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文章> > 文章详情

2020/09/22
前几天,刚分手的表弟约我出去喝酒。



几杯闷酒下肚后,这个郁郁寡欢的小男生话渐渐多了起来。





· 01 ·
“沙滩照”引发的悲剧

谈及自己这次失恋的原因,“导火索”原本是件小事。

几个月前,表弟在女友弃用的QQ空间里,发现了她和前男友的亲密合影,而且还是“大尺度”的海滩照!几番追问下,女友承认和前男友有过几次“性行为”,但每次都有做安全措施,私生活并没有很混乱。

可即便如此,表弟的心中依旧多了个“结”。



“要不是看过那些照片,她在我心中就一直是干净无暇的!可一想到她这么开放的一面,还是和其他男人,我就不爽!”表弟气愤不已。更表示,“我就是‘非处不娶’,这过分吗?”

我朝他笑笑说,“不过分,只要双方说清楚。”

“那我就不明白了!我后来发了条微信朋友圈感慨一下这个事,结果评论区有好几个女,说我什么‘处女情结’、‘直男癌’,有这么‘贴标签’的嘛!我把她们通通拉黑!”表弟气得眉头紧锁。

我安静地听完他的发泄。老实说,多数情况下都是女性站在自身的立场上指责男性,却很少听到男性为自己的立场辩护。这让我一时有点词穷。

碰面结束后,我一直反复思考这件事。核心点无非围绕四个字——“处女情结”这也是一个近些年屡屡引发热议的话题。

去年轰动一时的“包丽案”,一个全国名校的花样少女,因为男友的恶意诱导和洗脑,深陷“不是处女”的痛苦之中,不断否定自己,直到走向毁灭。


人们愤怒于始作俑者的无耻和冷血,也在网络阵地上掀起“声讨‘处女情结’”的热潮,但很多人在发泄之余,其实并不清楚,“处女情结”是如何形成的呢?“处女情结”到底算不算一种心理缺陷?从道德角度批判有“处女情结”的人,是否有失客观?

今天,我们不妨试着讨论这个话题。




· 02 ·
曾经“处女”并不受欢迎

简而言之,处女情结:泛指男性希望自己的女性伴侣的第一次性生活和自己完成。它最初起源于父系社会中男人对女人的“独占权”,之后逐渐发展为“贞节崇拜”。

然而值得玩味的是,具人类学家考察,曾经的原始人并不像现在的人们这般重视和喜爱处女。他们在某一阶段对处女有着深深的恐惧,是厌恶的。在结婚以前,他们会举行弄破处女膜的婚前仪式

恩斯特·克劳利的《神秘玫瑰:原始婚姻与有关婚姻的原始思想研究》一书对此仪式有所描述:

一百九十一页:在波特兰和格莱尼格部落,通常由年老的妇女给新娘做这个手术,有时甚至请白人奸污其少女,以完成这个使命。
三百零七页:有时在婴儿期就弄破处女膜,但大多在青春期。
三百四十九页:在赤道非洲的玛赛地区,女孩子在婚前必须经过一次手术。在萨克斯族,贝勒斯族、西里伯斯岛的阿福尔斯部落,女孩的处女膜往往由其父亲在婚前弄破。
在菲律宾群岛,甚至有一批人专门以弄破少女的处女膜为职。
……

处女禁忌的原因也许是因为流血带来的恐惧,把第一次交合的流血看作某种精灵鬼怪的嘶咬所致。于是第一次便成了特殊的危险。



那么,什么时候“处女”变得奇货可居了呢?

当人类进入农业社会后,财产化婚姻的制度出现——父母把女儿当做待价而沽的物品,丈夫把妻子作为一种财产来占有的重要标志。

“处女身份”成为可交换的优质资源,真正意义上的“处女情结”也随之产生。

· 03 ·
“处女情结”究竟是不是“心理问题”?

很多被极端化的“处女情结”所困扰的男性,往往活得非常纠结。他们一方面渴望追求心仪的女生,一方面又过分在意女生是不是“处”,如果对方不是处女,他们就会感到十分痛苦。

他们可能自身也不清楚这种矛盾的由来,或许还要小心遮掩自己内心的真实诉求,担心被贴上“直男癌”的标签;甚至还会有人会因此陷入自我怀疑中,每当面临婚恋问题,免不了一遍又一遍反思自己是不是得了某种心理疾病?


其实,一切恐惧来源于未知。如果能理清这一想法背后的心理学的逻辑,或许有助于个人改变原有的态度和信念。

(1)进化心理学认为,生物要繁衍,遗传自己的基因。

在自然界中,雄性倾向通过与多配偶交配的方式来尽可能地让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但基因又是自私的,自然界中的雄性都不太喜欢自己的后代受到其他同性基因的影响.

这种基因的自私心理被保留至今,且在社会文化的不断强化下,成为了男性的一种潜意识择偶偏好。当这种偏好程度十分深刻甚至成为了男性的主要择偶条件时,就成为了“处女情结”。


(2)由进化心理带来的父亲身份不确定性。



一般来说, 母亲因为直接分娩出后代, 因此可以地确信她们自己对后代的基因做出的贡献, 她的后代将包括她的基因。但是, 作为父亲的男性却从来不能 “确信 ” 自己的父亲身份。因此,常常会有男性对自己的后代产生怀疑的态度。

父亲身份不确定性问题对男性感情有巨大的影响, 包括男性的性嫉妒。

在亲子鉴定还未普及的年代,男性如果错把资源投入到其他男性的后代身上, 将是个极大的损失。这显然是广大男性群体们都不愿发生和面对的事情。

基于以上两点,男人们在千万年繁衍中所留存下来,根植于基因里的不安全感和占有欲,让他们对“处女”怀有偏好。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男性都会把“处女”看得至高无上


腾讯网曾做过一次小规模的调研问卷,以500位男性为样本,主题是“男人会嫌弃妻子不是处女吗?”

结果出人意料,在这份问卷中,选择“不介意”的人数高达近72%,还有约20%左右的男性选择“视情况而定”。

如果排除人群的特定性因素,这一结果还是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代男性的主流择偶观念——虽然他们会期望,拥有一个像白纸一样的女孩。但不一定要求每一个女朋友都是处女,他们最爱、最想娶回家的那个女人也不一定非得是处女。

毕竟,理智地去看,相较于未来几十年的相处与相守,那薄薄的一层生理组织,实在算不得什么大事。

所以,总结一下,普通的“处女情结”是特定文化下的一种心理现象/概念,是一种偏好,不算心理疾病,当然也不值得自豪。只有那些少数过分在意,以至于影响到正常生活的人群,才需要去看心理咨询师

· 04 ·
对“处女情结”的批判,很多人都找错了方向

电视剧《欢乐颂》里,就有关于“处女情结”的剧情:千夫所指的应勤,抛弃女友邱莹莹的原因——她不是处。


“她自己没能坚守住”、“它就是污点啊”、“一个不自爱的人,你让我怎么相信她能爱别人?”——这是剧中人物的独白,相信也很能代表一部分人群的观点。

很多观众站在女生的角度疯狂diss应勤,说他有“重度处女癌”,其实关注点跑偏了。

如果一个男性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坦坦荡荡地承认自己有“处女情结”,我认为并不是可耻的事情,也没必要口诛笔伐,人们愤怒的是应勤字里行间透露的侮辱与贬低。

这容易让人联想到那些恶意满满的荡妇羞辱:


“你不是处女,太不自爱了。”
“你去酒吧,私生活混乱。”
“你胸那么大,男朋友没少交吧?”
“裙子那么短,可真够骚的啊。”
“不穿内衣,是不是脑子有病?”
“在机场穿吊带,还不就想给别人看吗?”
“正经女孩谁请私教啊?”
... ...


这种充满人身攻击的言论才是套在女性脖子上的枷锁,甚至是绞索。

当男人把“是不是处女”看作他们将一个女生“一票否决”的理由,也就意味着这个女生在他们的生命中,只有宣泄性欲,实现占有欲和征服欲,满足安全感的作用。

他们的眼里,女性更接近于一种可占有的资源,而非平等独立的个体,他们不尊重女生人格的时候,女生也不会尊重和认同他们。

在这个多元而开放的社会,女性早已不再是男性的附庸,没有谁必须“守身如玉”,而婚前性行为,也不该被一概而论视为“污点”;何况,一个处于热恋中的女子,在爱情的驱动下,自愿将宝贵的第一次献给心爱的那个“他”,不美好吗?

反过来说,很多当代国际女性主义者坚决反对处女膜崇拜,认为它是为了贬低和否定全体女性的全部社会价值和所有人生理想,才把女性的人格依附于那一小片生理构造。

——似乎也有些绝对化。

我认为,一个男性仅仅是想和处女结婚,或者一位女性仅仅是想保留自己的童贞直到结婚,都是个人选择,无关其他,并不是一种在法律意义上的必须为或者不可为。

尊重,建立在相互包容的基础之上,男性应该尊重女性性行为的自由,同样的,女性也应该尊重部分男性,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对“处女”的偏好

我建议那些不愿选择、接受有过性行为的女性为伴侣的男性们,面对恋爱或结婚时,最好在两人确立关系之前就说自己的底线,合适就好好相处,不合适就避免牵连。

如果因为喜欢处女,去奚落那些不是处女的女性,甚至高举“贞洁大旗”,对自己的行为毫无节制,对他人严格要求,这就显得猥琐不堪了。

· 05 ·
后记

昨晚,我在朋友圈看到表弟发了一张“处女座”的星座图,还配了一小段文字,意思大概是:听从内心的呼唤,坚定自己的信念云云。

看来还是在意之前被“贴标签”的事。

我想了一下,在评论区打下一句话:千挑万选的“处女妻子”,如果婚后“红杏出墙”怎么办?

我是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的,所以想听听他的见解,或许有新的收获呢!

然而等了半天,表弟一直没回复。

第二天,我不甘心,又去他的朋友圈翻看,没想到已经被设成了“不可见”。



但愿我没有躺进他的“黑名单”中!

-End-



推荐课程

    热文推荐

    全国客服电话
    400-820-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