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文章> > 文章详情

2021/02/09
接受分离,就是当他需要自由时,不要用金丝笼把他牢牢套住。

这原是一个感动全美国的真实故事:母亲迪迪对集百病于一身的“重症”女儿吉普西不离不弃,几十年如一日照顾。

可直到有天,人们发现,母亲迪迪竟惨死家中!而凶手竟然是女儿和她的男友!

一位身患数病的女儿为何要杀害自己的唯一监护人母亲?

随着案件深入调查,人们发现了背后惊悚的真相。


吉普西从出生3个月起,母亲就告诉她,她天生患有多种疾病:如肌肉营养不良、大脑发育迟缓、哮喘、糖分过敏等。

女儿不小心从床上摔倒,本没大碍,但母亲却从此让女儿开始了轮椅生涯;

女儿偷吃奶油,妈妈觉得糖分会要了孩子的命,于是竟直接把她牙齿全部拔光;


到了青春期,女儿结识了男友,母亲气到不行,抢走手机,把她绑在床上,恐吓她不准与男友联系。

就连每次跟别人聊天,母亲都会紧握女儿的手,提醒她该说哪些不该说哪些。

妈妈常常对女儿说,“我生来就是为做你妈妈。”言下之意,就是要女儿听从自己。


在母亲的控制下,吉普西也认为自己有病,只能靠着药物跟轮椅度日,生活没半点自由。

可直到有天,吉普西意外发现自己身上的病,全是母亲一手捏造,仅仅是“以爱为名”想把将她囚禁在身边的控制。

于是,愤怒之下,悲剧也因此而起……

记得李雪曾说:“一个身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风,孩子实际上已经精神死亡。”

可想而知,在全方位控制下,当“毫无出路”的孩子想做回自己时,最终只能反噬自己的父母。


而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比比皆是:小到穿衣吃饭旅行、大到人际交往、择校、工作,很多父母都会管,生怕孩子在哪个地方出错就会导致“万劫不复”。

我十分理解这种想把孩子蔽在自己羽翼下保护、督促孩子上进的良苦用心。

但父母没想到的是,当子女被我们360°管控时,他们的人生会有多痛苦?这样的孩子成年之后,又会变得如何?

· 01 ·
被控制的孩子,究竟有多苦?

《我家那小子》中,朱雨辰妈妈就是极度控制孩子的生活的代表:

每天四点起来为儿子熬梨水,十年如一日地坚持;

朱雨辰发的每条微博朱妈妈都会看,还要仔仔细细的抄下来;

不管朱雨辰去哪,拍戏还是演出,朱妈妈都要跟着;

儿子的每一段感情她都知道,也都会干预,甚至要求媳妇也能像自己一样照顾儿子;


甚至被网友扒出,早在朱雨辰在中戏念书时,朱妈妈就要亲自给他铺床;

而且因为怕打扰到朱雨辰睡觉,还挨个问同学:“你睡觉打呼吗?”


这种全方位的控制压得朱雨辰喘不过来气,甚至屡次在节目上爆哭;

如今朱雨辰已经四十多岁了,却早已被活生生给养成了“妈宝男”;

而他本人更是因为这样一个控制欲极强的母亲,身边的女性都不愿意接近他。


朱妈妈的控制看得让人窒息,更可怕的是,这样没有界限的爱,终将成为孩子一生的噩梦,让孩子内心备受煎熬!

回想一下,现实生活中,有多少父母同样打着“爱的名义”控制孩子的人生呢?

随便在知乎上一搜,就能看到父母对子女的各种逼迫,每一条都看得让人压抑:

@甜辣酱:不许在大学谈恋爱,不许去外地工作,毕业后却要立马找到对象,回到父母身边;我妈甚至还会炫耀在她的干涉下,让我放弃了北京高薪职位,回到乡镇做了稳定的职业……

@江南今何在:活生生地被逼出逆反心理

@呱呱子:小时候想着可能长大就好了,长大后觉得只有死了才好吧;



或许在这些父母眼里:孩子既然是自己的,那为什么不能管?孩子的人生理想、所有喜好,这些都可以管……

可他们却没想到,这些强加在孩子身上的意志,几乎每一项都严重影响着子女的心理健康

一个事事被全方位操控,不容有一丝自己想法的孩子,有的话就是不孝顺,这样的孩子,幸福感从哪里而来呢?

可以说,父控制欲太强,是孩子童年噩梦,更是一个孩子一生的灾难!


· 02 ·
被控制的孩子,后来都怎样了?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这个新闻:河南省23岁杨锁,四肢健全,却在家中被活活饿死。

有很多人说,杨锁是懒死的。但我想说:其实,他更是被父母“害死”的!

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是家里唯一的独子,他从小就被父母牢牢地控制在掌心:

孩子调皮,走路磕着碰着,于是父母不让孩子下地走路,只能用担子挑;

孩子不按时吃饭,父母急得不行,命令孩子从此之后只能“被喂饭”;

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渗透到孩子衣食住行的每一个小小细节……

而直到父母患病去世,人们才骤然发现,18岁的他,早已在父母的控制下,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

最终,四肢健全但却没有生活能力的杨锁,活生生地在家中饿死……


这个真实的故事看得令人唏嘘!

但实际上,这种“密不透风的控制”,其实成千上万的家庭都在用!

他们追着孩子喂饭,认为孩子吃饭不自觉,会饿肚子;

他们督促孩子加衣,孩子觉得热,他们也认为是孩子不知冷暖;

他们催促孩子刷牙洗脸,担心没有催促,孩子定会迟到;

久而久之,在父母控制欲所及之处,孩子的生活能力都逐一被削弱……

到头来,父母却还在抱怨,“把孩子管成这样,一定是管得还不够,管得太松”,多么可悲!


事实上,是因为控制教育,让孩子习惯有人替他操心,因此他便放弃思考。最后,孩子也变成了“空心孩子”。

英国伦敦大学做过一项研究:

儿童时期被父母过多限制行为、干涉隐私的人,会造成终生的伤害

长大后独立性差,依赖性强,无论在哪个阶段,幸福指数都更低。

也就是说,父母控制欲其实是最坏的家庭教育,控制越强,孩子越不幸福。

而习惯被父母管控的孩子,无法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遇到重大抉择没有办法做出决定,甚至让他们成了家庭的傀儡和摆设,丧失自我人格发展!



· 03 ·

说到这,父母一定好奇如何避免这种过度控制?

1、父母先自问,“这究竟是谁的事?”;

当你想管控孩子时,请先自问一句:“这到底是谁的事?”

你就会发现,原来吃饭、穿衣、写作业这些,统统都是孩子自己的事!

既然是孩子的事,那为什么我们要替孩子操心呢?这些本就应由孩子自己完成。


我们不是孩子的保姆,只需站在孩子身后,在他遇到困惑需要帮助时,与他分享我们的体验,而不是简单地告诉孩子“怎么做”。

把示范代替说教,用鼓励代替惩罚,允许孩子在摸索的过程中犯错,或许这对孩子来说也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成长机会。

正所谓,少一个答案,孩子的人生便多一种可能!

2、爱他,就如他所愿;

27岁博士毕业的张霁,入选华为“天才少年”并拿到年薪201万,受到全网瞩目。

可他却说,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和小时候父母对他的影响息息相关。


父母从小就特别尊重他的选择,从不会替他做任何决定,而是鼓励引导他。

比如张霁要买100块的东西,父母不会一下子让他轻易得到,而是会出95元,另外5元让他自己去赚。

正是父母这样的尊重和放手,让他成为了独立有主见的人,最终脱颖而出!

可想而知,性格和思想的独立,才是一个孩子行走世间,最大的实力!

回到一开始,记者曾在吉普西狱中问她:“妈妈死了,你开心吗?”
她说:“并不,但她‘死’了,我才能‘活’。对于一个生病的孩子来说,她是一个完美的妈妈,但问题的是,我没有生病。”

我想,吉普西的话,对所有父母来说都是一种警戒。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个体,他们需要爱,更需要理解和尊重。

作为父母,我们要学会适时放手,把人生的控制权和决定权,交到孩子手里,让孩子学会走自己的路。

最理想的家庭关系,应该是“我爱你的,但你更是你自己!”

点个“在看”,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充满爱的家庭中,自由飞翔!

-END-




推荐课程

    热文推荐

    全国客服电话
    400-820-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