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关键词: 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空心病心理咨询师自我肯定

文章关键词: 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空心病心理咨询师自我肯定
一 封 信 /1996/ 11
这是二十五年前,我大学五年级还在医院实习时,收到我仰慕的北大导师的回信,这是我和北大结缘的开始,对我的恩师,一直心怀感恩。
但阴差阳错,这封在我23岁生日那天写的信,却莫名在外游荡了数月,等到我手中时,已经错过了考研报名。不过也正因为这个错过,使得我先成为一名精神科医师。
等我通过考研,真正跨进北大校门,是在二十一年前的2000年,世纪之交。
留 校/2009/09
十二年前我毕业留在了北大工作。
还记得当时心怀忐忑,不知能否留校成功,找朋友打听,学工部领导的反馈是已经有了一个非常优秀的人选,还以为有了竞争的劲敌,殊不知那位被认为非常优秀的,竟是我自己。
母校,以这样的一种姿态欢迎我成为一名北大老师。
十二年来,感恩未名。
心理咨询、危机干预、专业开课、硕士导师、心云开发、理论创新凡此种种可谓一帆风顺。
北大正是那个理想的国度,在这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广阔舞台,任我驰骋。真是没有比这里更好的工作岗位了。
决 定 /2021/04
2021年四月,当我通过了第四次聘期考核,即将开始第五个三年聘期的时候,我决定不再续聘,也就是说,从2021年7月31日之后,不继续在北大工作了。
风闻我的这个决定后,我的师长朋友们大多非常惊讶,承蒙厚爱,那么多关心和肯定我的人来询问和劝说我不要轻易做出如此重要的决定。
我,当然不舍。
万般不舍 /2021/07
我舍不得未名湖的野鸭,我舍不得学一的肘子肉,我舍不得一塔湖图的美景,我也舍不得未名湖畔的元培先生。
而更舍不得的,真正舍不得的,是择天下英才以教之的责任,是拼尽全力为那么美好而金光闪闪的学子在他们的至暗时刻点亮他们生命之光的使命。
5月27日,最后一次危机干预。
6月11日,最后一次给生命科学学院做讲座。
6月18日,在北大上的最后一节研究生课《精神障碍的本质》。
7月24日,在我工作了近十年的新太阳413办公室取走最后一批我的私人物品。
决定离开,万般不舍。
因为提出空心病的理论,更因为在日常咨询中不断地和青少年,大学生来访者们探讨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故而常常思考人生什么是可以舍的,什么是不能舍的。
能 舍 /2021/......
不 能 舍 /2021/......
得 /2021/......
徐凯文
社会学研究中,有个结论是:心理学的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文明发达程度。其实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与心理学打交道,成功人士都很擅长“扪心自问”、“察言观色”,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和预测。可以说,心理咨询行业正成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市场蓝海”。对于有意愿成为职业心理咨询师的人群而言,追随专业大咖老师的步伐,无疑是快速获得成长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