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的父母,你们或许会遇到过这样的情景。早上急急忙忙起床洗漱,头发没梳,妆也没化,看着表上的时间,估计打卡要迟到了,偏巧这个时候,放假在家的娃,想要人陪的娃,来了灵魂一问:
“妈妈(爸爸),你为什么要去上班?在家陪我好不...”
“因为妈妈要学习新的知识、结交新的朋友、不被社会淘汰呀,就像你是学生,就要好好学习,要和朋友好好相处一样。”
诚然,对于很多父母来说,拿起工作无法陪你,放下工作无法养你;但是,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父母的回答,却会如金科玉律般,影响孩子对于职业、乃至人生最初的看法。当孩子问“你为什么要上班”这个问题,体现的正是孩子对外界的思考,这个时候,父母的回答非常重要。也许,刚开始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多父母会觉得好笑。甚至,有些父母在听到这个问题后,会觉得孩子是在无理取闹,进而开始吼孩子:“我不上班,钱从哪里来,你的零食玩具从天上掉下来啊!”“我不上班,你吃什么?喝什么?你读的书、穿的衣服、住的房子、玩的玩具,都是花钱买的!我不上班,哪来的钱养你?”
不可否认,所有的父母,都想孩子能够理解自己,能懂得赚钱不易、生活不易,出发点是好的。孩子会直观地认为:“上班就是为了赚钱!赚钱就是为了吃喝!”甚至,在情感上受到震动的孩子,还会觉得爸妈之所以要上班,都是自己拖累的;
妈妈劝她说:“妈妈要去赚钱,不然哪来的钱给你买糖?”女孩听到后,哭得更厉害了,她把手里的糖扔了,哭着说:“我以后再也不吃糖了”。“爸妈喜欢工作,工作能学到新奇的知识,给其他人带来快乐。
这样的回答,虽然不能满足孩子陪伴的愿望,但会给孩子极大的安全感。既然工作这么快乐,孩子也会对未来的职业、对生活充满期待,并尽全力做好自己的事情。“我从不跟你说我上班是为了赚钱,因为我害怕你会觉得钱比你重要。”面对孩子的问题,父母的不同回答,足以决定孩子不同的思维高度。为什么你可以跟陌生人讲那么多话,却不能跟我说说话?”“有一次我给你打电话,你电话忙音,等我终于打通时,你用很冷漠的语气问我什么事?你是不是没那么爱我了,如果是,你能不能再爱我一次...”
其实,父母起早贪黑,都是为了家庭能够过得更好,为了孩子能有更好的教育条件。然而,有时候,父母的这种付出,却并不一定可以得到孩子的谅解。因为,孩子看到的是:“父母眼里只有工作,根本就不爱我。”对于孩子渴求陪伴的眼神,父母需要做的,不是置之不理,更不是冷眼相对,而是应该温柔地对孩子说:“妈妈虽然工作很忙,但你永远都是妈妈最爱的宝贝。”网上有一个视频: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工作辛苦,会造成什么影响?孩子的父母经常在女儿面前,抱怨工作累,新来的领导是个变态,整天让他们加班,一想到加班,每天有这么多事情就头疼。“妈妈我今天可不可以不去上学,一想到我们要上那么多课,我就头疼。而且我们数学老师,特别喜欢布置作业,一想到这些我就想哭,要是可以不上学就好了,真是太讨厌上学了。”
对女儿大吼道:“你小小年纪就不想上学,还想逃课,我看你是欠打。”接着女儿问妈妈为什么:“就允许爸爸妈妈讨厌上班,不允许我讨厌上学吗?”工作中难免会受累,甚至是受气,把工作压力传递给孩子,只会在孩子幼小的心里,种下一颗毒瘤。让孩子对工作产生恐惧感,会让孩子觉得,工作仿佛就是洪水猛兽,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一个冬日的早晨,天刚蒙蒙亮,一位妈妈准备出门上班;“你是不是每天去上幼儿园,都要走过一条长长的马路?如果马路上很脏,全部都是垃圾,你会开心吗?”孩子说:“不开心,妈妈说过,爱卫生的孩子才是好孩子。”这样啊,就能让小朋友们,每天走过那条马路时,都能开开心心的。”孩子听了,非常开心,他用温柔的声音对妈妈竖起了大拇指:有时候,父母对待工作的态度,就是父母面对生活的态度。格局狭隘的人,总是沉迷于自己的现状,自怨自艾,抱怨社会的不公;相反,认知广阔的人,即使身处平凡而普通的岗位,也能做出超乎常人理解的成就,得到自己想要的快乐。父母对待工作的认知,决定了孩子看待事物的眼界和格局。“要让孩子在父母努力工作的环境下长大,知道越努力地工作,就会得到更好的成绩,获得更大的幸运。”
父母说的任何一句话,都会在孩子成长的旅程中,留下它独有的印记。所以,当孩子问“妈妈,你为什么要上班时”,请弯下腰,俯下身,耐心地对孩子说。你的回答,你对待工作的态度,会决定孩子未来对待职业、生活的态度和格局。哪怕苦点累点,也要给孩子营造一个美好的童话,让孩子,用爱与期待,去拥抱未来的世界。
推荐课程
国际NCDA认证双证班-青少年生涯规划导师
职业生涯规划师
¥5280
了解详情
【上海心理学会 】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
家庭教育指导师
¥2999
了解详情
【上海心理学会】心理健康指导师
心理管理师
¥999
了解详情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