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关键词: 来访者心理作用自卑安全感.自我意识心理咨询

文章关键词: 来访者心理作用自卑安全感.自我意识心理咨询
生活中,你是否因为着装,遭受过来自他人的评论?
“这裙摆太长了,不显高...”
“别穿这身松松垮垮的衣服,人看上去没精神。”
“你总是一身灰色,偶尔试试新款嘛!”
“JK裙配大头鞋,看上去元气满满!但不适合去上班...”
虽然“着装自由”无关他人,但客观来说,他们的说法并不全是错的。
作家郭沫若曾经说过:“衣服是文化的象征,衣服是思想的形象。”
穿衣打扮不但关乎人的外在形象,而且还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心理。
小案例
我们咨询室曾接待过一位来访者,因为毕业后工作不顺,整个人压抑而焦虑。
我注意到她每次前来咨询,必是一身黑色或灰色。
一个人穿什么样的服饰,往往是由人的心理作用和审美观念决定的。
就像一个放松的人更多会选择休闲装;优雅的人更多青睐于套装;叛逆的人则钟爱“奇装异服”...
假如我们了解点“服饰心理学”,那么,通过他人的衣着我们就能够得出一些最基本的框架来。
看过《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人,一定对影片里20年代贵妇们华丽精致的着装印象深刻:波波头、高档面料、奢华珠宝、玛丽珍高跟鞋……
女主角黛西代表了上流社会的贵族女性,但是和她优越的社会地位不成正比的,是内心的空洞与自卑。
在一段不忠的婚姻关系中,黛西有着深刻的不安全感,她经常需要通过向他人炫耀,来巩固自我——无论是极尽奢华的服饰、矫揉造作的举动、亦或是纵情奢靡的享乐行为。
越是这样看似繁花簇锦的生活,越是衬托出精神的一片荒芜。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定义,着装一方面代表着社交语言,另一方面是自我认知语言,是一个人内心的呈现。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代很多职场女性,会钟情于简洁干练的着装,因为她们想通过这种方式传递给他人:优雅干练,外加“老娘不好惹”的个人魅力。
一个人的穿着打扮,能够大致反映出一个人的个性和生活状态,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那么,具体到实践当中,我们该如何通过一个人的穿着看出他的“品格”呢?
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喜欢同一款式。什么时候都穿着同一款式衣服的人大多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内心坚定,但是可能会有些清高孤傲,有时显得不大合群。
穿着朴素。一个喜欢穿朴素衣服的人,一般性格比较内向,理智沉稳,勤奋踏实。
穿着奢华。相反,一个人如果总爱穿跟自己经济实力相比较,过于奢华(大牌子)的衣服,他往往花钱大方,可能还有一点爱慕虚荣。
穿着简单。一个人穿着比较简单,说明他对自己比较有自信,在生活中比较有魄力,做事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
穿着复杂。如果一个人穿着比较复杂,两天换三种风格,或者一身装束上多种元素混搭,那么他往往比较随性、外向,不太喜欢被人约束。
另外,一个人对衣服颜色的偏好也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格。
社会心理学家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衣服色彩比较单一、或黑或白的人,个性一般都比较低调。
而那些热衷于穿的花里胡哨的人,往往希望被人关注,因为他们的穿着,透露出一股张扬和爱表现的欲望。
所以,只要我们能够留心观察,在与别人打交道时,第一眼就能将人看个“大概”。
有了这个“大概”,我们在与他人的交往当中就能够掌握一定的主动权。
如果您需要心理咨询服务
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人员