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文章> > 文章详情

2021/07/19

在近期火热的电视剧《隐秘的角落》《三十而已》中,我们对主角人物的分析往往脱不开“原生家庭”。例如谈起朱朝阳,我们总是会想到其父朱永平的再婚、其母周春红的神经质;谈起陈屿与钟晓芹“合租式”的婚姻状态时,总是会说到陈父的抛弃和陈母的偏袒。在更早的热播剧《安家》中,编剧更是直接把房似锦的原生家庭描绘为“吸血鬼”家庭,让人印象极为深刻。

这么分析的思路是有其道理,可以帮助我们迅速理解人物的心理逻辑,但也同时暗示并强化了一个潜在的错误观念一切都是父母的错。朱朝阳的黑化、陈屿的冷漠、房似锦的压力好像都可以在原生家庭中找到确定的答案。

可这答案是唯一的吗?对很多个体而言,原生家庭的确给很多人带来了伤痛,把苦难归因于父母也帮助我们增加了对生活的可控感,可是正如张心悦文章所表达的,“原生家庭”这个词在公众层面存在着相当大的误用,好像一提到这个词,我们就会联想到伤痛、祸害和愤恨。

这绝不是原生家庭的全部,相比一些家庭给人带来的伤害,在更多家庭中流动和传承的不是创伤,而是爱与温情。因此,大儒邀请咨询师、培训师、作家张心悦要为我们祛除盘旋于“原生家庭”上的幽暗魅影,因为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摆脱恨的牢笼,真正以爱和希望与过往和解。


1626684844512070.jpg




原生家庭,到中国变了味儿


原生家庭是一个西方社会学概念,广泛应用于以家庭治疗为代表的心理学领域。西方社会把儿女还未成婚,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叫做原生家庭。而新生家庭,是年轻人经由婚姻,进入一个夫妻双方组成的新家庭,这样的家庭不包括夫妻双方的父母。在西方文化里,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是一组界限分明概念,这体现了他们的生活方式。

在中国,这样的家庭划分却很难“泾渭分明”。传统的观念里,我们强调“大家庭”。现在仍然有很多三代同堂,甚至四代同堂的家庭。在都市化的进程中,虽然“小家庭”越来越多,但很多年轻的夫妇,迫于生活的压力,仍然需要父母亲前来同住,帮助照顾孩子、打理家务。

原生家庭这个词,是随着西方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而逐渐流行起来的。特别是有一本畅销书,叫《为何家会伤人》,更是把“原生家庭”这个概念植入了大众心理。这本书第一次公开勇敢的宣称,原声家庭会对我们有伤害、父母就是我们伤痛的“罪魁祸首”。之后网络上更是引发了“父母皆祸害”的热议。

慢慢地,影视剧里也开始通过原声家庭的题材,来寻求共鸣。从《欢乐颂》中半遮半掩的描述、到《都挺好》的直奔主题、到《安家》里彻底塑造的面目狰狞的母亲。桥段无外乎就是重男轻女的思想对女性的不公、吸血的家庭给事业发展带来的羁绊。这些话题都和女性意识的觉醒有关,“妈宝男”“丧偶式育儿”也成为在新家庭里被批判的顽疾。在自媒体的时代,这些话题不断发酵,从小众的热议到公众的传播,就这样火了起来。

但是,追本溯源来看,“原生家庭”在西方本是一个中性词,是对家庭状态的一个描述,但在中国却被“情感化”,甚至“妖魔化”了。稀里糊涂地被贴上了负性的标签。美国作家苏珊·福沃德博士出了一本新书,原版名称叫《Toxic Parents》,有毒的父母。这本书到了中国,摇身一变,书名就翻译成了原生家庭。

所以,原生家庭=有毒的父母?

这明显是一个简单的逻辑错误。原生家庭里有有毒的父母,也有伟大的父母,更多的是普通的父母。这个等号划得实在太草率。显然,在社会大众的无意识里,“原生家庭”这个词已经被负面标签化。一提起“原声家庭”,我们就心生“嫌弃”,甚至有点不寒而栗。父母也变成了内心意相中的猛兽。想要逃离的挣扎扑面而来。



1626684972382500.jpg

曾经的豆瓣“父母皆祸害”小组



“原生家庭”为何引发热议?


原生家庭就这样成了洪水猛兽。把责任归咎于一些“推波助澜”的人,有失偏颇,不如说,这是集体无意识的选择,发声者不过是个代言人罢了。“原生家庭”热潮更像是一次在压抑和焦虑中的群体共谋

原生家庭是焦虑的出口


中国人并不习惯公开讨论和评价父母。何况,家丑不可外扬是我们的文化。这样,的确会存在一部分压抑的情绪。当时代变迁,我们的家庭观、婚姻观、生育观,都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精神世界开始动荡不安。这些接踵而来的焦虑,连同积累的压抑,急待找到一个出口。原生家庭,以科学心理学的名义,理直气壮的登上了历史舞台,顺便就接了这个“锅”。我们就像青春期的小青年一样,开始把矛头指向了父母,释放无处安放的荷尔蒙。这场原生家庭的讨论,像极了100多年前,弗洛伊德高举“性”的旗帜,让西方资本主义在封建禁欲中获得了解放。

原声家庭是代际矛盾的出口


城市化的进程里,我们的家庭代际之间的矛盾,的确越发突出了。不想结婚的遇到了逼婚的,享受生活的遇到了想要省钱的。生活方式、观念的巨大差距,让同一屋檐下的两代人之间变得“形同陌路”、“冲突不断”。本来需要几代人消化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进化成果,在现代科技的催化下,硬生生的塞在两代人之间去强行分享。物质的进化上去了,精神的迭代显然还没跟上。把这个心理包袱丢给原生家庭,仿佛我们就得到了救赎。

原生家庭是心理创伤的出口


其实幸福的家庭,没怎么顾上这个讨论,发出声音的更多是压力重重、受伤的人。这些人,得到家庭的支持本来就比较少,甚至受到了家庭的伤害。他们失去了与情感源头的联结,正好可以经由对原生家庭的“声讨”,抱团取暖,也多少在这其中找到一些安慰。慢慢地,原生家庭给心理问题找到了一个万用的“归因法”——“这都是你的错”成了有效的抗焦虑药。于是,但凡有个“头疼脑热”的人们也开始纷纷前来服用。群体一旦形成,做生意的、沽名钓誉的自然也纷至沓来。在商业的助推下,这就成了一个势态。

所以,“原生家庭”只是个背锅侠


“原生家庭”这个词,承载了在中国社会当下诸多社会内容,包括价值观的冲突、情感关系的断裂、对父辈养育模式的反思、女性主义的兴起、对家庭关系新模式的出路的寻找,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无意义感的迷茫。于是,这个概念就变成了一个万用的抗焦虑药。



原生家庭问题是社会各方面撕裂的缩影与集中出口



为“原生家庭”正名


西方的治疗理念是否可以医治中国的心理问题。这是心理治疗领域在度过了学习西方心理学的狂热以后,冷静下来的反思。心理问题的本质与文化相关。农耕文化和海洋文化的背景下,人们有着不同的心灵家园。对“家庭”有不同的定义和情感需要。治疗中,我们看到原生家庭是把双刃剑。从外面“拿来的”,总还是要经由自己“消化掉”,才能真的有用。

问题一:要不要分离?

中国的文化讲究传承,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到“家谱”、“家规”、“家风”。到时下我们回归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与父母的关系上也集中体现着传承。孝经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是孝之终。我们是要在传承中继往开来,生命如河流般生生不息。这种血液在00后对“国货”和“汉服”的热衷里,我们依然可以清晰可见。

而在没有太多历史“包袱”的文化语境下,更强调“独立”和“分离”。这些概念,换了文化的土壤,简单迷信照搬,只拿让自己“痛快”的来学,却会危害深远。就如你坚持“散养”而忽视了“自律”,过早开发了“大脑”而忽视了孩子的品格教育,无数让人心痛的事实证明,这是误入歧途。

有多少人只强调“分离”,却假装没看到“独立”。还在啃老的年轻人,理直气壮的宣称:“我的地盘我做主”。需要老人给带孩子的年轻人,强行要求老人和自己的育儿理念一致。职场人渴望升职加薪,却忽略自己可以给企业带来的价值。

“独立”是“分离”的前提。独立是意味着责任和承担。绝大多数强调要分离的人,其实正是那些并没有做好独立准备的人。不仅是年轻人,也包括父母亲。有句话说,有些父母一辈子都在等一句“谢谢”,而孩子却一直在等那句“对不起”。等着这两句话的双方,都还在纠缠之中,并不懂得独立的意义。

中国的文化里,并非没有对“独立”和“分离”的解读。古人说的“君子”就是人格独立的人。“君子之交淡如水”,讲的就是一种界限感。“君子慎独”讲的就是独立之时的责任和自律。所以如果不能把过“红绿灯”这件小事独自做好,恐怕是不太好大谈如何分离。

中国人讲的“分合”,从来不是一分为二。而是分中有合,合中有分。那种“一刀切下去”的断裂感,会让人无所归属。原生家庭就是你的来处,如果你连来处都切断了,会在更深的地方加深焦虑和意义感的丧失。


问题二:要不要给父母打分?

原生家庭的概念,让我们开始审视自己过往的生活方式,给家庭的养育过程带来思考,这是一个积极的意义。然而,审视不是评判。不是给父母考试、打分。审视是为了给自己的未来如何行动提供感悟。评判则是想把责任归结在对方,让自己变得轻松。

对父母如何伤害了自己,自己受伤的原因不断探寻、反复讨论也是一种强化。最大的危害是会形成一种“我的问题都是你造成的”归因模式。这个归因模式会让你停留在受伤、抱怨、受害者的位置,无力去面对现实、为自己的未来承担责任。

在朋友圈里曾看到这样的话,非常有触动。大概的意思是说:“我们父母经历了那些年代,成长的过程伤痕累累,依旧坚持供我们读书。而当我们有了知识,回头又让他们按照我们的标准去度过晚年生活。我们是否可以不再让他们再遭罪了。”

有些养育之道,是几代人福报的累积。一个优雅、能共情、有力量的母亲,需要自己先能过上安稳无忧的生活。一个打零工度日的父母,能给你一日三餐,就是拼尽全力,如果还能让你读书,就是你的造化了。一个又上班,又自己带孩子的单亲母亲,如果因为压力会给你两巴掌,你真的没必要委屈到不行,也千万别拿着西方的诊断标准一条条的对照,看是不是属于暴力。衣食无忧的父母,雇保姆照料你日常起居,给你再多的零花钱也不过是举手之劳。这世间,哪里有什么统一的养育标准?我们又有什么资格给不同境遇的父母打分?

父母也是普通人,评判父母,并不会增加你的自我价值感,更不会让你的生活好起来。反而会降低自己的自尊,增加自己的养育焦虑。因为贬低父母,就是贬损自己。因为抱怨父母,就也会害怕未来儿女也对自己抱怨。你能做到100分吗?有人说,那就做60分的父母吧。这还是“打分”。我们有点习惯了用科学的知识指导生活,而忘记了生而为人的“常识”。

关系不是考试,爱没有分数。审视父母及养育过程,是为了更好的理解自己的内心发生了什么,更好的理解父母的遭遇和行为,整合自己对关系的爱恨交织。这是为了得到一些感悟从而让自己放下过去,更好的前行。


问题三:要不要表达恨意?

电影《春潮》里,描写了一对非常压抑的母女,彼此折磨又无法分离。母亲看到女儿,就想起这是毁掉我的一生的男人的血脉。女儿要亲手毁掉自己的生活,用过得不好报复母亲。因为她有一个逻辑:“我恨你,所有我要毁了我自己。”

有些家庭的确“有毒”。恨意是实在存在的,伤痛也是真实而影响深远的。如何有效的处理和表达“恨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课。然而,因为父母有错,用伤害自己的方式,去在想象中毁损父母,恰是做不到分离,深深纠缠的表现。因为你相信身体发肤,都属于父母,你在内心里和父母合为一体,这样才能够实现,你毁损了自己就是伤害了他们。攻击的背后,是对父母深深的眷恋。恨和爱,从未分离。

心理治疗,给这样的受伤的心灵,提供了一个治愈的机会。这是毋庸置疑的贡献。但相信对于更多的人来说,这种恨意,并没有这么严重。大多数家庭生活,都还是苦乐参半,我们与父母的关系,都难免爱恨交织。你处理“恨意”的方式就变成了你的生活方式。

不正视“恨意”,接受“恨意”,就会憋坏了自己。太过于敏感和强化“恨意”,也会让自己掉进“归因方式”的陷阱,形成情感上的阻挡。这会让你看不到家庭能够给予你的爱和资源的部分,失去和这些资源链接的可能性,从而错失发展的机会。

我们的这个生命,是经由父母而来。那里是你的人生开始的地方。爱恨本是同根而生,放恨一条生路,才能让爱涌出来。



恨停止步伐的时候,爱才能涌出来


原生家庭,是个中性词。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原生家庭。也都只有这一次无法再来的生命。原生家庭对我们来说,不仅是那个有父母的家,还意味着我们精神的家园,文化的归宿。你与原生家庭的关系,就是你与整个世界发生关系的缩影。在你对原生家庭关系的转化智慧里,藏着你未来人生的一切可能性。

与原生家庭的和解之道,其实就是我们与自己的心灵的和解之道。无论苦乐,终归都是自己的修行。





推荐课程

    热文推荐

    全国客服电话
    400-820-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