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文章> > 文章详情

2021/04/06


· 01 ·

“我都是为了你好呀”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是“有哪些家长控制欲过强的例子?”,在这个问题之下,许多人纷纷开始讲述自己或身边人的故事。

其中有位回答者的妈妈不论是在孩子小时候还是长大以后,都事无巨细的全方位控制孩子,小到穿衣吃饭,大到人际交往和找工作,只要有不符合她想法的事情,就会逼着孩子改变,甚至说出“你全身上下都是我的,你就要听我的”这样的话。

原本好好的亲子关系就在这样高压的控制之下一步步走向冷漠,最终孩子在研究生毕业后选择去了另一个城市生活,甚至在微信上也把母亲拉黑,不再联系

在网上,类似这样的故事似乎太多太多了,对亲子关系的探讨也随处可见,参与讨论的大多数是在说自己的父母如何控制自己,如何打着“为自己好”的名头来干预自己的人生。

还把这种类型的父母称之为“直升机父母”,意思是这些父母们就像直升机一般始终围绕在孩子身边,孩子在哪,他们就跟到哪,时时刻刻监控着孩子的一举一动。

你能说这样的父母们不爱孩子吗?好像也不是,他们会说“正是因为爱你,才会事事关心你”,但他们的行为又确确实实在伤害孩子



这样控制型的亲子关系可能带来几种后果:

一种是孩子始终坚持自己的想法,最终和父母越走越远

第二种是孩子虽然有自己的想法,但不敢违背父母,就在这样矛盾而纠结的过程中陷入痛苦;

另一种是孩子从小就按父母说的做,没有自己的想法,即使长大了,也是一遇到问题就去找爸妈解决,俗称妈宝

所以,家长们,如果你们的出发点真的是“为了孩子好”,真的是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生活,何不先听听孩子自己的心声呢?

可能在很多控制欲强的父母心中,孩子永远是孩子,不论他是婴儿,是初中生,还是已经大学毕业,在父母那里都还只是个孩子,所以只要是孩子,就应该听父母的。

他们始终用照顾婴儿的方式来照顾自己的孩子,却没有意识到,在一年又一年时间的流逝中,那个孩子,其实已经长大。


· 02 ·

学会分离不是坏事



在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中,我们好像始终避不开关于相遇与分离的话题。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是要充满与父母的分分合合。
心理学家马勒曾提出分离-个体化的理论。他认为分离-个体化的完成代表着一个人能发展独立的人格。
婴儿是否能完成分离-个体化,与环境因素,特别是家庭教养方式、亲子关系是有较大关联的。
但是,实际生活中,许多人直至成年其实也没彻底完成分离-个体化。




上幼儿园的时候,孩子哭着闹着不要离开,这是第一件让大多数人明显感觉到分离焦虑的事件。

到了上大学,很多人在这时开始选择了离开家乡,我们离父母就又远了一些。

再长大一点,如果选择了在外地工作,那么父母与我们的相聚和离别就又都显得更加困难。

基本每一个人在面对分离的时候都会不可避免的感到难过,虽然表现方式不同,有的人可能会大哭一场,有的人可能选择直接回避分离的场面。

但即使分离这件事再怎么令人难过,学会分离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分离所带来的难过大多是因为分离总让人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而事实上,分离和抛弃是有区别的。简单来说分离是指“有告而别”,而抛弃则是“不告而别”

被父母抛弃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但如果父母在分离时能有准备地与孩子告别,就能增加孩子的安全感,进而让孩子更有勇气独立面对自己的生活。

在情感上能接受分离的父母才能真正将人生的自主权交给孩子,能让孩子更加独立,让孩子成长为自信、自强的人。这要求父母自身要明白与孩子分离的重要性。




那如何和孩子分离呢?以下提供几个小技巧:
1.不要给孩子带去情绪
有些家长会因为孩子的不安,哭闹黏人,而自身陷入焦虑。孩子的哭闹一方面让父母舍不得离开,同时也会影响自己去做别的事,这让家长们陷入两难的状态。这时要注意别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到孩子,要想让孩子正确地看待分离,父母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是很重要的。

2.温柔而坚定地离开

在面对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时,很容易出现双方纠缠,无法分开的情况。这时父母们自己要先下定决心,不要在分开和留下两种选择中来来回回。你可以用温柔的语气告诉孩子你要走了,然后就别再拖延,那只会让情况变得更复杂。

3.有仪式感地分离

在分离的时候建立一些有仪式感的动作或话语,可以让孩子更好地面对分离这件事,比如一个拥抱,或是做一个再次见面的约定,都能让孩子感到安心,不过这个仪式要尽量简单一些。


4.接纳孩子的情绪

让孩子知道他因为分离感到难过是很正常的,同时家长也可以将自己的感受告诉孩子:“我知道我的离开会让你很伤心,我也感到很不舍,但我们都有我们必须要去做的事情,但是我们晚上就可以再见到了,对吗?”




· 03 ·

独立的孩子和独立的父母


温尼科特曾提出“独处的能力是情绪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这种独处的能力不是突然形成的,而是和人在小时候是否与父母完成分离-个体化有很大关系。拥有独处的能力是让孩子在长大以后,在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也能独自工作学习的基础。

而没有独处能力的父母,对孩子也会有很大影响。



如果父母没有独处能力的话,就会自然地想要找一个人陪,这个时候,孩子就会成为理所当然陪伴父母的那个人。

所以,没有独处能力的父母就会非常关注子女生活的方方面面,会倾向于全方面介入孩子的生活,这就是控制型的父母。

偷看孩子的日记、进房间不敲门等,都是控制型父母的表现。

这样的父母与孩子关系的边界不清,使得孩子被迫与父母连接过于紧密,也就无法发展自己独处的能力。

如果这样一个控制型的父母正好碰上了青春期的孩子,更是不可避免地会爆发家庭矛盾。父母越控制,孩子就越不听话,孩子越抗拒,父母就越想掌控孩子的生活,逐渐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在《小欢喜》中,英子的妈妈宋倩就是一个典型的控制型家长,她将所有的爱都放在女儿身上,生怕女儿受到伤害,于是什么都要英子按她的想法来做,仿佛英子一旦偏离自己规划的路线,就会踏入错误的深渊。

而英子呢,在母亲的这种高压关怀下,不敢表露自己的不开心,不敢大胆的玩自己喜欢的乐高,也不能随意选择自己心仪的大学。她活的非常压抑,既知道妈妈是为了自己好,但又有和妈妈不同的想法。如果按妈妈说的做,那就是在违背自己的意愿,这是不开心的,如果不听妈妈的话,那就是伤了妈妈的心,她自己也感到愧疚,同样是不开心。

就在这样的两难之下,长期的心理压抑的英子换上了抑郁症,不顾一切地离家出走,为的就是逃离母亲的掌控,去遥远的地方获得松一口气的机会。



我们的父母常常担心我们吃的好不好,工作好不好,会不会处人际关系,这都是正常的,但这种关心也需要保持一个“度”。
很多家长会觉得自己的孩子什么都不会做,就是需要自己的帮忙,但认真想想,也许比起孩子来说,更难放手的其实是父母
英国心理学家克莱尔说“父母真正的成功,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因此,不要让你的爱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束缚。
想要孩子学会独立,父母首先自己要学会独立。


你的孩子是否常常拒绝你的关心?


你愿意“放手”吗?

有哪些经验

请在评论区与大家分享吧





-End-




推荐课程

    热文推荐

    全国客服电话
    400-820-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