,31岁
·价值观不适配(Value)
人们可能感到自己不认同公司文化,或者在工作过程中,感到不得不做一些不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或是有违道德感的事。例如为了销售业绩不得不撒谎,或是不得不宣传歧视性的内容,等等。
一个人和工作场合之间可能存在多种不适配。每个人在上述六个方面都或多或少感到不匹配,只是各有轻重。
不同工作年限的职场人,在这六个方面感到不适配的程度是不同的。
比起其他受访者,工作年限为3-5年的人,在“控制力不适配”、“人际关系不适配”、“工作负荷不适配”和“价值不适配”这四方面的程度最高。
相对于工作年限短的人来说,工作年限长的人,“奖励不适配”的程度更低、“不公感”更高。也就是说,工作10年以上的人,“奖励不适配”的程度最低,“不公感”的程度最高。
举个例子,搭档同事的工作能力短时间内无法提高,我们无法控制TA的工作能力,但是可以控制自己对TA成果的态度——把自己的注意力从抱怨TA有多差劲上转移开,尽可能保证自己部分不出错;并记录好自己的工作内容,以便以后问责起来,尽量减少自己的损失。
此外,想缓解控制力不足的痛苦,还有个方法是适当降低责任感,接受现实:工作成果可能的确无法达到我们最初设想的标准。
当你陷入职业倦怠的困境,
当你兴趣不明、缺乏竞争力,
当你定位模糊、择业方向不明晰,
如果你想要调节和改变,
推荐你来听:
德瑞姆生涯规划师初级班
实现生涯发展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