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文章> > 文章详情

2021/07/22

“我们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相信很多人都听到过这句话,并表示深以为然。在育儿方面,很多家长有着同样的迷思——为什么看了这么多育儿书、听了那么多专家的课,可仍然教不好我的孩子?


下面的场景,是不是经常出现在你的生活中?


“妈妈我想看电视。”

“写完作业再看。”

“我想看电视。(写完作业后)”

“看什么看,明天还上不上学!”

“孩子懂啥?我这都是为他好。”

“现在不听我的,以后肯定吃苦。”

“顺着他的心意还不上天了,只有在我的指导下才不会走歪路。”

“一巴掌就能解决的问题,干嘛要那么费劲?”

......

你知道孩子哭的时候,赶紧抱起来;你知道孩子想吃零食,不想给的时候可以和孩子约定下次再吃......

你只知道在遇到这样的情况下,就拿出来用一用。你不知道这一切的背后其实隐藏的都是对孩子的爱和尊重。

你身边一定会有这样一个朋友,每天都在朋友圈转发教育类文章,《好妈妈是怎样炼成的》、《如何培养出自信优秀的孩子》······可就是这样一位妈妈,却时常会抱怨孩子多么调皮,自己多么焦虑,常常不知如何是好。


于是,每每当你束手无策的时候,就会问自己那个灵魂问题:

为什么学了那么多教育方法,却还是教不好孩子?



· 01 ·
塑造心中的完美宝宝


每个父母和长辈心目中都有个完美的模范宝宝:


  • 乖巧听话,指东向东指西向西,从不乱发脾气;
  • 做事干净利落不拖拉,从不需要大人催促;
  • 该吃的时候吃,扫光按营养金字塔精心准备的每顿饭菜;
  • 该睡的时候睡,每晚不哭不闹睡到自然醒;
  • 爱分享玩具,但别的小孩抢玩具打人时能够去制止;
  • 见人主动打招呼,但不与陌生人说话;
  • 专注力好,可以自主阅读一两个小时绘本;
  • 抵抗力高,百毒不侵,远离感冒发烧咳嗽;
  • 自律性强,只爱做作业,不爱玩游戏……

这个完美宝宝清单简直可以无穷无尽地列下去,但是真的有这样的孩子么?

迫于各种压力,父母们更加焦虑地去寻求更多的解决方法,每天不是在解决问题,就是在解决问题的路上,把自己搞得疲惫不堪。


· 02 ·
做好父母 知易行难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

“道理我都懂,可就是做不到啊!”
“我就问问有多少人能做到?”
“等你有了孩子,看还能不能说得这么轻松。”
······

许多家长懂得很多道理,但是不去做,只有一味的抱怨。

学了很多教育方法,可因为觉得麻烦,或者没有耐心,没有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方法,又怎么会有效果呢?

就像我们都知道熬夜对身体不好,但还是管不住熬夜的自己;健身的视频帖子转发了从来不练;想看的书买了就尘封在角落。就像很多人一样,买书=看了书。

知易行难,这是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可是那些优秀孩子背后的父母,正是在做这些知易行难的事情。

学习到陪孩子亲子阅读的重要性,有些家长可能一时兴起陪上一次,之后继续以“没耐心”“没时间”等理由就由着孩子自己长大。

然而那些优秀的父母,肯为孩子去努力的父母,则一直坚持着这项日程,不论多忙多累,克服困难也将它完成得很好。

教育孩子,也是父母的一场自我修行家长学了教育方法,还要多加思考,落实到行动上来。




· 03 ·
寻找最合适的教育方式

有些父母对于一些育儿经照本宣科,不加思考就应用到孩子身上。然而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个性和特质,因此所有的教育方法都是不可复制的。

比如你不能把“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运用到一个总是充满自信甚至有些骄傲的孩子身上。因材施教,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提出这个理论的大教育家孔子就很好的践行了这个原则。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


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

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

反观我们自己,对于所学的教育方法,不要急着盲目照搬,最关键的是你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平时生活中注重观察,多和孩子沟通,重视孩子的感受,了解他的喜好、个性、特长等,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家长应该是从听到看到的教育观点中得到启发,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灵活应用,懂得变通,慢慢摸索并调整才会有好的成果。




· 04 ·
切勿只知言传 不知身教

思想家卢梭说过,最无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总喜欢苦口婆心讲道理,其实这是效果最差的一个做法,讲多了还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好父母,话不多。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在教育孩子时,就是直接以自身做榜样。

他热爱读书,每晚7点后就是他的学习时间,这段时间谁都不许打扰,不论天气炎热还是寒冷,从不更改。

想给孩子好的教育,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要少讲道理,多用自身积极的行为去感染孩子往往事半功倍。




· 05 ·
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

如果把家长和孩子都比喻成树,家长就是大树,而孩子是小树。在家长高度控制下长大的孩子像不像在大树阴影笼罩下的一颗小树?有一句话说:“大树底下不长草”。在大树的阴影的笼罩下,连草都长不出来,一颗小树要如何成材?

如果我们去观察一下自然界就会发现,在大树与大树之间是有一定的间隙的。所以,你希望孩子将来能成材,就需要在和孩子的关系中间有一定的间隙,家长要学会给孩子有一定的自由空间。






· 06 ·
不断实践 终成习惯

如何将育儿理念形成一种生活中的习惯?

1、确定一个育儿理念是比较正确科学又有可行性的;

2、需要和家人对这个理念进行统一,以免在日后的育儿中出现观念分歧;

3、当在育儿出现问题时,需要不断给自己积极的暗示,相信自己可以把问题解决好;

4、付诸行动,一个理论的落地是需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不断实践出来的;

5、强化意识,要相信自己是可以坚持下去的人;

6、在实践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不断优化自己的方法,最终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并坚持下去,最终成为思维方式。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层思维方式,哪些对我们有用,哪些是我们认同的,思维方式都会帮我们筛选出来。所以说我们要想改变自己原有育儿方式,就要先从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开始,然后通过不断的练习将思维变成一种习惯。


心理学巨匠William Jamson有一段对习惯的经典注释——种下一个行为就会收获习惯,种下习惯收获性格,种下性格收获命运。习惯是一种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处事态度,是一二再,再而三重复的思想和行为形成的,人们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去启动自己的行为习惯,90%以上的行为正常生活当中表现出来就是习惯。


育儿也是同样的道理。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在生活中不断的实践、磨合,找出一套适合自己孩子和家庭的方式。相信那个时候,花自然会开。







*文章来源:知子花教育(ID:zhizihuajy),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End-



推荐课程

    热文推荐

    全国客服电话
    400-820-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