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关键词: 心理素质抗压能力自我调整心理压力心理暗示
2021/07/30

文章关键词: 心理素质抗压能力自我调整心理压力心理暗示
中国代表团,yyds!
在24日举行的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中国选手杨倩夺得冠军。这也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东京奥运会的首枚金牌。
赛后,杨倩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表示,夺得金牌非常激动、非常开心,但是也说道:“最后一枪时特别紧张,在尽力调整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回顾直播画面,可以看到,杨倩在最后一枪开始前,有一幕像是在发呆。当时央视的解说也说道:“这小姑娘,可能有她自己的调整方式。”
女子气步枪需在75分钟内完成40发的射击,赛程很长,考验的除了运动员的耐力和体力,还有对专注力的控制。所以,这项运动又称之为“射击马拉松”。
能够顶着巨大压力,平静地调整好身心的状态,实现绝地“反杀”,杨倩真的了不起!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想来研究一下,在重大体育赛事的关键时刻,运动员表现出来的,也就是常说的“心理素质”到底是什么?这些对“呼吸”“心率”和“专注力”的控制,在孩子的学习考试中,有没有参考价值呢?
· 01 ·
奥运会前世界排名81
预赛排名第6
决赛前五枪后排名第5
倒数第二枪才追至第2
最后一枪压力下绝杀夺金!
1环直径45.5mm(±0.1mm); 4环直径30.5mm(±0.1mm); 9环直径5.5mm(±0.1mm); 10环直径0.5mm(±0.1mm);
· 02 ·
“我要休息思考,后面还有一个半小时,还有三十几发子弹,要怎么让自己重新开始。”
· 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