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关键词: 医患关系、杨文医生、杀医、自恋性暴怒、全能自恋

2020/01/02




作者:派姐

来源:德瑞姆原创






· 01 ·


等不到的平安夜


2019年12月24日,民航总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杨文,没有等来今年的平安夜。


当天上午6点,杨文在自己的办公室,被一位患者家属割颈谋杀。


现场视频显示,凶手手段非常凶残,也非常突然。


在与杨文医生交流时,他从腰间拔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尖刀,刀刃直奔医生的脖子,没有给医生一点反应时间,也没想留下活口。




“他掏出刀的那一刻,真令人胆战心惊,不寒而栗。手段简直太残暴了,直接背后抹脖子,这是我见过的最残暴的杀医,就是奔着杀人去的,捅心脏都有救活的希望。”一位参与120急救的医生描述了他看完视频后的感受。

另一位参与抢救的医生说:“医院的急诊科门口停着7辆警车,抢救室现场有大量血迹,杨文医生躺在抢救床上,满身是血,颈部有多处刀伤。其中一刀砍断了右侧颈全部肌肉,砍断了食管、气管、颈内静脉、颈总动脉,和通往身体的神经,连颈椎骨都断了。

凶手的作恶让人心有余悸,更令人心寒的却是作案者家属令人作呕的冷漠。

而就在事发前不久,杨文医生曾发过一条朋友圈。


那是一个通宵抢救后的清晨,刚刚经历了一轮生离死别,心情低落的她无法抚平内心的暗涌,于是在丈夫的陪同下来到颐和园。


颐和园十七孔桥金光穿洞,可是杨文生命里的那束光,却永远熄灭了。


事发后,杨文医生的同事,一腔悲愤,复述了事件的前因后果——


”杀人者的母亲是一位95岁的老年女性患者,脑梗塞后遗症,长期卧床鼻饲营养,生活质量不高。


12月4号杨文医生首诊,病人来时呕吐、纳差、意识不清,家属签字拒绝一切检查,仅要求输点液,但是输液后病情无改善好转,几个家属就认定是杨文医生输液给输坏了。


之后我们努力说服家属同意检查,证实病情本就不乐观,老太太全身重症感染并伴有心衰、心肌损伤,加上基础病多、高龄、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治疗效果不好预后差是肯定的。

我们和家属交代病情,他们一家子不接受疾病不接受死亡,每天都会因为一点点的病情变化和怀疑我们的用药,不停的吵闹、辱骂、威胁,我们建议病人转院,建议家属走医疗鉴定,都不同意。

他们就在抢救室天天跟我们干架,小儿子尤其极端和情绪化,总说老太太死了,我们谁都别想活。半个多月,我们上班都是忍气吞声、胆战心惊······

(杨文医生被害后)一屋子的抢救病人和家属明明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可是又假装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没有人安慰同情一下两个多小时前还救治他们的医生,没有人谴责行凶的那一床家属,他们只关心他们的治疗和住院,并且不停地催促。

直到昨天晚上,我还要继续给凶手的妈妈提供医疗服务,还不能对其他家属感情用事······说了这么多,有什么用呢,太阳照常升起,我晒到身上可还是冷。她再也晒不到了。”


· 02 ·
割裂的医患关系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


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


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这是每位医学院的学生,在入学之时,举起右拳,怀着神圣与崇敬宣读的医学生誓词。


可是现实却是,一些黑心医生医德沦丧,不以救死扶伤为荣,反而和医院一起唯利是图,拿患者生命当儿戏;一个感冒花去患者近千元,故意夸大病情诓骗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检查,甚至在治疗、手术过程中强行加价,导致漠视生命的事屡次发生。



另一方面,随着病患对医院、对医生的信任度不断降低,暴力伤医杀医事件屡见不鲜。


2012年,一名患者闯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医生办公室,用水果刀刺向医生,导致一死三伤,死的是一位年仅28岁的内蒙古小伙王浩。


2013年,浙江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王云杰医生被刺身亡时。



2016年,山东省莱芜市莱钢医院的李宝华医生被杀。




2019年,甘肃省人民医院42岁的女医生冯丽莉倒在屠刀之下。




据不完全统计,仅2018年,全国被曝光的伤医事件就达到21例。



暴力医闹令人齿寒,越来越多的人也愿意站出来为医生发声,指责那些偏激的家属。但从另一方面说,为什么医患关系会紧张至此?其实也与部分医院不作为和医生医德沦丧不无关系。

被偏见蒙蔽的良知、被利益催生的冷漠,本应基于理解体谅的医患关系,却被深深划开一道对立的鸿沟。

多少病患怀着对医务工作者的信任,最后却落得人财两空的结果?

多少医生怀着一腔热血踏上行医之路,最后却命丧于自己的信仰之下?

上海瑞金医院急诊科主任毛恩强有句话说得特别好:


“医患之间本应没有矛盾,医患是同盟,我们共同的敌人应当是疾病。”


· 03 ·
自恋性暴怒




再回到杨文医生案件上,这件事情之所以激起群众的公愤,除了凶手杀人手段的残暴,还因杨文医生本身没有过错。


经专家审查后,证实杨医生及相关医生治疗过程规范,治疗方案合理,且在一定程度上,病人病情已经好转,但总在关键检查及治疗过程中受到家属阻拦,有家属拒绝签字,造成治疗上的阻碍。


纵观整个事件,在90多岁的老太太病情已经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凶手高举“孝顺”的旗帜公然实施犯罪,内心不可不谓扭曲。

事件一经发酵,不少心理学者分析,凶手极有可能患有自恋性暴怒。而事后表现冷漠的老太太家属,心理状态也令人堪忧。

自恋性暴怒,源于人的自恋。

人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自恋。我们常以自己的某些条件而自傲,比如容貌、家境,以及工作等等,但这些都不是自恋的核心。

自恋的核心,是控制感,即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认为“我能控制我的人生,我能左右世界”,而这样的感觉自己很难觉察到,它处于潜意识中。

当我们的自恋被破坏,内心的失控感又不受意识控制时,就会出现严重的攻击性行为。而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杀害样医生的凶手,为什么能如此残忍,家属又如此淡定.

因为他们失去了意识层面的理性控制,完全被潜意识的自恋所控制。他们不觉得自己会被惩罚,他们想的是控制世界,左右一切。

可以说,在一定情况下,这些人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病人是一样的。

当一个人成年后出现的“自恋性暴怒”,极有可能源自于小时候被父母宠坏了,在本应该立规矩的年纪任性妄为,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只要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暴怒,甚至蓄意伤人。

当小时候的全能自恋,发展为成人的自恋性暴怒,这样的人心理发展水平极低,他们基本活在一元世界中,只能感受到自己的意志,不能感受到别人和自己一样是平等而独立的存在,进而失去对别人意志的尊重。

像杀害医生的凶手,如果自己无法意识到自己的恶性,那么就需要社会,包括法律、舆论等方面给予其“觉知”。

而那些想要改变的自恋性暴怒的人,首先需要学会觉知,即认识到自己的性格是有缺陷的,这样才能真正改变。

虽然当意识到自己的自恋性暴怒性格,是有问题时,这势必会破坏心中的自恋幻觉,内心会出现恐慌和愤怒。但我们至少知道愤怒从哪里来,意识到自己恐慌的含义,就可以控制自己的脾气,少去控制别人。并且改变的关键,在于改变的欲望。只有真正想改变的人,改变的几率才会大。


· 04 ·
写在最后

距离杨文医生的离去,已经整整7天了。

民航总医院急诊科的悼念点已收到来自全国的数百束鲜花。几乎每一束鲜花上都有寄托哀思的留言,以表示对杨文医生的怀念和不舍。




如署名“流金岁月”的留言写道:沉痛悼念杨医生,永垂不朽。来世一生平安。



还有一张署名“牡丹医学院全体学生”的留言上写道:杨大夫您未走完路,我们替您走下去!

在民航总医院门诊楼外廊柱上,张贴着一位网友留言:含泪强烈谴责袭击恶魔,严惩杀人凶犯!杨医生一路走好。



愿血与泪的教训能够换得大家的共鸣——医学不是巫术,救死扶伤不是起死回生。

每一个人的生命都需要医生来守护,请尊重他们的付出!


尽人事,是医生不可推卸的职责;听天命,是病患及家属需要秉持的觉悟。

-End-



推荐课程

  • 国际NCDA认证双证班-青少年生涯规划导师

    国际NCDA认证双证班-青少年生涯规划导师

    职业生涯规划师

    了解详情
  • 【上海心理学会 】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

    【上海心理学会 】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

    家庭教育指导师

    了解详情
  • 【上海心理学会】心理健康指导师

    【上海心理学会】心理健康指导师

    心理管理师

    了解详情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