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文章> > 文章详情

2021/11/08
被老师叫到学校一顿训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想想都很刺激呢!

作为一名戏精,哦不,严谨的老母亲,我早已在心里把这场景彩排了八百遍。

毕竟我是坐拥一只曾经很像学渣、未来也不知道会不会渣、目前相当难以控制的老二的人啊!

所以读者转发的一段视频成功地引起了我的注意。

看完我总结出两点:

1、人生而平等,渣娃生而随机,心理学家也逃脱不了普通老父亲的命运;

2、一个人的气质里藏着他走过的路,读过的专业书和分析过的人,即使当了老父亲,心理学家挨完训的反应也是清新脱俗的。


#01



各位老父老母们,就让我们一起点开视频,享受一个疗程的脱俗体验吧!


视频中的贺岭峰是国内知名心理学家,现任上海政治学院心理系主任、教授、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考评员、多家心理培训机构培训员,著有多本心理学专著,娶有一妻,育有一女。

一天贺专家正埋头工作,突然接到女儿数学老师语气不善来势汹汹的电话,一刻不敢怠慢,请了假就直奔学校。

“一路上内心很忐忑”,那是一种连心理学家也无法控制的忐忑没错了。

到了学校,老师劈头就问:“你们家长是不是觉得生完孩子就没什么事了?教育的事全部推给我们学校的老师啊?”

贺老父亲诚惶诚恐,唯唯诺诺“不是不是,我们家长有责任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

老师一声冷笑,连发三问“孩子的作业是你签字吗?”、“签字的时候检查了吗?”、“检查了为什么同一道题错了四遍?”

最后白眼一翻,发出致命一击:“怎么做家长的啊?!”

贺老父亲被批得体无完肤,带着连心理学家也无法摆平的不爽灰溜溜地回家了。

回家后自尊心创伤后应激障碍发作,谁也不理,抱着饭碗埋头苦吃。

一旁感觉情况不妙的女儿弱弱地问:“老师把你叫去说了什么?”

这时候贺老父亲显示出了一位心理学家应有的专业素养,迅速整理了心情,编写了剧本,回答道:

“老师说你最近的考试,数学的卷面明显比以前整洁多了,通过这件事情看出你学数学的态度比以前端正了,希望你在以后做题的时候认真审题,多验算,这样成绩才能提高。”

事后他解释道:“数学老师为什么训我?因为她心情不好。

小学数学就那么点东西,没什么复杂的,所以她一直觉得自己是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直到遇见了我女儿。

那么简单的题教了四遍还不会,自尊心受到了强烈打击,到底是你的问题还是我的问题?

不知道她训完我之后是开心了还是更不开心了,总之我是不开心了。

如果我回来再把我女儿训一通,那我跟那个数学老师有什么区别?那只是宣泄我的情绪,和我的女儿没有什么关系。

最重要的是我女儿的那道数学题,跟我也没什么关系。

我才不去管那道数学题呢,数学老师都讲不明白,我心理学老师怎么能讲明白?

你想我的情绪为什么不好?因为我觉得自己还挺了不起的,如果我是一个农民工,好不容易把女儿送到这样的学校,没准我走的时候还挺开心的,老师有什么问题再来找我。。。


所以老师的情绪是她的问题,我的情绪是我的问题,这些都和我女儿没什么关系。

为什么我不训我女儿?因为我觉得,一个人有什么资格让人喊你爸爸妈妈,你总得帮人扛一点什么吧?老师把你训一下,你回过头来再把她训一下,你还是她亲(爹)妈吗?

这些就是做父母应该承受的东西。

你的问题由你自己来消化,不要把它转移到孩子身上。

就是一个情绪处理的问题,跟那道题没多少关系,不是说你发火把她骂一顿,那道题就会了。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我跟我女儿的关系,怎么会因为外人说几句坏话就被破坏呢?

我最重要的事情是保持和我女儿的关系,我绝不做老师在家庭中的代理人,也绝不做家庭教师。”

#02


短短四分钟,信息量巨大。

首先亮瞎我双眼的是老师的语气和台词,和本人三十年前的小学老师竟然一毛一样!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三十年都够河东河西耍一遍了啊朋友!

老师的说话水平保持得如此稳定,敢情这么多年我们的GDP都白增长了啊?

照说我们中国人是最擅长话术的,讲究旁敲侧击,点到为止,给人留情面,给己留余地。

可是好像全国最不会说话的人都集中在了教育界,没几个老师能好好对学生说话,也没几个老师能好好对家长说话,一开口就是阴阳怪气,讽刺挖苦。


奇了怪了,这到底是什么仇什么怨?

搁在三十年前,问题倒也不大,因为那时候的家长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教书先生有着无条件地敬重和信任,挨点训没准还受宠若惊,感觉得到了老师的重视。

如今这一届家长可不得了,学霸精英卧虎藏龙,搞不好某老师读书时就是曾经被某家长碾压得一塌糊涂的手下败将。

所以事情就尴尬了,把家长拎到学校一顿训,请问这位老师要凭怎样的资格和立场?

仅仅因为人家孩子在你手上,你是刀俎人是鱼肉?

贺心理学家的不爽是具有代表性的。

他自己也直言不讳,之所以有情绪问题是因为觉得自己还挺了不起的。

潜台词是他本人学识身份地位成就都远超一名小学数学老师,也就是碍于家长的身份,忍气吞声挨完了这顿训。

更深的潜台词是,你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小学数学老师,既没有本事把每个学生都教会,也没有足够的专业水平说服我,训家长只是为了发泄情绪,可悲又可恨。

这种不爽的情绪甚至令他把老师直接放在了对立面,视为蓄意破坏亲子关系的“说坏话的外人”。

我只想说,在我认识的家长中,这种傲娇的品种不乏少数。

谁还没读过名校了,谁还不是个精英了,谁的教育理论少学了,要不是老师手里握着生杀大权,谁稀得去学校挨那顿训了?!


#03



我同情挨训的家长,但也同情老师。

将心比心,我不相信老师牺牲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和家长说那么多话只是为了宣泄自己的情绪。

如果一个老师没有责任心,没有希望这个孩子进步的强烈的主观意愿,他根本连情绪都不必有好吗?

流水的学生铁打的饭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反正班里不缺学霸,不缺把他当做好老师的人。

老师原本应该是家长同一条战线上的战友,都是为了孩子好,可什么时候变成亲子关系同仇敌忾的对象了?

因为不好好说话。

居高临下的态度,劈头盖脸的斥责,分分钟就把对方的脸踩在了水泥地上使劲摩擦,对方心有不悦如何诚服?

更因为没有专业的姿态。

大动干戈把家长请到学校,整个谈话内容却毫无营养,既说不清孩子一道题反复做不对的原因,又给不了家长切实有用的建议,这让家长如何支持又如何配合?

也难怪贺心理学家会把这次谈话当作是,老师对自己无能的愤怒以及简单的情绪发泄了。

在我的印象里,德国人大概是全世界最耿直最不会说话的,但非常令人惊讶的是,似乎最会说话的人都集中在了教育领域。

我所接触过的德国老师,无一不是聊天高手,专业程度令人叹服。


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曾经因为抢玩具打人被投诉,老母亲惭愧得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老师是这样跟我谈话的:

“这是个很特别的孩子,相当有主见,一旦认定目标就会不屈不挠,努力抗争,永不放弃。

这就是她的个性,个性就像硬币的正反两面,会促进她获得成功,也会导致一些问题。

我们不必去改变她的个性,但需要帮她解决问题。

现在她争抢打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还不会很好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不懂得协商,也不知道如何处理自己的愤怒,我们应该教会她。”

谈话后不久,幼儿园就开展了“不用拳头说话”的主题活动,教孩子们如何分辨和准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如何以和平的方式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以及在和别人发生冲突时如何应对。

事后老师把活动的内容整理成一份“告家长信”,里面附有给家长的N条建议,以供家长参考配合。

一波教科书级的操作令人心服口服,五体投地。

这么多年和德国老师打交道的过程中,我总结出了他们的谈话“套路”:

开场白一定是赞美孩子,做好铺垫;然后坦陈问题,客观分析;最后给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自始至终就事论事,不掺杂个人情绪。

定居德国的华人家庭精英辈出,高学历家长比比皆是,但很少听说谁在和老师的谈话中结下梁子,质疑他们的专业,轻视他们的素质。

因为德国的老师们无一不是受过严格的培训,心理学是他们的必修课程。

他们的洞察能力、共情能力、沟通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和中国老师相比,高下立见。




#04



中国懂得心理学的老师不多,懂得心理学的家长就更少了。

身为心理学专家的贺老父亲和女儿的那番对话同样堪称教科书级别。

冷静克制,先以卷面整洁来肯定孩子的努力,再提出多审题、多验算的的建议。

先安抚再鼓励,不得不说,干得漂亮!

这是普通家长很难作出的机智反应。

这位实战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在被负面情绪缠绕的情况下仍然清醒地意识到,老师的情绪问题已经传递给自己,而自己的情绪问题不能再传递给孩子,如果这样做了,水平就和老师这只心理学菜鸟降到一个维度去了。

想要解决问题,先要解决情绪,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带着情绪的老师不仅得不到家长的支持,还会招来家长的怨怼。

带着情绪的家长不仅促进不了孩子的学习,还会直接伤害亲子关系。

而亲子关系,才是家庭教育的核心,是父母和孩子之间唯一的纽带。

把维护亲子关系放在第一位,是这位专家最充满智慧的观点,也是整个视频的精华。

最近刷屏的“母亲病危,失联20年北大博士后拒绝回家”事件,就是一个令人心惊和警醒的反面教材。

当事人一句“清官难断家务事”背后,是多少不可言说的痛和伤?

1636359826505792.jpg
▲失联北大博士后回应家人

如果亲子关系崩塌,我们不辞劳苦、不遗余力为孩子一手铺就的锦绣前程到底还有什么意义?

孩子的成就是无数个零,而亲子关系是前面那个一。

没有前面那个一,后面再多的零也是白搭。

就这一点看,贺老父亲不可谓不通透。

他那段为人父母必要时要为孩子“扛一扛”的表述也十分动人。

有人遮风挡雨、被人温柔守护的孩子有多幸福?也许你无法想象。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班上的男生经常会被老师请家长,老师前面训完家长,家长转身把孩子一顿胖揍几乎成了流水线操作,司空见惯。

我只见过一次例外。

那次大兄弟因为 没有送礼 调皮捣蛋,被某老师拎到办公室体罚,罚到兴头上老师还掐指一算, 咒骂 断言他将来不会有出息。

还嫌不过瘾,一定要请他妈谈话。

于是大兄弟的妈来了,气场一米八往办公室一站,指着老师的鼻子一字一句地说:“你!不!配!当!老!师!”

然后在吃瓜群众震惊的目光中,带着大兄弟扬长而去。

后来你们都知道了,大兄弟成了我兄弟,大兄弟的妈成了我婆婆。

我婆婆在我认识的人中情商排名Top3,我从未见过她与人正面冲突。

而大兄弟是我这辈子见过的,为数不多自带幸福感的人间尤物。

有一种不解之谜,叫做兄弟你为啥这么开心。




#05



重视关系、解决情绪,这位心理学家已经做得相当完美。

要说还有什么不足,我体内的经济学家决定出来走两步。

我们学经济的一向务实,不管绕多大的圈子最终都是奔着解决问题去的。

一个项目做砸了,KPI泡汤了,你跟我说“做人呢,最重要的是开心,一家人最重要的是整整齐齐”。

好的,我觉得你说得很对,我接受。

但我们开开心心整整齐齐是为了把下一个项目做好,完成下一个KPI。

只有最终的成功,才能让我们真正地开心,长久地整齐。

所以一道题四遍还做不对,咱还是解决一下吧。

一个孩子天天被老师数落,充满挫败感,能对亲子关系有利?

就像夫妻有一方怀才不遇闷闷不乐,夫妻关系能好到哪里去?

老师没办法教会所有的学生,未必是他的水平问题,可能是学生太多,实在无法面面俱到。

家长才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也是有足够时间帮孩子查缺补漏的人。



小学数学就那点东西,非要说自己教不了,难道当年考了个假的高考?

什么坚决不做老师在家庭里的代言人,坚决不做家庭教师,这种“总有刁民想害朕”的念头还是不要了吧,老师不懂事,咱也跟着不懂事?

要知道,帮助孩子获得成就感,也是促进亲子关系的重要手段啊!

为人父母,除了必要时为孩子“扛一扛”,也要在必要时托孩子一把。

心理学家负责解决情绪,经济学家负责解决问题,这才是最完美的组合。

这年头当父母需要双学位了,请努力吧!

作为父母的你
如果也面临诸多亲子冲突及沟通困扰
不妨通过习得积极的育儿理念
学会倾听与表达,改善亲子关系!


匠心计划,震撼推出!
扫码立即锁定名额↓↓↓


1636359936865582.jpg


*备注:春蕾计划所有课程有效期为:2年。

-End-



推荐课程

    热文推荐

    全国客服电话
    400-820-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