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关键词: 心理学亲子教育个人成长

文章关键词: 心理学亲子教育个人成长
知乎上发起过一个提问:学心理学有什么用?
负面情绪:很容易焦虑,压力很大,该如何是好?
性格塑造:性格太内向,我的优势在哪里?
职场关系:如何和领导、同事沟通,更容易让对方认同自己?
亲密关系:遇到喜欢的人,如何才能够让对方也喜欢我?
生活难题:总是拖延,觉得生活很没意思怎么办?
......
在人人都需要学点心理学的年代
德瑞姆大讲堂
特邀专业心理学老师
为大家带来高效的学习体验
· 主题一 ·
-“你作业写完了吗?怎么还在玩游戏?”
-“哎呀,你烦不烦呀,我一会儿再写!”
-“不许玩!现在就给我写作业!”
-“我受够了!我再也不想看见你!”
-“有能耐你就走!出了这个门就再也别回来!”
哐!
孩子摔门而出
……
作为父母的你,是否感觉和孩子难以沟通?
单单是做作业这一件事情
很多父母想必都有一堆苦水要倾诉
为什么TA做作业慢,总是粗心大意?
为什么TA效率低,不知进取?
为什么TA对学习有那么大的抵触情绪?
……
聪明的父母,从不强迫孩子学习
如何让孩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困惑的背后往往源自于“不了解”
其实,孩子呈现的每一个问题症状
都代表着内心隐藏的渴望与需求
读懂这些需求,也就读懂了孩子的心声
· 主题二 ·
有一个女性朋友,被自己的家庭关系困扰很久。她在公司是中层管理者,身边有不少追求者,却一直单身。她已经三十多岁,但妈妈坚持要照顾她。安排她的吃喝,查询她的去向,追问跟她聊微信的人……
她感到很困扰,多次吵着要自己的空间。母女俩一吵闹,妈妈就施展哭闹手段,厉声控诉:我只是想照顾女儿,我做错了什么?你是不是嫌弃我了?我把你拉扯到这么大容易吗?
这时候,女儿总是招架不住。直接拒绝吗?母亲的眼泪令人揪心;继续妥协吗?内在的冲突让她无比痛苦……她都快抑郁了。
后来她开始学习心理学,意识到:原来,妈妈是一个过度焦虑的控制者,她幼年处于一个无回应的生养环境,所以既渴望关系,又没有安全感。潜意识里,母亲有着深深的被抛弃恐惧,需要被满足。如果没有,就会转化成歇斯底里的控制欲。
想通了这一点,她从抱怨,变成深深地同情妈妈,但不再用内疚攻击自己,而是变得更有信心,温柔面对。渐渐地,母女建立了合适的边界:“我们有各自的空间,我爱妈妈,但我不愿继续过度苛责自己。”
怎样能让心理学真正为我所用?
心理学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